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工学周报元旦社论:新起点 新航程 新希望
作者
佚名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3103
更新时间
2010-12-31

分享

瑞雪纷飞,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工程大学历史上又一个重要节点2010即将转身离去,一段充满期待也更具挑战的未来向我们走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为全校师生携手共创的突出业绩欢欣鼓舞,我们向一路同行共洒汗水的广大师生员工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2010年,是学校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围绕构建研究型大学基本框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是全面完成“一提三优”工程和“十一五”发展各项任务的收官之年,是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蓝图、深入推进内涵建设与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一年。

回望过去的五年,全校师生员工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原国防科工委和工信部党组、黑龙江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在校党委周围,以“一提三优”工程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深化内涵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一页。

5年来,以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奋斗目标,学校抢抓每一个重要战略机遇,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全面实施“四大战略”,着力构建具有精英教育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适应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产学研齐头并进的高层次社会服务体系、以“三海一核”为核心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符合现代大学特征的大学制度体系以及面向百年校园的现代化校园公服体系,学校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科研工作实现重要突破、产学研合作扎实推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初步构建了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构架,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一个充满活力、快速发展的工程大学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0年,我们迎来了研究型大学的统领工程“一提三优”工程的全面丰收。继本科教学“优秀”评价之后,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党建创优工程先后获优秀评价。12月,办学水平提升工程顺利通过工信部专家组评估验收。以“一提三优”工程为统领,学校及时抢抓战略机遇,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和快速发展,整体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国防现代化,特别是服务“三海一核”战略领域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我们在自己的定位层次上办出了特色和水平,形成了学校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一提三优”工程成为学校突出行业特色、增强核心能力、提升办学水平、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引领工程。

2010年,我们在影响办学水平和质量提升的关键领域迎来了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转折。学校全面完成“十一五”建设任务,固定资产总值已达25亿元,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夯实了全面推进内涵建设的基础条件;指引学校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十二五”规划编制完成,以学科规划为核心,13个专题规划为支撑,学校事业发展的蓝图进一步清晰;人才队伍建设“三大工程”启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速推进;寒假工作会议专题研讨国际化办学问题,校党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的意见》,开启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新里程;暑假工作会议专题研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向纵深挺进……这一年,学校科技经费到款额突破6亿元,“三海一核”领域基础研究能力持续增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再添丁,实验教学条件全国领先;校友叶聪、唐嘉陵“五洋捉鳖”告捷,我校精英人才培养品牌进一步彰显;学校成功举办ACM/ICPC2010全球总决赛,大类培养首次转专业完成,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进入实质阶段……当我们即将从“十一五”迈进“十二五”时,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的取得,不仅让我们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更对美好的发展蓝图充满期待。

今天,站在内涵发展的新起点上,展望“十二五”——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谋划2011——形成研究型大学框架向纵深发展的新的历史关口,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重新认识昨天所走过的道路,更加精准地把握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更加科学地判断未来的目标和前进方向。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发展证明,我们所选择的内涵建设与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研究型大学基本框架的构建还只是初步的,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坚决一以贯之地向前推进;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与服务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崇高使命完全一致,是我们工程大学人坚定的选择和一贯追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

面向未来,我们只有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丰富和提升内涵,加快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升级,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理想和追求。坚持改革创新,就是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全过程,通过发展观念的更新、体制机制的改革、大学文化的创新,为加快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升级注入理念的引领力、制度的驱动力和文化的自动力。不断提升内涵,就是要持续高效地推进“四大战略”的贯彻落实,通过实施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等内涵提升工程,为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升级蓄积更多更高更强的学科之势、人才之势和特色发展之势。加快转型升级,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向更加科学的学科发展模式转型,人才队伍建设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人才培养向精英人才品牌打造转型,科技工作模式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水平转型,最终实现向研究型大学的整体转型升级。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建党90周年纪念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召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开局,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开局,一个关系到如何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升级的开局。我们必须坚决打好这个开局,同时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打好这个开局。工程大学人不仅有承担历史使命的夙愿和传统,更有完成艰巨任务的激情和毅力。只要我们全体工程大学人团结一心,始终坚定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不动摇,始终坚守“三海一核”特色办学方略不动摇,始终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不动摇,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提升发展能力,着力加快发展步伐,把我们的夙愿和激情转化为追赶跨越的创造力,把我们的目标和理念转化为脚踏实地的执行力,就一定能够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实现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

新使命蕴含着新机遇,新起点意味着新航程,新目标孕育着新希望。站在2011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信心满怀。让我们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超越自我、超越现在、超越对手的精神状态和自我加压、主动追求、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内涵、加快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沿着我们既定的目标和方向,不断创造新业绩、走向新辉煌!

编辑:B_wangxuehui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