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举办的我省第二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落幕。我校动力学院高杰教授讲授的《工程流体力学》,将流体力学前沿知识与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以问题导向开展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打造“既创新又走心”的专业基础课,在本次赛事中获得本科生赛道一等奖。同时,继续教育赛道中,经管学院艾明晔教授讲授的《宏观经济学》课程获一等奖。智能学院李倩副教授讲授的《惯性导航系统原理》课程获本科生赛道二等奖。
船舶动力领域有大量流体力学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流体力学是前沿基础学科之一,将流体力学中的大子午扩张涡轮端区二次流控制技术、后加载涡轮叶片叶型设计技术、非对称流动控制技术等应用于船舶燃气轮机叶轮机械上,通过对技术的不断优化,可以提高燃气轮机功率和效率,从而提升船舶的续航能力、机动能力和经济性。其核心的叶轮机械通流部件面临着高效率设计问题,首先要对叶轮机械内部的复杂湍流流动问题有清晰的认识,而湍流是国际上公认的物理学、数学和力学难题,虽然有关湍流的研究已经经历了近140年的历史,但是湍流产生的物理原因至今仍不清楚。
主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湍流、流动转捩”等前沿科学问题和“流热耦合、流固耦合”等交叉学科问题,并适当引入流体力学在国之重器船舶燃气轮机叶轮机械上应用的前沿技术问题,拓宽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与此同时,挖掘流体力学知识发现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科学探索与求真精神等,以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互相促进,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除此,高杰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积极落实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以日常生活实际问题、专业科研问题和未来前沿问题等为导向,践行“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创新意识、具有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理念,提出了具有思政特色的“一核两性四结合”工程流体力学育人体系。通过梳理动力领域重大专项工程、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典型流体力学相关历史事件、中国科学家的科学贡献、流体力学领域科学发现及其学术思想等符合专业实际的思政教育资源,并通过探索适合本课程的“问题导向、科研探索、拓展应用”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和思政育人有机融合,点燃学生探索流体流动规律的热情,让学生尽情享受流体力学课程中蕴含的科学之美。
继续教育赛道一等奖:《宏观经济学》
具有经世济民、爱国情怀,践行终身教育理念的专业基础课
“宏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艾明晔教授带领的课程团队结合继续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多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授课实践中,充分考虑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培养学习者面向终身学习立足岗位的创新意识与责任担当,以哈军工红色基因作为根基,深入挖掘“家国情怀”与《宏观经济学》的结合点,秉承学校人才培养中内蕴的“哈军工精神”,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作为《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抓住正确认识西方经济理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发展实践这一主线,打造价值观培养、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三位一体课程目标,从家庭、区域和国家进行多维度设计,融入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等多层次思政教育,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将红色基因教育植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构建具有哈工程特色的《宏观经济学》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体现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塑造。
本科教育赛道二等奖:《惯性导航系统原理》
课程思政深度融入专业课程,助力培养船海人才有温度、有深度的专业核心课
“惯性导航系统原理”课程是我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组瞄准我国海洋强国建设需求,以高层次的船海领域人才培养为己任,多年来通过对课程的不断建设,旨在打造一门知识体系科学、专业内涵深厚的船海特色专业课程。在对课程不断打磨的过程中,李倩老师充分挖掘科研与教学的内在结合点,构建涵盖专业价值认同感、思辨能力、科学思维、工程意识、家国情怀在内的船海特色专业课程思政体系,从而在传递学术理念、科学思维以及工程意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献身祖国国防的价值导向和使命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建设,助力我校国家一流专业与新工科专业的建设。
一直以来,学校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牵头抓顶层设计,出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统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聚焦“课程建设、教师队伍、课堂教学、项目研究、考核评价”持续发力,全力开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新局面,师资队伍实施课程思政能力显著提升,涌现了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士莪院士,全国先进工作者、党的二十大代表杨德森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名师典范,育人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