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姚郁在2020年秋季学期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2020年8月29日)
作者
姚郁
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0-08-29

分享

同志们:

各位校领导结合分管工作,系统的梳理了学校2020年下半年部分重点工作,讲得都很好。我都赞同。请同志们一并做好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2020年下半年学校各项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学校上半年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年初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战大考,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要求,迅速响应、积极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特别是年初确定的八项重点工作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复,充分借鉴南安普顿大学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从党建、教学、师资、财务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制订24项管理规定,组织机构已经健全,教学办公条件已经具备,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首批140名学生将于今年9月份入学;二是科技创新特区试验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根据批复的创新示范区建设文件,按照“以创新谋发展,以贡献谋支持”的原则,系统梳理学校示范区运行管理政策,以管理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协调快速发展,将于下半年正式运行;三是协同创新工作站获得批复,制定《创新工作站实施方案》和《创新工作站战略发展规划》,围绕某一“卡脖子”关键技术,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组织召开水下智能技术发展研讨会,邀请行业青年学者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开展研讨,工作站建设思路更加明确;四是智慧海洋未来学院建设方案获得教育部初步认可,召开智慧海洋未来学院专题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中船集团的专家学者共同为学院建设方案诊断把脉,学院建设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明确,申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五是持续推进学校、烟台开发区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三方共建合作进程,积极谋求上级部委支持,设立中俄海洋技术合作基金,为中俄联合研究院筹建打牢基础。六是完成烟台研究(生)院一期建设,与烟台东方电子、中集来福士、艾睿光电等27家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技术联合攻关、试验平台联合共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首批302名研究生将于今年9月份入学;七是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一期建设扎实推进,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优化施工方案,努力消除疫情影响,一期工程35万平方米按计划完成年度建设目标,明年6月交付,9月投入使用;八是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方案通过学校党委批复,正式成立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此外,学校疫情防控、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工作也都在平稳有序开展。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学校改革发展一线的广大教职工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二、做好下半年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现在到年底只有4个月的时间,如何做好下半年工作,把滞后的工作补回来,努力完成全年既定目标,实现 “十三五”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是我们必须完成好的时代答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善用辩证思维,遵循规律、找准路径、精准发力,努力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把握好知与行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知”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从国家的高度、全局的角度想问题、看事情、谋思路,要把国家和学校的文件精神实质领会、理解、吃透,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把握规律,要把事物的发展规律认识准、认识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对我校这所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到现阶段的发展规律要有深刻的认识。“行”解决的是实干的问题。要努力把思想的力量转化为行动和落实的力量,把上级精神结合学校实际转化为具体思路、具体举措,落实到具体事、具体人上。要把学校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落到实践环节当中去,把工作想明白、说明白、干明白,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增强本领,以实践实干实效推动工作落实。

比如: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学校目前正在推进的青岛海上试验场筹建工作,既是解决学校几代人寻找“出海口”的迫切需要,也是服务国家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

比如:今年上半年,在国有资产管理处的组织下,船舶学院、水声学院、材化学院以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加强资源统筹和开放共享,推进落实《三年行动计划》中关于强化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相关要求,完成学院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促进了实验室服务支撑能力提升和内涵式发展。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知行合一,善于从全局出发、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敢担当、善作为,用实际行动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

第二,把握好危与机的关系。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化”与“变革”的特征愈加明显;新时代的工程大学正肩负着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重要发展阶段,危和机同时并存。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特别是疫情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我们要认识到,克服了危就是机,失去了机就是危,必须定下心、稳住神、吃住劲,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我们要准确识变、善于危中见机,科学应变、善于化危为机,主动求变、善于创造机遇。疫情当前,对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来说确实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也激发了学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校园治理等工作的深度融合,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使办学治校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升。

比如,面向疫情防控新常态,学生工作处结合学生教育教学管理规律和疫情常态化防控实际,敏锐识变,主动求变,制定出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方案》,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拟走出一条疫情防控新常态下学生管理的新路子。

比如:学校面对疫情下不能开展现场宣传的不利局面,充分调动院系积极性,深入落实招生宣传分省负责制,全力拓展线上宣传渠道,多维度宣传学校亮点,积极运用网络直播平台多轮次开展线上咨询,推动2020年本科生录取位次前移。

比如:由于疫情原因,国家适度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研究生院主动谋划,抢抓机遇,成功争取了1000个新增研究生招生名额,为首批研究生入驻烟台研究(生)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比如:信息化处针对疫情时期的特殊要求,抢抓机遇,打通信息壁垒,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新增48项业务线上无接触办理,为确保特殊时期学校各项业务平稳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因此,我们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第三,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点”就是学校、学院发展过程中能够牵一线而动全身的关键突破点。“面”就是学校、学院的发展全局。我们既要找准关键突破点,抓住主要矛盾,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瞄着问题去,盯着问题干,追着问题走,找准问题,破解难题,又要找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通过关键点和领域的突破,推动学校、学院整个面的提升,带动学校、学院全局的发展。

比如:本科生院为了推动新工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未来技术学院的论证,在课程体系改革、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等方面开展试点,探索未来科技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并以此带动全校本科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

比如:材化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等学院,紧抓学校建设烟台研究(生)院的战略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在烟台布局发展新方向,拓展办学新空间,并利用烟台提供的条件打造新平台、引进新人才,解决学院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学校年初布置的八项重点工作都是以点带面的工作,因此,希望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问题,要在这些工作里找到感觉、找准发力点,通过点的突破,带动学院、部门工作的整体提升。

第四,把握好远与近的关系。把握好远和近的关系,就是要统筹好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近期工作与超前布局的关系。我们推进工作最终都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实现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这个目标。这是个远景目标,不能动摇。

比如:上半年,自动化学院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论证提出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方案,并正式更名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这个就是近期目标。未来,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要以智能学科群规划建设的战略方向为牵引,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优势,打造支撑国家海洋、海防建设的智能科学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智能领域的一流人才,这个就是远期目标。

比如:科学技术研究院目前正在推进科技创新特区试验示范区和协同创新工作站两项重点工作。两项重点工作的近期目标是为了整合校内各方资源,探索建立满足新时代需求的国防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未来要解决一批前沿科学问题,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推出一批重大技术创新,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走出一条国防科技创新的可复制、可推广新路,并以此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这是远期目标。

因此,我们要统筹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注重近期工作的开展,力争取得实效,更要抬头看路,为长远发展考虑,做学校未来发展的设计师、布局者。

第五,把握好分与合的关系。分工是手段、是方法,为的是合作。合作是目的、是目标,需要通过分工提高效率,是分工的高阶进程。把握好分工与合作关系,必须上下左右精诚团结、分工不分家,不能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其他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置身事外,甚至袖手旁观,而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积极参与。

比如:学校推进哈工大附中和附小成立工程校区,以后勤集团牵头,党政办积极与省委省政府沟通,出版社积极配合搬迁工作,群策群力、克服困难,2个月完成校舍改造,确保了今年9月份首批我校中小学入学。

比如:疫情以来,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学工处、人力资源处、后勤集团、校医院、保卫处和信息化处等部门按照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力打好校园疫情防控攻坚战。

因此,学校各部门都要有合作的胸怀,通力合作,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齐抓共管,相互补台,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切实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三、全力做好2020年下半年的几项重点工作

1.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复工复学工作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推进学校全面复工复学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全面开学后,校园将成为来源最广泛、人员最密集、活动最频繁的场所,疫情防控形势更趋复杂、工作更为繁重,容不得一丝大意,来不得半点闪失。

面对新冠疫情及各种风险挑战,全校上下要坚持底线思维,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连续性和复杂性,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紧抓疫情防控为学校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转变管理思维和习惯,重启办学治校新路径。一要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不断深化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师授课方式创新,多维度组织“线上与线下融合、课内与课外融合”,实现更加立体、生动、高效的教育教学形态,深化互动教学“新生态”;二要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创新,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优化学生成长环境,拓展学生活动空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形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催生学生发展“新动能”;三要开展后勤服务保障创新,各相关部门要主动提升理念,完善运行机制,及时补齐短板,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形成办学治校“新合力”。

2.以改革创新精神,持续高质量推进八项重点工作

年初确定这八项重点工作,每一项都需要改革创新的精神来推进,这八项工作做好了,学校行业特色型大学地位将进一步彰显,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理念突破推动机制突破,以机制突破推动工作突破,不断推进八项重点工作高质量推进。

3.扎实做好“双一流”验收工作

今年是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收官之年,周期总结是首轮验收大考的关键环节,是学校五年来“双一流”建设成效的一次检验。各单位要以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学校和学科的建设成效归纳好、总结好,建设亮点挖掘好、凝练好。要对标建设方案总结经验,对标一流水平找差距不足,客观真实地反映学校“双一流”建设成效。要深入剖析学校推进内涵式发展存在的重点难点和深层次瓶颈难题,在此基础上明确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为下一轮“双一流”建设定标续航。

4.精心组织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

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预计于2020年下半年开展。学科评估事关学校发展和荣誉,评估结果将对学校声誉、学科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各学院院长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亲自上阵,抓好任务落实和推进工作,要关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新变化,深挖学科内涵,把握关键指标,通过学科评估,查找不足,提出举措,促进学科上水平。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要协同联动,高效合作,高质量组织评估材料,力争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取得进步。

5.扎实推进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五年规划编制涉及学校方方面面,与学校各部门及师生员工息息相关,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同志们,船到中游浪更急,路到半山坡更陡。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磨难和挑战,我们要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困难为斗志、转挑战为机遇,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扎实的工作全面落实学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绘就“十四五”发展蓝图,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在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航程上续写新篇章!

(根据录音整理)

编辑:金声  审核: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