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依托船海学科特色,学校与海军签订依托培养军队干部协议,开始培养海军国防生。截止2015年12月,国防教育学院共有在校国防生456人,学校为部队累计输送后备军官1320名。总政治部、海军对我校国防生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016年4月23日,第八个海军建军节,让我们一同重温2012级海军国防生的成长轨迹,为这些即将奔赴祖国海疆的热血青年,母校的骄傲点赞。

第一年第1天
新生报到
【持续时间】2天
【地点】奥列霍夫广场

【解读】经历了严酷的高考,又一批心怀从军梦、报国梦的青年走入哈工程的校园。他们认真填写着新生报到表,许下一份军人的承诺,从此他们与祖国的海防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走上了为船、为海、为国防的道路。
第一年第3天
新生军训
【时间】21天
【地点】军工操场

【解读】为期21天的军训是他们入学以来的第一项任务。从进校的第一天起,指导员就以一名军人的要求训练每一个学员,整理内务、队列动作、军容风纪,每一项任务都要出色完成。

【解读】操场上,他们英姿飒爽、斗志昂扬,今天他们接受的是老师和同学的检阅,明天他们将接受祖国人民的检阅。
第一年第23天
日常训练
【持续时间】4年
【地点】寝室、南体育场、军工操场等



【解读】无论寒冬酷暑,每天早晨的早操晨练,每周一、三、五晚上的不定期加练伴随着大学四年的读书生活。除了学习好文化知识,体能训练是他们大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事项。4年里,他们要接受8次的体能考核,考核标准与正规军人一致。
第一年第26天
文化课程学习
【持续时间】4年



【解读】学校以部队人才需求为第一牵引,依托“三海一核”办学特色,培育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顶用人才。国防生除了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外,还要修完16门军政理论、实践课,为了保证文化课的基础扎实,国防生大一大二每天都要进行3个小时的集体晚自习。
第一年第1个月
爱国主义教育
【持续时间】4年
【地点】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大庆铁人纪念馆等



【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海军国防生从入校以来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清明祭扫,到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参观,引导国防生不忘历史、不忘使命、不忘传承,以未来人民军队建设者的姿态投身强军实践和祖国建设。
第一年第3个月
军政理论与实践课
【持续时间】100多个学时

【解读】除了所在专业的全部课程,国防生们还有16门的军政理论、实践课,一般根据课程安排,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延续到大四毕业,海军测绘、渡海登岛、心理素质拓展……学校国防生训练基地投入使用后,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训练场所。
第一年第8个月
海军节文化建设月
【持续时间】1个月

【解读】海军节,一个专属海军的节日。自2009年至今,每年4月23日,学校举行升旗仪式,启动海军节文化建设月。



【解读】我校海军国防生实行“五三一”培养模式。五即五个能力,分别是学习创新能力、训练指挥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三即三个素质,分别是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一即一个特长。
海军节文化建设月期间,国防学院组织开展文学口才、艺术修养、军政体能、作风养成四大类10余项活动,包括话剧演出、口才大赛、阅兵汇报表演、欢送毕业生文艺汇演、“铸剑杯”征文比赛、内务比赛、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借助‘大比武’的形式,锻炼并展示现代海军国防生的人文素养、体育技能、军事本领、军政素质,提升国防生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造新时期的青年‘火蓝刀锋’奠定基础。
第一年第10个月
全校运动会
【持续时间】2天
【地点】北体育场

【解读】运动赛场上,国防生们尽显军人本色,赛速度、拼力量、讲团结,这不仅是竞技比赛,更是军人之间耐力和毅力的较量。2015年校运动会上,国防学院获得团体第三名,男子团体总分第二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第一年第11个月
暑期基地化训练
【持续时间】21天
【地点】长春装甲兵技术学院


【解读】大一结束后,吉林大学、哈工大、我校等黑龙江、吉林8所培养国防生的高校到长春装甲兵技术学院,接受为期21天的暑期基地化训练。在这里,他们与官兵同吃同住,一日作息与现役军人完全一致。战术、防护、单兵队列以及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让他们初次品尝到做一名军人的不易。

【解读】当学员们身穿海军军装昂首阔步走过主席台前接受检阅的时候。高标准、严要求的基地化训练让国防生们又完成了在体能、意志、毅力方面更高层次的提升。我校国防生的体能、素质、军事技能每年都受到作训部队的高度评价。
[NextPage]
第一年第1个月
国旗护卫队队员选拔
【持续时间】2年到3年

【解读】作为一名国防生,能够被选入国旗护卫队是件无比光荣的事。大一军训结束后,校国旗护卫队都要进行人员的遴选、补充,入选的队员要经历为期一个月的集训,为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的升旗仪式做准备。


【解读】每逢重大节日以及每个月的第一天,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都要完成一项神圣而重要的任务——升国旗。国旗护卫队的队员们大多来自于国防生,为了高标准地完成任务,他们平时的训练任务非常繁重,站功、走功、持枪功、眼功、展旗、收旗,庄严的仪式中有着国旗护卫队员们的心血和艰辛,更有由衷而来的自豪感。
第二年第1个月
科技创新
【持续时间】2年


【解读】国防生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是学院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学校的科创嘉年华活动上,国防学院的展台上陈列着同学们发明设计的科创作品,参加科创活动的国防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走上工作岗位后,经常在短期内通过小的技术创新,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年第2个月
宣誓入党
【持续时间】1天


【解读】经过考核,又一批军政素质过硬的国防生即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在毛主席像前庄严宣誓,表达了对党、对军队、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NextPage]
第三年第2个月
国防吉尼斯
【持续时间】1个月

【解读】首届国防吉尼斯活动于2015年10月开展,为期6天的时间里国防生们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大比武”,定时投篮、5*10折返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平板支撑、三公里接力跑和五公里七个项目中的挑战和较量中,首届国防吉尼斯的纪录也诞生了,锻炼了国防生的体能及心理素质,也是对他们常年训练的一次检测。
第三年第9个月
表彰&荣誉
【持续时间】3年

【解读】学校2014-2015学年“五四”表彰大会在启航剧场召开,表彰了我校2014-2015学年先进集体和个人。国防学院一批先进集体、个人受到表彰:十二连四排获得“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荣誉称号、十二连二排殷殿宇荣获“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海魂志愿者服务队荣获“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

2015年5月,12连4排团支部因思想积极进步、学习成绩优异、军事素质过硬而被学校授予“校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的称号。至今他们中1人保研至国防科技大学,8人考研到空军工程大学、空军航空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其余24人即将分配到祖国的万里海疆,开启从军报国道路。
第三年第11个月
航海实习
【持续时间】2到3周
【地点】大连旅顺、青岛



【解读】大三结束的这个假期,国防生们要真正来到海上,进行为期15天的航海实习,熟悉航海图、学习船舶操纵、避碰和利用各种导航仪器进行导航和定位;熟悉复杂航区的特殊航法及注意事项,学会评估各种仪器在特定环境下的误差及可靠性,掌握操舵技能等,让国防生走进海军、认识海军,亲身感受一名海军的海上生活。
第四年第9个月
毕业考核
【持续时间】1个月

【解读】国防生走出校门前都要经历毕业考核这一关,分为军政基础理论、军事体育、军事基本技能三项。军政基础理论考的是三大条令、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军兵种常识等,军事体育包括引体向上、仰卧起坐、3000米跑、俯卧撑100米跑等,军事基本技能考察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和班队列动作与指挥。每一项考核内容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他们走向军队做最后的冲刺。
第四年第10个月
毕业典礼
【持续时间】2个月

【解读】海军节文艺汇演暨国防生毕业晚会是每年海军节的重头戏,4月份彩排,6月份上演。晚会由国防生自编、自导、自演,凝聚了学院教师和国防生热情与心血,是国防生“五三一”培养模式阶段性成果的展示,也是学院培养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

即将告别学习生活了四年的母校,离别前毕业生在陈赓院长的雕像前庄严宣誓,在今后的从军道路上将坚定人生信念,传承发扬“哈军工精神”,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在军队中继续锻炼和造就自己,为海军的强大、为祖国的富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解读】还记得初入校园的懵懂,转眼间毕业生即将奔赴祖国的海疆,去履行光荣的国防使命,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大工至善,大学至真,母校与师长的谆谆教诲都将铭记于心。披上军装,即刻出发,奔向蔚蓝的大海,从此走上为船、为海、为国防的从军之路,为祖国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主要以2016届海军国防生为原型,作为海军节的礼物送给我校全体海军国防生,并祝愿即将踏上军旅生涯的毕业生们一路顺风。
据统计:2016届国防生共120人,其中4人保研至国防科技大学,另有22人考研成功(技术类国防生仅有40%具有考研资格),分别考取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大学、空军航空大学及哈尔滨工程大学。其余94名学生将被分配至祖国的万里海疆。
【编辑策划】吴丹丹 赵琳琳
【设计制作】侯万龙
【资料提供】国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