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象征着友谊、和平、和谐的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从内蒙古来到哈尔滨市进行传递,我校组织学生前往火炬传递沿线欢迎圣火的到来。哈尔滨共有208名奥运火炬手,我校乔英杰教授为第201棒。
上午8时,哈尔滨火炬传递正式开始。火炬手从防洪纪念塔广场出发,途经斯大林公园、友谊路、松花江公路大桥、太阳岛环岛,最终抵达太阳石广场。传递全程长达14.86公里。第一棒火炬手是双人滑冰世界冠军张丹、张昊,最后一棒火炬手为申雪、赵宏博。

在火炬哈市传递的前一天,我校各院系分别对全体即将参加欢迎火炬的学生进行了动员,统一了服装与口号,充分调动起大家迎火炬的热情。

11日清晨5时,我校1000余名学生及各院系、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文庙街集合,19辆大巴载着师生前往指定地点七站街。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魏潾任活动总指挥。到达九站街,我校学生秩序井然地站在道路一侧,大家高呼着“中国加油,奥运加油!”的口号,热情高涨地迎接奥运火炬的到来。
据悉,奥运火炬在哈尔滨市传递的同时,我校团委在启航活动中心组织校青年学生集体收看奥运火炬传递现场直播。黑龙江省电视台、哈尔滨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我校学生进行了采访,我校学生表示,奥运火炬在哈尔滨传递,作为青年学生感到骄傲、自豪,衷心地祝愿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

我校材化学院博导乔英杰教授作为第201棒奥运火炬手参加了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