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感谢!寒冬里的“守护者”:头上都是冰溜,但心里暖
作者
朱虹 王鹍燕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官微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1-01-23

分享



近日,校园按防疫要求落实防控管理,无论严寒还是飞雪,哈工程校园的“守门人”都坚守在学校第一道防线,岿然不动。他们的语言质朴,但他们为学校默默的付出,一如他们衣服上的荧光片,平凡而闪亮。

“在外十多个小时,头上都是冰溜,但心里暖。”

“一次性手套抵御得了病毒抵挡不住严寒,但是我是一线岗位,就要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学生放假我不放假,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这个岗位更重要了。”

今年的冬天尤其寒冷,一月上旬,全省平均气温为-23.5℃,为本世纪以来同期第2低。不在冷境不知暖意,全校上下共抗疫情的心让人倍感温暖。

虽然学校已经进入寒假,但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他们,为了校园安全,全天在岗。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眨眨眼,睫毛就结了冰,口罩上一层厚厚的冰霜。

李程在学校北门站岗,从早7点到晚7点,中间只能休息半个小时,在板房里和同事们轮班吃点外卖。

零下二十多度的时候,李程手里拿的大喇叭冰得“扎手”,但是不管多冷的天,他都坚持戴薄薄的一次性手套,“我负责给来往的师生刷卡,一次性手套是疫情防控需要,站在疫情防控岗,就要对师生的安全负责。”一次性手套挡得住病毒,却挡不了严寒,每一天,李程的手都冻得红肿,回家后,至少暖一个小时才能恢复知觉。

在学校东门把守的谭均每天数百次地把手从棉手套里掏出来,核对信息。“现在的疫情防控比之前更加严峻,刷卡、扫码、测温,检查口罩,每人4样,一个都不能少。”

没有人来的时候,“守门人”们依然站立在门口,实在冻得受不了,就跺跺脚。“已经穿了最厚的棉衣棉裤,但是站半个小时,都透了,穿啥也不好使。”

“我们辛苦点却能换回辖区人民的平安健康,还有比这更有价值的吗?”

为落实南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指令,遏制散发疫情向外扩散,1月20日,哈尔滨工程大学医院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协助燎原社区开展全民核酸检测,全力推进核酸检测工作迅速、有序进行。哈尔滨工程大学新体育馆为核酸采集点,等待采样的居民有序排队,医护人员身穿防护服,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为每个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紧密配合医务工作者,组织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参与检测的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并保持安全距离,现场秩序井然。

检测第一天,哈尔滨的气温格外低,为了加快进度,让辖区居民少挨冻少排队,医务人员顾不上喝水吃饭,甚至无暇去洗手间,全天学校采集到1877个样本,一直坚持到晚上11点多,确认无人再来才把核酸样本送走,那时已是凌晨12点。第二日一早,当医务人员穿好防护服准备就位,门外已经排起了近百人的队伍。校医院将在两日完成辖区,6000余居民的核酸检测任务。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新冠病毒赛跑,校医院的医务人员们放弃休假,星夜兼程赶赴核酸检测一线。天寒地冻间,居民们穿着棉衣都感觉冻透了,而医护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们的防护服里没有棉衣。

忙了一上午,中午交接时,他们终于能披上棉衣、吃口中饭,边吃还边商量着工作,要在几乎不间断的48小时,完成6000份采集任务,连轴转的医护人员毫无怨言。他们说:“服务大家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很高兴挑起这个担子,成为抗疫的主力军。”

“很感谢医护工作者们,是你们让这个寒冷的冬天变得温暖。”“医护人员们非常不容易,有你们在,我们心里才踏实,你们辛苦了!”居民们被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打动。

检验科的医务人员

近日,机关党委蛟龙突击队收到了一封感谢信:一个人的梦想被一群人守护,每一份努力都不曾被辜负。天愈寒,心愈暖,蛟龙突击队的热情让考生分外温暖。

2020年12月27日,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首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和组考任务十分艰巨。

在哈工程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3101人,其中1628人是校外考生,如何保证校外考生按照防控要求进入考场是考试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在艰巨任务面前,机关党委蛟突击队成为了最可靠顶用的力量。清晨6时,60名蛟龙突击队队员在寒潮袭城的情况下集结完毕。在零下16度的户外为校外考生交通指引,协助校外考生扫描龙江健康码,高效组织1600余名考生有序入校,顺利进场考试,没有一名考生因为疫情而缺席。

蛟龙突击队体现了哈军工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优良作风,赢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赞扬。

驱逐疫情,迎接春天,正是每一位恪尽职守的守护者为我们筑起了坚强的抗疫防线,向每一位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致敬。

编辑:赵琳琳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