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师讲堂为引领,创新设置课堂教学,让学校办学特色贯穿其中,在实际教学中生根发芽”“立足重大科研项目,引入自主科研案例,实现学习环境沉浸式重塑”,在今年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现场,4位老师的精彩表现、创新做法,赢得了评委认可,取得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上的新突破。
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是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基础支撑,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力量。学校立足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主动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构建夯实基本功的培训平台、提升教改能力的智能平台、创新教学方法的赛事平台,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育人能力。近年来,学校教师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92个,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50门。
对标一流 夯实基础 练好基本功
图:王贵新老师课堂教学
“从教学经验的积累到教学能力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名师指导、专家引路,让我能更好地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动力学院王贵新坦言,17年教学生涯的成长得益于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的重视与培育。近五年来,在学校体系化的培训和孵化下,王贵新所授课程学生满意率均达95%以上,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等荣誉21项。
图:“馨苑师堂”刘海波教授讲授《递进式融入的课程思政实施范式》
多年来,学校以服务人才培养定位,关注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诉求为落脚点,通过“抓老、培青、育新”三位一体培训体系,打造“雏鹰计划”“馨星竞赛”“馨苑师堂”等多个品牌活动,为教师提供一站式、专业化的教师发展服务,助力其夯实基础、修炼内功,年均组织各类活动百余场,参与教师近万人次。自2016年,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做客“馨苑师堂”,教师跨越时空,与大师面对面交流,截至目前已开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等专题培训103期。
图:物理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教师个性化成长规划”图
“学院的‘数字画像’让我们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成长路径一目了然,让我们自身成长更有目标。”物理学院刘哲老师2019年入职,对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师个性化成长规划”体会颇深。物理学院根据教师教龄将学院91名老师分为适应期、胜任期、平稳期、回归期等四个阶段,为其设计个性化成长路径,在课程打磨、参赛立项、教改研发等方面给予综合规划,帮助其找到定位、快速成长。近五年,物理学院教师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省级以上奖励18项,获批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13项;出版高水平教材10套。
图:姜海丽讲授《大学物理》课程
老师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在课堂上更加从容自信、收放自如,将学生口中最难的大学物理讲得深入浅出。“大学物理并不枯燥,您的课程向我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让我感受到物理的魅力。”2018级学生张新宇给授课老师姜海丽发来信息。
以研促发 探索“智能+”育人新空间
“跟随AI技术,我仿佛走进真实的船厂,对所学专业从原理到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2024级研究生张渝堇说,她是因为一门课程,爱上了一个专业。
图:AR实验台等虚实交互设备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是学校6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之一,自2021年启动建设,3年间,不仅为教师深耕教研、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供广阔空间,更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新场域。
近年来,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船舶学院建设《极地装备技术与工程基础》等在线精品课程,3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将“新育讲坛”搬到线上,邀请中国海洋大学刘贵杰教授等行业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加快固化优秀教研经验和做法,锻造了高水平教学团队,极端海洋环境与舰船力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张阿漫、倪宝玉、姚熊亮、李明伟等一批教师获得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师教学赛事等荣誉。
图:核电站运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
“两不、两高”一直是摆在核领域教师教学面前的一道难关,面对核电站“看不见、摸不到”“高危险、高成本”的特点,如何将难接近的核电站全貌呈现给学生?早在2013年,学校核科学与核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为首批国家级中心,学校第一批加入全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联盟,开辟核仿真实验教学线上空间。2022年,由核学院牵头成立核工程仿真实验虚拟教研室,清华大学、哈工大、西交大等国内建有核工程类专业的20多所学校加入共建,共同为核领域教师打造学习研讨、交流互鉴的平台。“核工程仿真实验,使我的教学不再停留于‘纸上谈兵’,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让我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核学院教师孙觊琳表示。
图:学生利用核电站运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学习
“没想到核电站设备的操控、系统的运行,对我来说都似曾相识,让我在同批入职的人员中快速崭露头角。”核学院07级毕业生陈太平说。核工程仿真实验虚拟教研室,校企联合开发核电站运行虚拟仿真系统能明显缩短学生毕业入企后岗位成长周期。目前,汇集各高校教师智慧,近30个应用于不同场景的核电站运行虚拟仿真系统上线运行,缩短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成长路径。
学校现建有工程力学专业、微波技术课程、智海AI课程、东北区域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等6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老师们在校际、院际、校企之间相互协同中,在虚与实多维度空间,加强新形态教学研究。
“智慧教室百分百全覆盖,改变我们现有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学生更爱听。”数学学院凌焕章老师说。
新工科背景下,学校多维度的教学实践场,给老师深耕教研,探索“智能+”育人新空间提供了“无限可能”,也培育出具有一批批具有哈工程特质的“工程金师”。
以赛促教 搭建创新课堂教学的试验田
图:葛坤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从尽职尽责的‘教书匠’到追求成为‘大先生’,在参赛过程中,随着我对教学理解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生价值目标也更清晰了。”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动力学院葛坤老师表示。经过近一年的准备,葛坤与他讲授的《工程热力学》历经院赛、校赛、省赛,走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个人赛事的最高领奖台。
图:葛坤老师的《工程热力学》课堂
“参赛的过程,也是个人成长的过程。”葛坤回忆道,参赛过程中专家大师的指导,让他站在更高的平台将碎片化的教学模块系统地串联,创新设计了螺旋进阶式学习方法,通过师讲课堂、研讨课堂、虚仿课堂、实操课堂,多维度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从理论、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等进阶路径更轻松,学生们主动探索参与其中,完成热力学思维模式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葛坤老师的《工程热力学》值得推荐”“喜欢葛坤老师的课,包袱不断、能量满满”,许多学生自发地在官微、贴吧、知乎论坛留言公开表达对课堂的喜爱。
图: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颁奖典礼(左四:刘志林)
“参加大赛,让我将《工业机器人》课程打造成新工科领域哈工程范式更有信心了。”智能学院刘志林连续两次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从三等奖到一等奖的跃升,让他对新工科领域的教学改革有了全新的认识。
图:智慧教育赋能人才培养 刘志林自助科研案例进课堂
“平日教学改革碎片化的设想,在比赛中逐渐沉淀,教学改革方向更加明确了。”刘志林探索智能领域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通过苦练数字孪生、远程云控、生成式AI等“十八般武艺”赋能教师教学,打造软件、硬件、环境一体化建设的智能课堂,探索出突破时空限制的“泛在式”学习模式,助力学生在信息素养、数字技能、实践能力等方面实现跃升。自2023年,团队精心打造86个项目式教学案例,完成108处教学内容重构,开发120个课程教学机器人,学生在机器人领域科创竞赛中,获奖数在全国874所高校中位居前4。
为了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学校以各类教学竞赛为牵引,深入推进教师教学竞赛工作,为老师们搭建创新课堂教学的试验田,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竞赛为手段,体系化、常态化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培训竞赛一体化平台、展示交流平台、改革示范平台、资源共享平台。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学校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塑造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以时代楷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榜样,用典型事迹、感人故事激励教师走上教学改革主战场,点燃创新课堂,擦亮新时代“工学”人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