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交融之中,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深度交替之中,处于“两个五年规划”的深度交接之中。我们正在面对外部竞争和内涵提升这“两大挑战”的交集,正在面对第五轮学科评估和首轮“双一流”建设验收评估这“两大重压”的交叠,我们也正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风险和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吃老本跑不出“加速度”,不加油轰不出“推背感”,不换道看不到“好风景”。我们要有鉴往知来的历史感、优胜劣汰的危机感,更要有抢抓快抓的紧迫感和敢于担当的使命感,以继续赶考的心态、接力奔跑的状态、不懈奋进的姿态,抢抓战略机遇、拿出必胜信心、抓住关键变量、汇聚强大合力,聚力内涵式发展,助力高质量提升,共同为推进“双一流”建设做出不平凡业绩、做出不寻常贡献、实现不一样的精彩!
刚才,各位校领导结合分管工作,系统地梳理了学校2020年部分重点工作,大家讲的都很好。一会儿高书记还要做总结讲话,请同志们一并做好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2020年学校“双一流”建设各项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众志成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阻击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要求,学校党委加强组织领导,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迅速响应、积极行动,采取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关心关爱师生、加强人员管理、加强校门和楼宇管控、积极筹措防疫物资等一系列防控措施,为全校师生筑起筑牢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全校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委常委会确定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思”总要求,迅速响应、积极行动,经过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当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序,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广大教师认真落实、精心准备、耐心答疑,组织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在线教学,物理学院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团队和经管学院杨贵彬老师将抗“疫”的战场建在云端课堂上,不断创新线上授课的新模式,2门课程入选首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疫情防控延期返校期间在线教学典型案例,发挥了典型在线教学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各学院在全力做好师生信息摸排监测、防疫政策宣传、心理健康支持、学生就业指导等工作的同时,积极谋划学院发展路径,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自动化学院利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抢抓机遇,认真审视学院发展瓶颈,主动融入学校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协同创新工作站、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等战略布局,主动谋划学院发展转型升级新路子,提出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方案。学校各级管理干部在抓好疫情防控首要政治任务不松懈的前提下,切实做好在线办公,确保各项工作不停摆;同时着眼未来,积极谋划未来及新一年的工作,研究生院抢抓国家适度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历史性机遇,主动谋划,上下联动,成功为学校争取了1000个新增研究生招生名额,在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工作充分体现了哈工程人的担当精神。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当前,哈尔滨市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复,校园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全校党员干部和教职工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连续性和复杂性,按照“疫情防控不松懈,教学科研不停步,改革发展不放松”的总要求,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统筹疫情防控与教学科研等工作安排,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高水平、高质量推进。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目前看,新冠病毒可能会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与人类共存。学校是一个非常大的聚集场所,境外输入的风险、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都给开学复课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面临的疫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教职工要深刻认识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把教育教学安排落实到位、把师生健康安全保障落实到位、把校园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把疫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坚决守住校园这方净土,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二是主动应对、化危为机。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给学校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我们要把疫情防控常态化转变为学校发展的机遇期,把疫情带来的困难转化为学校发展的驱动力,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年度重点任务,做到疫情防控和学校发展齐头并进。一要会统筹、保运行。要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校园管控、人员管控,加强排查,查找漏洞,始终以严的思想、实的作风,坚决不留死角、不出隐患、不发生问题;要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安排,做好疫情常态化给教学组织模式、人才培养方式带来的长期影响的准备,调整优化教学计划,注重开展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确保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要优化完善开学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把握重点人群、做好统筹兼顾,确保到人、到点、到位,确保后续学生返校平稳有序,万无一失;要抢抓机遇,科学施策,创新工作模式,抓紧推进条件成熟的各项工作,及时调整受疫情影响的各项工作,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要会总结、善提升。要善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总结经验,将思考变为思路,将思路变成方案,将方案变成行动,将行动变成结果,不断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三要稳人心、聚合力。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激发斗争精神,团结凝聚师生员工,增强必胜信心,汇聚磅礴力量,利用好这段特殊时期,谋划好关系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三是齐心协力、狠抓落实。“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面对严重形势,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容不得半点懈怠、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就有可能形成“破窗效应”,让疫情防控措施落空。要全面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执行力,全体教职工要不讲价钱地贯彻执行,决不能有任何消极、动摇和抵触,努力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落实指示不打折扣。要强化执行疫情常态化防控刚性约束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控责任压紧压实,紧盯薄弱环节,确保防控链条不断,工作不留死角,不松懈、不遗漏、不歇脚,全力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打赢疫情防控常态化阻击战。
二、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工程100条”的内涵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学科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龙头。高水平学科体系要有优势学科方向、高素质教师队伍、高质量科学研究、高水平国际合作,要立足学校自身办学定位,凝炼学科发展方向,明晰学科方向内涵,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升水平。只有有了高水平的学科体系,特别是形成了学科的特色优势方向,才能彰显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水平和特色。
近期,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规律,科学研判中国高等教育变革趋势,精准分析学校当下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机遇和挑战,相继出台《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本科40条)、《一流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研究生20条)、《科技创新工作行动计划》(科研20条)、《一流队伍建设行动计划》(人才20条)(合称“工程100条”),核心目标就是加快推进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任务。学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聚焦“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学校从立足一流目标定位、建设一流教学队伍、汇聚一流教学资源、贯彻一流培养标准、构建一流育人机制、建设一流质量文化6个方面,明确本科40条举措。
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来源,为打造卓越而有灵魂的研究生教育,学校从研究生全面发展、优化规模结构、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条件保障5个方面,明确研究生20条举措。
二是坚持把高质量科学研究作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前导和先行军。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基础所在,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将高质量科学研究作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前导和先行军,符合研究型大学发展规律,体现了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发挥“科研先行军”带动效应,学校从提升科研顶层设计能力、聚焦基础研究和重大项目、活跃学术和打造科研平台、加强高水平成果产出、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5个方面,明确科研20条举措。
三是坚持把高素质师资队伍作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性工程。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坚持“人才资源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学校从坚持“师德第一标准”、持续优化各支队伍、全面提升育人能力、构筑人才培育体系、优先供给服务保障等6个方面,明确人才20条举措。
“工程100条”是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路径和方法举措。“工程100条”也是在对近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进行系统梳理和对内外部发展形势进行深入研判的基础上,对学校发展理念和办学思路的再思考、再总结,对完善学科体系、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各项举措的再深化、再强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凝聚了师生共识。“工程100条”是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四梁八柱,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改革发展的路径。
各处级单位要认真领会吃透“工程100条”各文件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落实文件任务上来,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年度重点工作中去,要统筹考虑各项任务,体系化思考,找准工作焦点和发力点。面对今年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要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机遇期,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狠抓重点工作的落实落地。
三、狠抓落实,确保学校各项重点工作高质量推进
一是必须在把握关键、抓主要矛盾上下功夫。当前,学校正在紧锣密鼓推进青岛创新发展基地、烟台研究(生)院、南安普顿国际联合学院、科技创新特区试验示范区、创新工作站、松北创新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创新基地、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等若干标志性工作,这些工作能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上层次、上水平发挥重大作用,是学校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载体,是牵引“工程100条”落地的关键抓手。只有抓住这些关键和重点,才能提纲挈领,带动全局工作乘势而上、实现新的突破。在这里,我还要再重点强调以下8项工作:
1.加快推进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建设工作,确保今年首批学生入学
2019年,学校面向国家对海洋领域和船舶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发挥学校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在海洋装备及科技领域强强联合的优势,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南安普顿联合学院申报工作,2020年4月22日获得教育部批复,同意招生。
联合学院建设要充分吸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带动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经过建设,助力学校相关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带动学校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起到示范作用。
2.加快推进科技试验示范区建设,确保上半年正常运行
2019年,学校面向未来科技创新发展需求,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机制为目标,发挥学校海洋领域科技创新特色优势,积极推进科技试验示范区申报工作,示范区已于2019年9月23日获得上级批复。
示范区建设要整合校内各方资源,探索适应国防科技创新超越发展的科研管理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以管理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协调快速发展。经过建设,攻克一批制约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瓶颈技术,在我国国防科技创新和全国高校科技创新中起到示范作用。
3.加快推进协同创新工作站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确保今年启动运行
2019年,学校面向国家一流军队建设需求,以突破某一“卡脖子”关键技术为目标,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整合国内外资源,积极推进创新工作站申报工作,目前申报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协同创新工作站要解决一批前沿科学问题,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推出一批重大技术创新,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探索出一套军民政产学研举国参与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斗力快速生成的新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走出一条国防科技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经过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技术学术高地、关键技术攻关的重要阵地、成果转化应用的基地,带动学校科研管理模式创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在我国国防科技创新领域起到示范作用。
4.加快推进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申报工作,争取今年获得批复
2019年,学校面向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能够引领未来海洋领域和船舶行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目标,发挥学校在海洋领域人才集聚优势、毕业生行业辐射优势和船海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积极推进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申报工作。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速推进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申报工作,力争今年获得教育部批复。
智慧海洋未来技术学院要聚焦海洋领域和船舶行业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以提供优质资源和营造良好氛围为抓手,以改进体制机制为保障,突破惯性、突破常规、突破壁垒,强化创新、强化引领、强化探索,构建未来技术教学研究平台。经过建设,探索未来科技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造就一批在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师团队,产出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培养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产生示范作用。
5.加快推进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联合研究院筹建工作,确保今年取得标志性进展
2019年,学校围绕国家海洋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的发展需求,以全面提升学校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发挥学校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在海洋领域的合作基础,积极筹划建设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联合研究院。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有序推进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联合研究院筹建工作,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联合研究院要通过对海洋先进技术联合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带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经过建设,使学校成为我国最大的“中俄海洋技术创新合作基地”“中俄海洋技术产业化基地”及“中俄海洋技术领域学术交流和人才教育基地”,在国际合作创新领域起到示范作用。
6.加快推进烟台研究(生)院建设工作,确保今年正式运行
自2018年启动建设以来,学校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行业特色优势,聚焦“大海工”定位,以建设“大海工”领域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海工研究(生)院为目标,主动融入山东省、烟台市海工装备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探索建立校企深度融合新机制和新模式,积极推进烟台研究(生)院建设。目前,烟台院区一期9栋单体已经全部封顶,预计今年8月整体投入使用。
烟台研究(生)院建设要紧扣“大海工”定位,密切对接行业和地方企业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按照教育部提出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科研先行、项目牵引、优势互补、平台共享,同时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培养方式、教学模式、学生组织模式,以全方位高水平的“增量”带动学校“存量”提升水平,以学校办学已有“存量”基础加速推进“增量”汇聚,推动建设内涵由“船”向“海”拓展,为学校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支撑。经过建设,形成技术协同攻关、成果高效转化、产业创新升级、人才共同培养的全链条、全要素良性互动,为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为学校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在全国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示范产业研究生院。
7.加快推进青岛创新发展基地建设工作,确保今年试运行
自2017年与青岛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学校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融合发展战略,以打造吸引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高地、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的示范区、海上试验的重要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为目标,紧密契合山东省、青岛市重大需求,不断谋求新的发展理念、新兴交叉学科、新的科研方向、新引进的高水平人才和团队、新增的高水平科研设施、新的国际国内合作平台、新的产业增长点、新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基地一期30万平米将于2021年下半年交付使用。
青岛创新发展基地要以校区建设为标准,紧密契合国家战略和山东省、青岛市重大需求,基于学校办学特色优势和哈-青-烟办学布局差异化考虑,坚持“以增量带存量、以存量促增量”的核心原则,针对学校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以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胸怀,开展校内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和校校合作,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模式,谋求新兴学科交叉和前沿学科发展。经过建设,将基地打造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出海口、新兴学科的增长点、综合改革的试验田、融合发展的创新区。在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船海行业发展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8.加快推进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工作,确保今年实质性运行
2019年,学校面向国家工业智能化和军事智能化的战略需求,以建设具有鲜明船海特色的国际一流智能学科群为目标,按照“学院+研究院”模式,积极谋划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工作,目前综合论证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智能学院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校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集聚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领域一流人才,构建智能科学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建成具有鲜明船海特色的国际一流智能学科群。经过建设,使智能学院成为海洋、海防智能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地,在支撑国家智慧海洋发展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以上8项工作是学校围绕海洋强国、融合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以及海洋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海军转型、战斗力快速生成等国家重大需求,抢抓机遇、主动谋划的战略性布局。以上8项工作都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密切相关,都与每个机关直属单位、每个学院、每位教师密切相关。各机关直属单位要抓住重点,创新发展理念,以理念突破推动机制突破,以机制突破推动工作突破,以工作突破推动绩效突破,找到支撑服务8项工作的切入点;各学院要抢抓发展机遇,聚焦学校战略布局,变顺其自然为主动所为、变零打碎敲为综合发力,找到主动融入8项工作的贡献点,让广大师生都能够享受到学校战略性布局释放的发展红利。
二是必须在精准对标、主动担当上下功夫。我们要对标国家对高校的要求、“双一流”建设的要求,既要纵向对比,更要横向对标,从“自身强不强”的反思中补短板、从“贡献大不大”的比较中强弱项、从“世界认不认”的审视中知不足,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各机关直属单位要围绕学校确定的各项任务,瞄着任务去、盯着任务干、追着任务走,用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各院系要聚焦学校确定的各项任务,明晰发展路径和工作举措,形成本单位工作落实方案;各基层学术组织和全体教师要融入到学校的决策部署上来,细化落实举措,紧密围绕学校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
三是必须在上下互动、合力推进上下功夫。各机关直属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加强协调、主动配合、相互支持,强化协同落实学校确定的各项任务,形成合作文化;各院系要牢固树立在学校建设中主体地位的意识,加强自主谋划、自主发展和自主决策,积极争取学校外部资源;同时要与学校机关直属单位加强互动,围绕学校党委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明晰符合学院发展实际的发展路径和资源配置规则,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持续前进和基层学术组织的有效运转。
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对于学校已经明确的各项重点工作,不要再等、再看、再评、再议,所有战略和蓝图都是干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更不是等出来的,必须以攻坚克难的昂扬姿态、开拓创新的有为状态,把该抓的工作抓起来,争分夺秒,确保学校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不寻常的一年,面对磨难和挑战,我们要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既要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又要统筹推进学校各项改革发展任务,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推进,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困难为斗志、转挑战为机遇,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扎实的工作彻底打赢疫情防控常态化阻击战,以更优异的成绩、更奋进的姿态书写2020年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新篇章!
(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