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中外船海专家学者为ICNAME点赞
作者
霍萍
来源
新闻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06-21

分享

作为首个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联盟,ICNAME自2015年6月29日成立以来,为推动世界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与合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一年来,ICNAME不断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充分利用这一全新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引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发展,获得了中、美、法、新、日等国政府的支持。本次会议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出资支持,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工业和信息化部、黑龙江省政府均派代表参会,并获得了与会代表的纷纷点赞。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滕瑶说,哈工程是公司在国内最早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多年来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是国内船海领域科技的集大成者,积淀与基础深厚,在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协助企业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梳理,为企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从源头上解决自主创新问题,并联合进行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共建实习基地。在此基础上,他希望双方进一步开展更多高端的研究与工程合作,共同努力,一起走出当前油价下跌带来的海洋工程产业的低谷时期。他说,本次ICNAME会议主题鲜明、行业领域高水平专家云集,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国际交流的平台,极地海洋装备技术正是中集公司目前大力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他期待借此平台多学习有益的经验技术,掌握冰载荷、工程计算等国际先进技术,为公司的极地海洋平台设计、建造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新加坡海事技术研究院高级主管张琪说,海洋经济技术是一个国际化的课题,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性发展,中国政府“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哈工程“三海一核”研究实力雄厚,发展进步的速度很快。近年来,新加坡海洋技术相关的高校与哈工程的交流互访十分活跃,双方的了解逐渐加深,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逐步深入。双方在海洋防腐材料、AUV、数值水池、海洋模拟仿真技术等方面开展多点合作,并与新加坡高校启动了成果共享、互赢互利为合作模式的试点合作项目。作为新加坡智能船研究方向的委员会专家,他期待双方在此方向上进一步深度合作。随着北极航道开通以及极地开发与环保的需要,他认为ICNAME为国际船海领域高水平同行搭建了一个极地科学与技术有效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此次会议行程紧凑、内容丰富,国际知名专家、技术水平先进的高校汇集,大家在开放、协同、共赢的气氛下,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进行纵深性、实质性的交流、研讨与合作。

主要从事船舶减震降噪结构与材料研究的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熊冶平副教授说,多年来与我校达成了良好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水弹性力学研究的鼻祖、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曾任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船舶科学系主任的威廉•格兰特•普赖斯,日前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哈工程与南安普顿大学“2+2”联合人才培养进展顺利。她表示,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哈工程牵头成立的ICNAME打造了一个船海领域国际协作创新的高端平台,通过平台中的交流和展示,为国与国、大学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大学与大学之间提供互相了解、数据共享、协作创新的契机。

ICNAME理事会主要负责人之一、我校船舶学院副院长薛彦卓教授介绍说,极地大科学工程研究是进一步延伸“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的重要实践,《中国制造2025》已经把极地船舶作为高技术船舶重要的研究发展方向之一。北极航线的开通,对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产业低迷的大环境下,极地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一枝独秀,极地船舶与海洋装备成为我国船海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国内主要船海企业纷纷瞄准这一领域开展前期工作,亟待形成核心能力与技术攻关能力。学校基于哈尔滨开展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2015年学校把极地大科学工程研究确定为“十三五”优先发展的十大方向之一。年初,学校率先成立了极地大科学研究中心,集中全校的优势力量,谋求在极地大科学研究中作出更大贡献。基于原来的国际合作基础与技术储备,希望在ICNAME国际组织平台下为我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特别是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同行搭建平台。会议邀请了俄罗斯及欧美在极地破冰船领域研究的顶级专家为国内同行进行2天的专门技术授课与交流,建立深入的国际合作交流的渠道和平台,未来可以在某些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对接,把我国船海领域特别是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的研究水平提升一个台阶。希望国内高校、研究院所与企业三方面进一步紧密合作,在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共同攻关,联合打造中国最强的极地与海洋研发团队,为海洋强国战略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编辑:UX_huoping  审核:小飞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