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工程100条】从危机中催生的一门“心”课程
——国际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侧记
作者
胡莹洁
来源
国际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01-13

分享

由于社会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来华留学生在学业、生活、语言、人际交往等方面都面对着不小的压力。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是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国际学院凭借多年的积累,通过从咨询到课程的探索,将疫情带来的危机转化为加速成长的机遇,形成“一个团队、一个平台、一套软件、一门课程和一本教材”,为提升留学生心理健康品质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零到一的积累

2017年,学院成立国际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聘用心理学硕士王岩,开展留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方面研究与实践,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2019年5月挂牌成立“国际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设立专门咨询场所,配备相关咨询辅助设施。同时,组建以主管副院长为组长,专职心理教师、辅导员、留管人员为成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留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学院请来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科主任作为校外专家做专题讲座,给出很多指导性意见,提升了留管队伍的工作能力。

初期,由于文化差异,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接受程度不高,来找王岩做心理咨询的留学生并不多。为了更准确了解留学生的心理状态,国际学院组织专业团队,根据留学生群体实际情况,自主设计、委托开发了多语种的《思安心理调研分析软件》,每年定期开展心理普测。“组织学生进行纸质测试,过程较繁琐,且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有了这套软件,学生在手机上随时随地都可以测试,就像玩游戏一样,测试效果也会比较准确。”国际学院副院长丁学忠说。

从15分钟到45分钟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学校留学生集中在外专公寓“居家”抗疫。一个月后,远离祖国和家人的留学生们产生了心理应激反应。危机之下,学院通过思安心理调研分析软件,实时了解留学生的心理状况,准确识别有情绪问题的学生,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帮助留学生平稳渡过疫情突发后的这段艰难时刻。

国际学院制定《疫情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开通24小时心理问题咨询专线,并通过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向留学生推送防疫知识、心理调节知识等,安抚学生情绪。同时邀请学校心理教师毕凤玲每天上午10点,面向300余名在校生,在群里进行15分钟心理小贴士的语音播报。一条一条语音信息在微信群里刷屏,平和的女声用英语娓娓讲述心理方面的小故事,如清泉一般在留学生焦躁不安的心田流过,带给他们安宁和平静。15分钟播报结束后,群里就会此起彼伏发出消息声,大家纷纷在群里反馈。

毕凤玲与王岩还坚持每周为留学生作两次全英文心理讲座,向留学生传递自我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的心理知识。在疫情初期,线上教学软件不完善,她就在微信群里讲课,这一讲就讲了48节课,为开设全英文心理课程积累了基础。

危机中推出的全新课程

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时,国际学院推出了一门全英文留学生心理健康课《心的世界新的你》。“线上讲座针对特定情境下处理焦虑等情绪问题,而线下心理健康课系统地介绍了心理学知识。”该课程涉及与留学生群体成长密切相关的自我、人格、情绪、学习、人际交往、爱情、压力、生命意义八大板块。每个专题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案例引发的思考,还有趣味活动作为互动实践。

心理健康课受到了留学生的好评,“这门课让我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也更了解人生的意义。”“课程内容非常有意思。”“我感觉到课程内容是精心组织的,而且简单易懂。”“我希望在接下来的课里学到更多心理学知识”……留学生不仅获得了自我成长,也更加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疫情常态化下的留学生活。

2021年初,这门在疫情下诞生的《心的世界新的你》成为留学生通识教育课,共32学时,包括理论课24学时、活动实践课8学时,每年秋季学期开课。同年11月,与课程相匹配的全英文教材——《MentalHealth》正式出版。至此,国际学院以“一个团队、一个平台、一套软件、一门课程和一本教材”为来华留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

编辑:胡莹洁  审核:胡莹洁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