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公布了自2003年以来的第10份“就业白皮书”——《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一系列翔实的数字表明,我校今年就业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今年,我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评审专家通报情况时反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随机抽样调查,我校的毕业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排在25所参评的部委院校之首;黑龙江省政府6月14日公布了2011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我校连续7年位居榜首。
我校2012届本科毕业生3086人、研究生2132人,就业的基本数据如下:本科生升学率达49.8 %,再创历史新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95.8 %,研究生96.8%;平均起薪:本科生3579元/月,研究生5466元/月;进入国际/国内500强企业:本科生48.1 %,研究生48.5%。我校学生的就业地点相对集中,本科生进入省会/计划单列市的占就业总数的68.6%,就业人数最多的前10个城市为:北京189人、哈尔滨148人、深圳86人、上海75人、大连66人、广州56人、武汉50人、天津34人、重庆33人、沈阳32人,占就业总数的54%;就业单位性质:国有企业57%、其他企业27%、部队5%、三资企业4.4%、科研设计单位4%、机关、教育事业单位1.7%。研究生进入就业最集中的前10个城市为:哈尔滨404人、北京291人、上海118人、深圳117人、西安71人、南京68人、沈阳63人、武汉56人、天津52人、大连5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0%;就业单位性质:国有企业33.9%、科研院所22.6%、民营企业18.3%、高校14.4%、外资企业4.6%、部队3.2%、机关事业单位3%。
根据就业部门的统计,一年中来校招聘大学生用人单位共有1356家,比去年前减少了120家;年内召开校内招聘会402场,比去年增加60场,校内一共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约3.3万个,共发布就业信息1900条,涉及就业岗位约6万个,本科生直接依靠学校资源完成就业的占就业学生总数的80.7%、研究生占60.1%。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88%,对学校招聘工作的满意度为90.7%。
对学生的调查表明:就业单位达到或超出自己期望的本科生占78%、研究生占82.3%;专业对口率:本科生88.5 %、研究生93.2%;认为签约过程顺利或较为顺利的本科生占83.5%、研究生占90.3%;签约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本科生68.2%、研究生78.3%;有60%的本科生和48%的研究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对就业有所帮助,8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导向对学生的就业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本科生96.5%、研究生93.5%。
各学院本科生就业除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就业率100%、升学率97.2%以外,一次就业率最高的前五个学院为:水声工程学院(99.3%)、自动化学院(96.9%)、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96.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96.3%)、机电工程学院(96.1%);升学率最高的前五个学院为:水声工程学院75.7%、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60.3%、自动化学院53%、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47.6%、船舶工程学院47.3%。升学率最高的六个专业为:信息对抗技术80%、水声电子信息工程77%、飞行器设计与工程76.9%、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73.1%、环境工程72%、飞行器动力工程70%。
今年我校首次公布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就业统计数据,统计显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为89.5%,升学率为43.1%;2012届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一次就业率为97.1%;升学率为14.5%。统计表明,我校学生当中就业压力较大的是文科学生,女同学的考研率高出男同学20个百分点,也反映了女大学生就业压力要大于男生。
《201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还指出了今年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招聘工作后劲不足、就业市场结构不均、传统就业领域明显乏力。
学校主管校领导在被问及今年就业形势时指出:由于国际船舶市场极为不景气、国家核电放缓发展步伐和美国等采取不正当手段打压中国的华为、中兴等IT企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我校传统主流就业渠道同时受到极大的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是十多年来最为严峻的,学校党委对此高度重视,正在加大相关工作的推进力度,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就业工作。

今年,我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图为我校与中兴通讯签订合作协议。

学校致力于全方位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将大学生维权纳入就业工作范畴,这是学校联合政府主管部门举行“就业维权报告会”。

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做好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每年都要开展大量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工作。图为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在黄埔造船厂调研。

去年,学校全年共召开402场招聘会,达历史最高水平。图为华为公司来校宣讲招聘。

大型企业集团的招聘会成为就业工作的重头戏,图为中航集团来校召开校园专场招聘会。

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每年都有一批企业来校设立和颁发企业奖学金,图为中集集团奖学金颁发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