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科研工作研讨会专题网站 工作交流 正文

窦峥:落实“育人为本,科研先行”发展战略 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6日 窦峥 点击:

编者按:当前,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大变革,学校传统优势领域版图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机遇、挑战、转型的改革发展需求,在落实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学校与“三海一核”特色学科类学院、通用学科类学院、基础学科类学院、文管体育类学院(部)、创新发展基地五个层面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围绕“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和推进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座谈,针对学院类型特色,分别部署研讨年度重点要点工作。

作为办学主体的各学院如何紧密围绕学科方向体系化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国际交流等工作,不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落实“四个回归”,明确发展路径,是事关学校未来发展的一次硬仗,也是对学校“十四五”“双一流”建设能力的一次大考。

“强特色 创一流 •书记院长如是说”栏目邀请各学院负责人就学校在新学期工作推进会上提出的问题,畅谈学院的思考与谋划

【思考与谋划】: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内涵,立足学院发展现状,以学院文化建设和夯实基层学术组织人才培养职责为切入,支撑学校“758”工程为出发点,“定新规,谋新路,开新局”为理念。统筹党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化及社会服务六方面要点工作,落实学院“育人为本,科研先行”发展战略,扎实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1、抓党建,促融合,开展“对标争先”行动

积极破解党建业务融合难题,围绕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第五轮教师岗位聘任,充分激发基层组织活力,科学调整教师党支部设置,开展党支部“对标争先”行动,使党支部成为引领发展的战斗堡垒。围绕打造学院良好的政治、学术、育人文化生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项目化、品牌化建设,建设学院特色创新文化。建设“红船讲坛”,继续打造一批党建思政工作品牌及创新载体。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建设廉洁文化,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教育引导党员师生统一思想、提振士气、凝心聚力,把教师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紧密结合,把个人成长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融合。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师德师风、学术诚信、安全稳定、保密等“底线”要求。

2、固根本,强组织,落实“科研先行”战略

学院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发挥“科研先行军”作用,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结合我院所服务行业的特色实际,着力推进应用牵引、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抓手,“数量+质量”兼收并蓄,外谋重点,内挖潜力,夯实科研基础,强化有组织的基础科学研究。围绕“电磁蓝军”、“复杂电磁环境构建”、“跨域信息传输”、“极地电磁技术”、“深远海”、“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战略高技术领域,组织谋划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实验平台建设,优化现有科研平台运行机制,推进烟台特色方向实验测试平台和青岛海上试验场外场实验测试平台的建设。深化“一校四区”与所在区域产学研深度融合,有组织推进科研协同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以选拔入企科技特派员和教师“沉浸式”入企挂职为主要途径,以数字龙江专项为契机,构建学院和企业发展共同体,不断提高学院创新转化模式和竞争力。通过夯实科研基础、谋划重大重点项目、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为学院科研实施转段升级,构建高质量科技创新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3、守优势,强内涵,回归“育人为本”初心

坚持“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一流专业内涵建设为核心,夯实人才培养根基,系统化梳理电类课程改革建设方案,实施实验类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构建学院高水平教材建设机制与制度,在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教学成果奖取得新进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一流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辐射作用,完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推进研究生电子信息类跨学科研究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形成平台+赛事+成果的优势体系。以产教研融合为主线,深化学院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与中电49所、烟台等地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形成校企资源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平台。以综合育人能力提升为目标,谋划新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主动融入“三海一核”主体领域,形成学科、教师、学生协同发展的良好育人机制;以“读研率”提升专项工作为牵引,构建“思政引领、学习指导,科创历练”三位一体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实施“兴趣培养、能力锻炼、价值塑造”递进式人才培养路径,制定并实施学院本科生升学率提升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党建促双创,在学生社团设立党支部,成立双创指导工作室,建立“党建引领、教师指导、本研互助”的科创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打造水下机器人竞赛、电子信息学科竞赛一流科创团队,争获国家级奖项;激发科研团队育人潜能,重点培育挑战杯和互联网+项目,冲击国家级奖项。按照“提前介入、分类指导、精准帮扶”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4、定新规,促团队,加快研究型学院转型

围绕学院“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研究型学院转型。借鉴国内外大学优秀经验,充分发挥科学评价体系中职称聘任、聘岗和考核政策驱动力,深入开展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夯实在人才培养责任的主体地位。立足学科内涵,凝练学科方向和团队优势科研方向,进一步整合院内外资源,形成面向未来科技前沿、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学院独特优势和特色的知识体系,完善支撑学科发展的组织架构;立足实际,统筹考虑长远发展和当前需要、总体布局与重点突破,在物理空间等基础条件上优化配备和保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汇聚力度,师资规模、优化师资结构,形成契合学术组织发展方向的专职团队;优化配套考核制度,逐步构建适应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制度体系,形成支撑学术组织科学发展的良性生态;探索面向“群体”的激励机制,强化绩效的导向功能,激发学术组织的工作活力;培养青年教师从事聚焦行业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的热情。行政工作增强服务导向,减少教师的琐碎事务,专注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中;梳理学院国际化合作基础,整合资源,申报引智基地,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