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高校矢志创新奋勇开拓——
【中国教育报】服务国家战略 勇攀科技高峰
作者
谷雪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4-06-24

分享

近日,《中国教育报》头版春风习习专题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高校矢志创新奋勇开拓——服务国家战略勇攀科技高峰》为题,报道了我校本科生科创团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树牢科技报国志,研制核电领域智能巡检机器人,以科技创新为核电安全护航,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的故事。“记者观察”中写道:获奖是荣耀,是肯定,更是激励与动力。每一次成功,都是哈工程人树牢科技报国志的创新故事的续写。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赤诚的报国情怀,传承和发扬“哈军工”精神,锚定新时代人才需求,勤奋进取、脚踏实地,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努力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为国家的海洋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多贡献。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6/24/content_641005.htm?div=-1

原文如下:

树牢科技报国志

【总书记嘱托】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强调,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

【实践故事】

产出13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篇高质量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团队研发的核电领域智能巡检机器人,一台可抵100个人的工作量,能在高辐射剂量核环境下对核电站核心设备、管道进行日常巡检。该项目团队得到了国际国内行业领域顶级专家学者的认可,被称为“为核电站‘心脏’做体检”,真正实现了以科技创新为核电安全护航,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只要有创新的想法,学校就一定能创造条件助力你一步步实现梦想。”在哈工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进会上,该校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创翼科技社负责人陈阳站在发言席上,向全校师生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技术“小白”到站上国赛领奖台的经历。

2020年秋,陈阳和同学们在学院副教授张兰勇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大亚湾核电站参观,听取关于设备检测机器人的介绍,也就是在那一刻,科技创新的种子在陈阳的心底悄悄种下。

为保证核电站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这些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或者传统的机器人完成。耗时费力不说,常用的传统履带式核电检测机器人还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地形适应性弱、复用性差、抗辐射性能差等。

“能不能开发一款高性能核电机器人来解放人力?”陈阳一直在琢磨,他鼓起勇气走进张兰勇的办公室,说出了自己的初步想法。

“将技术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搞创新,这个想法可行。”张兰勇鼓励他大胆尝试,放手去做。

“加了油一样”的陈阳立刻跑了起来。作为创翼科技社的负责人,陈阳决定跨学院、跨专业选择优秀本科生组建团队。很快,科创团队组建成功,分为机械、嵌入式、视觉感知3个技术组别,陈阳和同样来自智能学院的廖雨菲,负责控制算法研究;物理学院的古翱翔主要负责视觉算法的创新设计;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的朱一达负责研究机械结构……就这样,这支本科生团队开始了核电领域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研究。

寒来暑往,这一干就是两年,陈阳和团队成员遇到了无数的问题、困难、挫折,但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找老师、找专家,一直耐着性子一个个地解决,最终坚持到了成功。

在决赛的路演现场,陈阳团队开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操作如行云流水,让评委眼前一亮。“我们是为数不多将实物作品‘搬’到现场的队伍,得到了专家的直观评价和观看者的点赞。”陈阳说。

除了核电厂检测,巡检机器人还能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灵活旋转、跳跃,爬坡过坎也毫不费力,可以在矿道检测、环境监测等恶劣或复杂环境下代替人类完成勘测、搜救、运输等任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报国志。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锻炼提升工程师思维和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即将本科毕业的陈阳选择留在哈工程读研深造,继续从事智能机器人的学习和研究。

【记者观察】

获奖是荣耀,是肯定,更是激励与动力。每一次成功,都是哈工程人树牢科技报国志的创新故事的续写。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赤诚的报国情怀,传承和发扬“哈军工”精神,锚定新时代人才需求,勤奋进取、脚踏实地,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努力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为国家的海洋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多贡献。

编辑:谷雪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