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战“疫”先锋·基层在行动】信息化处:打好信息防疫战
作者
魏坤 胡莹洁
来源
信息化处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0-04-13

分享

4月13日,信息化处开发的学校视频会议系统正式上线,这是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又一助力师生办公、教学、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利器。作为平时默默为全校师生提供信息化保障的部门,信息化处在学校的防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手段在疫情防控和在线教学中的支撑作用,全员上下一心,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各技术工作组分工协作,在这次疫情大考面前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与时间竞赛 做好疫情防控

自2月7日至今,全校师生员工已养成每日“打卡”的习惯,即每日自行线上报送个人“疫情防控信息”。每天上午6点至11点,哈工程师生只需在手机或电脑上进入“平安行动”系统,提交个人信息,即上报成功。而不再是疫情刚开始时,需要各院系、机关单位的师生员工们逐一填写各自信息,一层层上报,费时费力。

轻松上报防控信息的背后,是信息化处负责开发“平安行动”系统开发的小组成员们的负重前行。“疫情防控命令一下,我们立刻从过年的状态转为了备战状态。”对于曲英涛以及他的组员来说,这是一场空前的战斗。“以前开发系统都会有一个不断调试的过程,通常都会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正式上线。”这次任务却不同:时间紧,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开发出来;任务重,从未开发过的新系统,也毫无可借鉴的经验;压力大,系统开发出来就要上线运行,没有试错的机会。为了打赢这场仗,曲英涛和其他6位工程师一起,连续奋战5天,不断与党政办、学工处等部门沟通,探讨系统所能实现的需求,然后完成设计方案和部署架构,并进行系统运行和测试。这五天里,他们每天工作超过18个小时,甚至深夜11点多还在进行视频会议讨论。“因为没有试运行的渐进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将准备工作做到极致,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并提出解决方案。”

当完成“平安行动”系统开发并成功上线后,曲英涛和他的同事们并没有就此松一口气,而是时刻维护着系统的运行,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转变对系统功能进行调整优化。“师生们6点可以打卡,因此我们每天5点就要开始对服务器进行维护,确保系统稳定运行;11点打卡结束,我们又要开始进行数据处理。”“平安行动”系统上线以来,为2.8万余师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个人健康信息上报渠道,为53个单位、部门定制化推送数据,实现了疫情防控数据采集标准化、填报移动化、统计动态化,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疫情防控期间,信息化处的员工们总是与时间赛跑。以工程师刘秀琴为核心的4人小组,同样临危授命,被要求在一周内开发出校园门禁系统。“由于时间紧张,我们只能一边开发一边测试,同时由于疫情形势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比如要将校内居民、隔离人员加进来,就需要不断更改需求。”短短一星期,光设计方案就改了三四次。明白事情紧迫性的刘秀琴等4位工程师加班加点,克服远程测试不便等种种困难,终于使门禁系统如期上线,以线上“进校申请”审批 + 线下“刷卡或扫码”的方式,对进出校园及楼宇人员车辆进行联动式信息化管理。

系统运行期间,刘秀琴等人每天轮流值班,早上7点不到,便赶到学校门口,现场观测系统运行情况,常常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即使是暴雪天气也不例外。“每天早高峰、中午、晚高峰时段,我们都要在旁边监测,以防出现系统故障导致校门口拥堵,影响师生进出。”此外,他们还要持续记录和分析数据,尽全力保障全校教职工快速、便捷出入校园。

做幕后英雄 守护“云端课堂”

3月2日,学校以“云端课堂”开启了新学期的课程。不同于一线教师在屏幕前兢兢业业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信息化处作为服务保障部门,同样为“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默默贡献了一份技术力量。

早在2月中旬,信息化处与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共同建设并上线运行了“在线教学专题网”。通过网站,学生可以查询到所有在线课程信息,以及每位授课老师的联系方式;教师则可以从推荐平台中选择几大教学平台,并阅览学习手册。此外,网站上还收集了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推荐的众多课程资源,以供师生选用。

而在运行支撑条件方面,为了保障在线教学顺利进行,信息化处积极与各通信运营商联系,扩容校园网出口带宽,为网上教学资源课程网站访问建立专用网络通道,重点保障远程教学和学习网络应用带宽。

在疫情防控期间,信息化处运维与服务部的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信息化服务热线,为教职工排查网络故障,解决技术问题。“疫情防控最严的时候,进出校园有限制,只能依靠住在校内的4位工作人员轮流值24小时。”运维与服务部的张智萍介绍说,那段时间很艰苦,由于用餐不便,值班的工作人员只能以泡面充饥。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少,尤其临近开学,一天最多要解决50多个来电提出的问题。同时,为了方便教职工居家办公,还要为各部门办理办公电话转移呼叫等业务开启绿色通道。“值班虽然辛苦,但是为老师们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问题,让教学和办公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最新上线的学校视频会议系统,同样是信息化处了解到师生在远程办公、教学、学术等方面对视频会议需求量急剧增多,因此建设完成的。视频会议系统支持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设备运行,最多可支持500人同时在线,面向全校师生提供本地化视频、语音通信服务,为师生在线开展教学、科研、办公、面试、互动交流等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

用好大数据 保障返校安全

学生返校时如何管控?学生返校后遇突发事件怎么办?虽然学生返校时间尚未确定,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学校需要提前考虑应对的事情。面对这些问题,信息化处积极思考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来解决。按照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要求,信息化处全体人员组成了预警钟应急响应、一卡通控制、行动轨迹数据支撑、网络舆情安全保障、应急网络保障5个专项工作小组。一旦拉响学校预警钟,各组就会联动合作,及时切断指定人员门禁及校园卡权限,梳理出具指定人员近14天行动轨迹报告,按指令排查发布不实信息人员情况,并删除发布在学校网站和信息系统的相关不实信息,确保学校应急处置期间网络基础环境、办公电话、网站和应用系统正常运行。

党员工程师刘佳正是行动轨迹数据支撑小组的一员。虽然身在湖北疫区,但她却心系学校,从“平安行动”系统上线时就一直负责数据采集及分析的工作,包括“平安行动”的信息、门禁系统的数据、一卡通的数据、车辆进出校园的数据等。基于这些数据,刘佳与同事远程协作,一起开发建设了师生行动轨迹采集系统。她结合自身的技术专长,提出多项数据采集、分析方案,有效提高了数据采集、清理、统计效率。“通过这些数据,以及师生返校途中出发时间地点、乘坐交通工具,返校后上课及参加活动时间地点等,我们就能全面掌握师生们的行动轨迹,一旦有突发疫情,我们能迅速排查出相关信息。”为了确保师生返校后的精准流动管控,刘佳和她的同事们一遍遍进行着演练,不断优化行动轨迹采集系统,使结果更加全面,工作更加高效。

同时,为了增强师生返校后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信息化处还开发建设了疫情知识在线答题测试系统,面向全校师生提供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的在线学习测试服务,为保障返校后的师生安全管理再尽一份力。

编辑:胡莹洁  审核:胡莹洁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