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新华社、光明日报聚焦我校辅导员照护患病学生暖心事迹
作者
朱虹
来源
新闻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4-25

分享

4月23日-4月24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媒体及极光新闻、龙头新闻、《新晚报》等省市媒体聚焦我校船舶工程学院辅导员马松悉心照护脑出血学生的暖心事迹,10余家媒体以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马松做学生眼睛的故事,打动了很多读者。

新华社:“谢谢马导,你是我的眼” 大二学生突发脑出血 辅导员陪床守护-快手 (kuaishou.com)

光明日报:https://mp.weixin.qq.com/s/QO351I2iRbqZ-O4z0-aA3Q

中国青年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2-04/22/content_k6LGznUG.html?gid=VnDMvYk4

极光新闻:https://zmt-m.hljtv.com/news_details.html?from=iosapp&id=602317&userId=ODcyMg==D

龙头新闻:http://h5.hljnews.cn/h5/detail/normal/4732423080428544

黑龙江交通广播:https://mp.weixin.qq.com/s/sdGuxfxzB8bp2GU1kxwvdA

黑龙江网:https://www.chinahlj.cn/news/561138.html

新晚报:新晚报2022年04月23日 第04版:温暖故事 数字报电子报电子版 --多媒体数字报 (joyhua.cn)

以下为报道全文:

学生突发脑出血视力受影响,“谢谢马导,你是我的眼”

“这是弯曲梁截面的弯矩图,就像立方体的边长和截面积一样,把剪力看作边长,那么弯矩就是面积。”哈医大一院的脑外病房,一位陪护正在给脑出血术后的男孩讲解课件上的图形。这位男孩是哈工程船舶工程学院大二的学生董丁炀,4月6日他突发脑出血近30毫升,出血部位影响视觉中枢,导致他术后上网课无法看懂屏幕里的图形和字母,而担心落下课程的他清醒后坚持要上网课,而此时身边的辅导员马松成为了他的眼睛,为他描绘课件上的图形,解释公式原理。在二人十几天的努力下,董丁炀顺利出院,并在材料力学期中测试中,拿到了全班中上的成绩。

辅导员与生命赛跑 为脑出血学生夺下抢救时间

4月6日23点20分,刚刚结束寝室走访的马松回到辅导员工作室准备休息,一个电话突然打了进来:“一名同学在寝室突发头痛、呕吐,正在逐渐失去意识!” 马松不到一分钟冲进寝室。这位学生不在他负责的年级,但马松认识董丁炀,老家在河北。“我爬到他的床上,他浑身冷汗,呕吐不止,我连忙用盆给他接呕吐物,测体温还不到36摄氏度。”情况紧急,马松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向学校汇报了学生情况。

时间就是生命!担心救护车不熟悉校园路线耽误时间,船舶工程学院辅导员刘永超前去引导救护车,副书记苏智和马松跟随救护车一路护送董丁炀,身在校外的辅导员王超在救护车抵达医院之前就到了急诊部提前做准备。几位老师合力与生命赛跑,为董丁炀抢时间。

经当晚初步诊断,董丁炀由于先天脑血管畸形导致脑出血,出血量接近30毫升,医生表示多亏送来及时,不然他的未来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医院规定只允许一人陪护,马松毫不犹豫地穿上了陪护服,“学生的家在河北,家人一时赶不过来,现在我就是他身边最亲的人。”

他的付出让学生父亲心疼:“马老师,你睡会儿吧,我看着”

尽管当晚董丁炀已经暂时解除了生命危险,但他身上密密麻麻的管线,和病房里滴滴作响的监护设备,让马松无法放松绷紧的神经,“丁炀还没有恢复意识,还不能对话,我必须寸步不离。”担心学生无意识的动作压到管线,担心他滚针,担心监测指标有变化,马松守在董丁炀身边,彻夜未眠。

第二天丁炀手术很顺利,马松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认真记录学生的病情进展,药品使用情况,和护士学习护理知识。用纱布润唇,拿小勺喂水,担心躺在床上时间太久引发肺炎、褥疮,马松每隔2个小时就给丁炀翻身、叩背。“你是他哥哥?”“现在护工这么年轻吗?”看到精心照顾患者的马松,医生、护士、患者家属总会询问。

在马松的护理下,丁炀渐渐有了意识,可以喂饭了,但是喂了就吐,马松不嫌弃,捧着桶给丁炀接污物,还总是询问学生:“饿不饿?吃点东西才能康复啊。”一天下来,他不厌其烦地喂返十几次。

丁炀家长到达哈尔滨后,由于需要隔离不能入院,马松就和丁炀家长视频,看到屏幕里比自己孩子大不了几岁的马松不自觉打瞌睡,还强撑着,丁炀父亲心疼不已,“你趴桌上睡会儿吧,马老师,我看着。”在学生恢复意识的前几天,马松没有睡过完整的觉,“丁炀有一种药24小时连续打,只要他打药,我就要每隔二三十分钟查看一下。”

“马老师很不容易,医院的陪护床仅有半米宽,他身材高大睡在上面根本翻不了身,而且早上6点就要把床收起来,他白天也很难躺下。”丁炀父亲说。

“谢谢马老师,你是我的眼”

“马导,能不能把我的平板拿来,我想听听材料力学的课。”丁炀术后第二天,他恢复意识后的第一个请求是要上课。丁炀成绩一直不错,以637分考到哈尔滨工程大学,被王牌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录取。上大二之后,丁炀为自己确定了考研的目标,这学期开始后尽管每天上网课,但他每天都7点半准时到达图书馆,没有课的时间也会有规划地预习、复习课程。

听到丁炀的请求马松赶紧拿来平板,帮丁炀打开网课。材料力学是工科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但打开课件后,屏幕上的图形和字符,丁炀能看到,却看不懂。由于脑出血压迫了视觉中枢,需要术后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恢复视力。

病床上丁炀的失落马松看在眼里,马松说:“当时我的心被狠狠扎了一下,他刚刚做了这么大的手术,苏醒后不是要吃饭喝水,而是上课,这么好的学生却看不清近在咫尺的课件,我必须帮他。”接下来的几天,马松成为了丁炀的眼睛,丁炀上课马松就在一旁做讲解,这是什么图形,这个公式有哪些符号,他都一一描述。由于马松也是船舶学院的毕业生,丁炀的课程马松都懂,作为学长,他给丁炀补上了落下的课程。

在询问学委课程进度时,丁炀得知材料力学马上要进行期中考试,“你参加吧,相信我,你没问题。”在马松的鼓励下,丁炀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线上考试。考试的一个半小时,马松没有再指导丁炀,一些需要演算的题目由于受到点滴的影响,丁炀无法拿笔,就靠脑算。让马松和丁炀都没想到的是,丁炀不仅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所有题目,成绩还排到了班级中上。

丁炀悄悄通过父亲给马松定制了一个家乡知名的非物质遗产,一个精美的水晶内画,“水晶代表牢固和永恒,这段师生情和兄弟情我会永远记在心里,内画是竹子图案,如同马老师高尚的气节,我希望马老师的事业能够节节攀升,我真的特别感谢他。”丁炀说。

马松说,“医生护士都说,这个学生真幸运,刚好赶上了我当晚住在学生公寓,其实这是我的工作常态,疫情发生后,我们辅导员就和学生们住在一起,对一直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的哈工程辅导员来说,没有什么比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更重要。”

疫情之下,生死之间,幸而这些如马松一般温暖的“守护者”们,在“冰城”中筑起生命“暖程”,用爱唤起人间春来。

编辑:朱虹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