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要顶天,但更重要的是立地。“十四五”期间,数学与科学学院要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三海一核”领域领军人才培养需求,以形成服务国家国防战略科技力量为牵动,强化数学学科特色发展,提高工科拔尖人才培养能力。
数学只有参与生产实践问题的解决,才更能体现它的巨大价值。经过前期的积累,数学学科“十四五”期间,将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与国家国防战略服务,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针对数学学科目前优势方向不强、且优势方向偏少的困境。“十四五”期间,数学学科发展将紧紧围绕着团队建设开展,通过团队分类建设,整体提升数学学科的发展速度和强壮性。
(一)做强基础研究优势团队
继续支持代数团队、微分方程理论团队,进一步增强其在全国的影响力。另外,在学科增长点上,扶持有发展潜力的数据科学团队、计算流体团队以及生物数学团队,完成团队的整体建设,并结合“三海一核”领域,使其研究在全国独具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兴海工科数学教学团队将重点围绕课程建设,以课程思政为牵动,努力在一流课程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扶持理工结合潜力团队
数据科学团队将面向大数据问题、人工智能问题进行研究,依托我校“三海一核”优势,使研究落地生根。将以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故障诊断问题、图像识别问题为基础,重点研究人工智能方法在不同系统中的应用,在算法上有所突破。结合我校水声、海底图像等问题,将雄厚的理论水平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生产力。
计算流体团队聚焦船海领域中的计算瓶颈问题,针对计算流体中的关键难题进行集体攻关,未来在波浪能开发等领域形成某些船海产品的核心技术。
生物数学团队将开展基于数据的研究模式,并坚持与国际团队紧密合作,期望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项目的课题研究基础上,在新冠疫情的研究上取得更大的成果。
(三)打造高质量教学课程团队
兴海工科数学教学团队将以课程思政为牵动,重点在“课程”和“思政”两方面形成新突破。一个是在工科数学课程体系调整方面,要研究在新形势下,工科数学在新工科教学方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以及在国际联合办学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和相应的改革思路。兴海工科数学教学团队要在教学理念、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案上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改革方案应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另外,在国家近期格外重视的课程思政教学上要有大的突破,在现有一流课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内涵,尤其在数学学科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在联系方面进行专门研究,并形成一门有特色的数学通识课程。
用好一校四区的学校战略布局,拓宽数学学科在学科发展上的思路,弥补在人才引进及国际交流方面的短板。
(一)青岛校区:前沿交叉试点
主要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及该地区海洋方面独有的研究优势,培养船海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引进新兴团队,实现学科发展的增量。
(二)三亚南海创新基地:高端引智平台
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主要开展高端的国际交流活动。面向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国际高端专家,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将国际专家请进来,联合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同时,利用南海创新基地的特殊地位,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创新基金项目,将我校的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研究生)送出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依托该平台,进行面向国际前沿问题进行高质量的国际合作研究。
学院“十四五”开局年的工作重点:
(一)落实重大政治任务
1.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把建党百年学党史作为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与能力的重大契机,学好必修课。
2.深化政治巡察整改,形成面向“十四五”的学院管理制度体系,以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保障学院高质量发展。
3.大力弘扬创新文化,聚焦将学科建设转化为教师的自身需求改革创新,久久为功。
(二)谋划科研新的增长点
1.波浪能研发取得突破,在波浪能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预报方面,取得切实的进展。邀请国家海洋委员会来我校召开年会,进而扩大我校在波浪能和海洋环境预报方面科学研究的影响。
2.国家天元数学东北中心暑期教师培训班,今年继续申办国家天元数学东北中心暑期教师培训班,拟办2个班:计算流体班、分析班。借用这个平台,充分与授课专家进行各方面的学术交流。
3.人工智能研究向“三海一核”拓展,人工智能团队将研究重点转向“三海一核”问题,并积极筹划联合申报各部委的课题。
4.量子通讯,基于我校数学学科在代数方面的研究优势,积极筹划布局海洋量子通讯研究。
(三)加大国际交流利用
三亚南海创新研究基地,引进2-3位国际著名数学家,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利用这个基地的地理优势,邀请国际顶级学者举办高端数学论坛。
(四)夯实人才培养
1.工科数学教学理念的深入研究,以南安普顿联合学院的工科数学为依托,研究国内外数学教育教学的教学理念差异,并借鉴到我校数学教学中。
2.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进工科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无论在教学理念及做法上,推进思政内涵体系化融入课程,打造一流课程。
(五)加快人才引进调动团队引进人才的积极性,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的宣传,破解人才不足、尤其是高水平人才欠缺的难题。
(六)争取条件保障全面梳理和征集在教师工作中的障碍和问题,重点在教师办公条件和研究生博士生实验室条件差等问题,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师生的学习工作条件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