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开眼界 对目标 转思维
第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暨暑期研讨班结班
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开创新局面
作者
霍萍 谷雪
摄影
王一勇
来源
宣传部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1-07-09

分享

为期6天的第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暨暑期研讨班7月9日在启航教师沙龙举行总结交流会。校党委书记高岩作总结讲话。

高岩在讲话中表示,经过一周的学习研讨、深入交流,大家既要找准不足和差距,更要对学校加快发展充满信心。他从学校当前很好的工作基础、格局的提升、求变的自觉三方面深入分析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信心之源。

高岩指出,在教学上,哈工程“可靠顶用”的人才培养品牌叫得响,社会认可度高,通过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南安普顿联合学院,学校进行一系列战略新布局,又在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发力。在科研上,一系列关键技术支撑“三海一核”领域的国之重器,获得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布局了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性、开拓性重要平台,在基础研究、前沿探索、管理创新、国际合作、服务国防发展等方面大力探索,支撑科技工作提档升级。在管理上,制度体系健全、规范,配合顺畅、协同高效、令行禁止,疫情防控举措得力、成效显著。在队伍建设上,干部队伍整体政治素质好,顾大局、讲担当、干劲足、活力强,学校事业发展整体呈现出了新变化、新气象。全校心齐气顺、风清气正,人心思进的态势进一步形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高岩指出,全校要进一步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提升谋事创业的眼界和格局。从纵向上,要顺应发展大势,着眼长远,开新篇、谋新局,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要跳出今天看明天、看未来,进一步深入思考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可堪大任的杰出人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到来的紧要关头,谋划布局学校的科研方向,深入思考做什么样的科研才能有更大贡献、彰显使命担当。从横向上,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中心工作,要跳出个人思维看全局,跳出哈工程思维、甚至跳出行业思维看全局,从全社会、全领域中审视自身发展,培养更多杰出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他强调,能否拥有大格局,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的今天和明天,格局小只有今天,格局大才有未来。他要求,大家要抱着对学校未来负责的态度,自觉地提升自己的格局。提升格局就要站得高、看得远。不拘泥于眼前,才能越走越宽;不拘泥于一时,才能越走越远。

高岩强调,面对当今教育形势的大调整、大变革,要在改革创新浪潮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积极调整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方向,勇于变换思路,敢于突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拿出管用的新招法,才能把挑战转化为机遇,用加速度迎头赶上;要解放思想,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用思想之变推动行动之变,用行动之变推动发展之变,共同插上解放思想的翅膀,迎接学校加速发展的美好明天。

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全体正处级干部参加总结交流会。与会人员分9组选派代表依次作交流发言。大家在发言中纷纷表示,此次研讨班是学校党委迅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是学校聚焦当前最突出的发展问题,谋大事、干大事的又一次思想发动。大家普遍评价,此次研讨班主题聚焦、目标精准、规格高端、收获巨大,各场校领导与专家主题讲座深入浅出、直指问题、高屋建瓴、思想深刻,集体研讨火花四溢、能量满满,达到使大家开眼、对标、换脑,研究学校战略大局发展问题的预期目标。大家一致认为,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锐意改革创新,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自身发展摆到学校发展建设中来,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找到学校发展的机遇和突破,敏锐识变、主动应变、积极求变,找好本单位十四五发展的新突破、着力点,共同推动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双一流”建设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7月8日,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姚郁以《牢记国之大者、准确把握大势,开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为题为全体参训人员作报告。工信部党史学习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成员列席报告。

姚郁结合自身党史学习,哈军工的办学思想、取得的辉煌成就及兄弟院校的办学治校经验等典型案例畅谈了体会与感悟,对学校“十四五”发展布局作出部署和要求。

姚郁在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和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深入剖析哈军工及兄弟院校办学治校经验后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要想获得快速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突出特色,以战略为使命,以创新求突破,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谋发展;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扎根中国、具有家国情怀、面向未来、突出特色、体系推进,不断开创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必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贯彻新理念、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体现新价值、在服务船海核领域急需中展现新作为、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寻求新机遇,在改革创新中推进高质量发展。

姚郁指出,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要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掀起质量革命,建成质量文化。推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发挥高等教育“集聚-溢出效应”,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系统观念、辩证思维、重点突破、开放合作、内涵发展、科学管理、久久为功,把握好党建与业务、大局和局部、变与不变、主与次、竞争与合作、质量与数量、事与人、善做和善成的关系。要实现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新突破、服务国防使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合作开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六个新突破。要着力开展构建高质量学科发展体系、构建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卓越研究生培养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能力、支撑服务国防需求能力提升、服务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队伍能力全面提升、构建对外开放合作的新局面、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九项重点任务。

姚郁指出,全校各部门、各院系要充分发挥南安普顿联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战略平台的牵引作用,从理念、布局、效能、队伍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协调推进、系统发力,将各类战略平台用好做实做好,发挥实效;坚持体系化思维,聚焦学校战略布局,抢抓发展机遇,明确新发展定位,善于把握大势、整合资源、重点突破,顺势而为、综合发力,找到主动融入学校各类战略平台的贡献点,实现发展新突破。

姚郁强调,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校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跑出改革创新的加速度,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展现哈工程新作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敏锐识变、主动应变、积极求变,在全校上下形成谋大事、干大事、成大事的氛围,走出一条满足国家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并适合自身发展的强校之路,不断开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局面。

本次研讨班邀请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战略规划部主任马云翔作《船舶工业发展展望与船海特色高校使命》,清华大学薛澜教授作《科技自立自强与高等学校的使命》,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作《新科技革命前瞻》,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振戎作《国有企业改革与一重的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张继明教授作《领导干部心理危机评估和支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作《“双一流”大学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政治委员卢周来少将作《大力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作王树国《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等8场现场专题讲座。观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保心主任王炳林作《坚持立德树人,建设教育强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司长刘自成作《中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问题与政策选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解读》两场视频讲座。参加培训人员积极围绕提高站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四个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并前往哈飞、哈工大、624所进行实地调研参观。

编辑:霍萍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