6月8-9日,由我校举办的2022年中俄超材料与纳米光子学研讨会(RCWMN2022)在线上召开。一流科学家齐聚云端,研讨超材料前沿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本届会议由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面向工程应用的微结构功能光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俄罗斯圣光机大学物理与工程学院联合承办,我校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史金辉教授与俄罗斯圣光机大学贝洛夫教授共同组织。香港大学物理首席教授张霜主持会议。
![](/__local/9/7F/AF/D1A7EDA00B683A78D9F70DC6F0C_C6C3E743_3AA9.jpg)
![](/__local/E/25/12/65559AC8AC18560BA893DA3DDCF_B0E7936B_2EF3.jpg)
![](/__local/F/0A/39/1FAA0E8F8EB090CC3DBE734CE1A_6AA23573_4A8E.jpg)
![](/__local/C/E1/A9/579BF06F91C63D0819C8BF80C95_B310DFE2_3464.jpg)
![](/__local/C/C6/09/938ED2AE504362B23E90524FCA8_E5EEEBB1_2BFC.jpg)
![](/__local/7/2B/18/4AA3C8A1EDE7B2F4C072A01BC49_BECA7270_259F.jpg)
专家在线主题报告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樊赵兵教授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学科特色以及与俄罗斯圣光机大学的合作概况,并诚挚邀请各位专家到哈交流与合作。中国科学院崔铁军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克务实·尤里院士、香港城市大学蔡定平院士分别做了关于数字编码超材料、米谐振超光子学和人工纳米结构超构器件等主题的报告。贝洛夫、张霜、宋青海、史金辉等专家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
研讨会围绕“数字超材料”“超构光子学”“超构器件”“自旋与轨道相互作用”“光场调控”等10个主题,涉及拓扑光子学、先进光学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共吸引来自中国、俄罗斯30多所高校的关注,得到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和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研讨会贯彻落实了学校科研工作研讨会精神,加强了中俄超材料领域的学术交流,激发了基础研究领域的新思想,拓展了学校与俄罗斯圣光机大学的合作领域,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开展国际高水平科研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