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次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奖柴油机综合电控系统项目出自动力学院,大学生科创赛事全国“节能减排”大赛的特等奖被动力学院摘得……动力学院党委坚持“抓重点、抓特色、抓突破”的“创争”工作思路,着力在加强学科建设中创先争优,在提升科研水平中创先争优,在培养精英人才中创先争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夯实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素质。
动力学院党委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紧紧抓住这一学校“十二五”建设核心,不断增强院党委凝聚力,充分激发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的创造力、战斗力与活力,为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增添新动力,在党组织和党员中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充分调动教师投身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作为在学校“十二五”学科建设“5+1”格局中占有“一个半”席位的学院,动力学院积极统筹规划学科建设工作,进一步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切实做好“轮机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的建设工作,在全校率先进行了“十二五”学科规划评审工作,进一步细化“动力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学科的建设规划,落实责任制,遴选实力强、知名度高的专家担任学科团队负责人,切实推进学科建设工作。
学院加强科研管理体制建设,积极引导教师从事高水平基础科研,由中青年教师“挑大梁”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保证学院科学研究工作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52项,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立项资助,获国防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一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李玩幽荣获黑龙江省第四届“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以张文平教授为首的动力装置工程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被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评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充分调动基层学术组织的积极性,以学生科技创新为引领,带动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形成大学生科技创新“一所一品”的良好局面,学风建设成果突出。依托学院绿色能源创新中心建设,组织开展了以挑战杯、节能减排大赛、斯特林小车竞赛等为主体的学生科技创新赛事,依托学科、科研优势,学院所属的4个研究所确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四个方向,在2010年的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上,生物制氢和热气机分获特等奖和3等奖的好成绩。学院团委获得2010年度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