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内涵建设的基本原则及思考
1.我认为,内涵建设必须坚持的10个基本原则是:
——必须始终将研究型大学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最高目标;
——必须始终将质量和效益作为内涵建设的最高衡准;
——必须始终将贯彻“三海一核”特色办学方略作为内涵建设的基本前提;
——必须始终将蓄势期远作为内涵建设的战略思维;
——必须始终将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核心;
——必须始终将“四大战略”作为内涵建设的主题;
——必须始终将“六大体系”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
——必须始终将若干重要指标作为内涵建设的主要标志;
——必须始终将改革与创新作为内涵建设的内在动力;
——必须始终将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支撑。
2.关于内涵建设的思考。深化内涵建设要满足和服务于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深化内涵建设要始终瞄准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和具体阶段目标;内涵建设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突破口,以争取重大突破为主攻方向。我校材料领域原有不到3个学科,实力不强。学校看准国民经济对新材料的需要,在战略上果断抉择,大力引进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取得了良好成果,通过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审,获得了冈本佳男等一批国际专家的好评。又如学校抓住海洋资源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在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建立了深海工程中心,几位副校长几次带队赴美考察促成了学校建立中心的战略决策。中心建立以来,在学术科研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输送了一批青年教师出国交流深造,“深海工程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111”引智团队申报成功,引进了一批大师级的国际专家学者。
四、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推进“六大体系”建设
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六大体系”建设。例如,人事制度与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干年来,围绕这一主题,我校进行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1998年,我校开始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教务处文印室全体人员竞争上岗,带动了其后校车队、幼儿园、校办等一批单位的改革。2001年,机关及直属单位机构改革,全体人员竞争上岗,同时进行了第一轮分配制度改革,增强了危机感,提高了员工收入。2003年,第二轮机关及直属单位竞争上岗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大了院系调控力度,鼓励多劳多得。2006年,第三轮机关及直属单位竞争上岗和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扩大了院系自主权,强调了岗位、责任和业绩。
2005年8月19日,学校暑假工作会议提出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应该进一步确立,学院要向办学主体过渡。2005年10月,学校在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院系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势在必行。2006年寒假工作会议提出我校现有的基层学术组织模式已经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研究型大学必然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基层学术组织模式。2006年,理学院率先进行了基层学术组织改革。2006年下半年,学校出台院系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指导性意见,确定院系为“二级办学实体”,各院系开始制定改革方案。2007年1月22日,四届一次教代会确定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体系。2007年,院系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出台,各院系相继进行了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目前改革已取得的成果,初步实现了人员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部分实现了能进能出,初步建成了激励、约束、评价与监督机制,为下一步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紧推进“六大体系”建设,以此推进内涵式建设和内涵式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