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2025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动力青年论坛在校召开。来自船舶动力领域的高校、研究院所、企业近40家单位的120余名专家教授、青年学者,聚焦船舶热能动力及数字化智能化相关技术领域的前沿探索、方法理论、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学术交流。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於志文,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俊利,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动力分会主任、中船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副所长林原胜,《热能动力工程》编委会主任、中船集团第七〇三研究所副所长常山出席开幕式。

於志文在致辞中表示,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为船舶动力领域输送一流人才和尖端科技支撑,在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和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支撑及引领作用。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交流,深化务实合作,携手推动船舶动力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跨越发展。学校将深化校际青年学者合作,引导青年学者在国家重大科研攻关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为船舶动力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

王俊利表示,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的核心关键,作用至关重要。中国造船业坚持自主创新,前瞻性布局智能制造、新能源船舶等新赛道,相关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本次论坛旨在搭建船舶动力领域的专业交流平台,深化动力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与跨界融合,共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桥梁纽带,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船舶动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林原胜表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动力分会致力于发挥学术交流、协作创新、成果推广和人才培养四大平台功能,本次论坛是分会成立后举办的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旨在为行业青年才俊搭建交流平台。希望各位青年学者通过论坛上的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创新共识,为未来科技发展提供前瞻性思考与前沿理论构想,切实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船舶动力领域的科技创新力量。

常山表示,《热能动力工程》的办刊宗旨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热能动力能源领域的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学术交流的核心价值在于分享,善于分享不仅有助于个人科研能力的提升,更能促进整个领域的协同进步。本次论坛为与会嘉宾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各位青年学者充分分享、共同成长,为动力领域的科技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会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马挺教授、中船集团第719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马灿、哈尔滨工程大学高杰教授、中船集团第703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代守宝、大连海事大学王哲副教授,围绕学术前沿、热门研究领域和重点发展方向作了精彩报告。
分论坛报告环节,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等展开深入交流,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