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看上’我们,选我们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我们就要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做好该做的工作,发挥好该起的作用,为学校学术氛围的营造、学术水平的提高献言献策、积极贡献力量。”杨士莪院士在30日召开的学校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感言。
校党委书记谷焕民,校长刘志刚,杨士莪院士,副校长杨德森、夏桂华、杨冶,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校党委副书记高晚欣主持会议。
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杨士莪院士担任;徐玉如院士、廖振鹏院士、副校长夏桂华任副主任委员;闻雪友院士、王仲奇院士、孙玉发院士、于俊崇院士等18人任委员。


刘志刚向委员们颁发聘书并讲话。他首先祝贺各位委员的当选。他指出,学校在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合理划分行政权利与学术权力,充分体现学术民主、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条件。本届学术委员会在成员构成上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专家、教授占多数,充分体现了学术民主、学术自由、“去行政化”,遵循教授治学、教授治教的原则。他指出,学术委员会要充分发挥学术咨询作用,充分履行职责与使命,认真审议学校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尽力发挥教授、学者、专家在办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治学、治教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致力于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交流、弘扬学术道德、惩治学术不端,促进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健康发展,不断促进学术自由、学术民主氛围的进一步形成。

谷焕民在会上讲话。他代表学校党委,对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对上一届学术委员会在过去几年里,为学校的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说,学术委员会是贯彻我国高等教育法,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需要,也是推进我校研究型大学建设,促进学术发展,实现学术过程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科学决策的必然要求。希望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各位成员充分发挥学术决策咨询和“教授治学”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协调健康发展。
对学术委员会今后的工作,谷焕民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要站在学校“战略科学家”的高度,为推进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五大转型升级工程”作出重要贡献。作为学校最高的学术咨询机构,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要主动投身于学校发展建设中,为学校发展的转型升级做好参谋,提供好决策咨询。二是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要从体现“教授治学”的高度,认真履责。各位新一届学术委员会要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切实承担起学术决策、管理和监督职责,努力为学校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的发展和繁荣指导把关,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三是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要积极为学校发展的各项工作建言献策。
据悉,学校修订完善了《学术委员会条例》,进一步丰富了学术委员会的功能,强化了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地位,对今后我校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技处处长曹洪亮汇报了学校2011年度科技工作情况。

夏桂华在会上对《学校“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做了说明。
会议审议通过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名单,夏桂华任秘书长,科技处处长曹洪亮、发计处处长严汝建,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铭均任副秘书长;“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苑立波教授任主任,姚熊亮教授任副主任,委员11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人文经管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张铁男教授任主任,金宏章教授任副主任,委员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