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助航“冰上丝绸之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极端环境下北极航行船舶运动和结构安全性分析与评估”项目全面启动
作者
倪宝玉 贾天添
来源
船舶工程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8-05-29

分享

“冰上丝绸之路”吸引了世界目光,作为近北极国家,加强极地船舶设计制造技术研发,提升极地船舶航行安全性,将有力助推我国实现海洋强国目标。日前,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极端环境下北极航行船舶运动和结构安全性分析与评估”正式获批,标志着我校继作为国内牵头单位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极端条件下安全海事操作:北极航行(简称SEDNA)”后,再次在深入开展极地科学研究、开发共建北极航道方面上取得新突破。5月25日,项目启动会在校召开,打响了项目研究的“发令枪”。

项目的中方成员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就项目前期进展、初步方案、总体计划和需求对接等进行了研讨和细化,并与项目的欧方成员单位英国BMT集团、伦敦大学学院、芬兰阿尔托大学和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就合作研究、技术引进、进度安排和成果共享等方面进行了远程对接。目前,项目已经全面启动。

“极端环境下北极航行船舶运动和结构安全性分析与评估”项目,针对我国“永盛轮”等极地航行船舶在极端条件下遭遇的实际问题,通过与欧盟极地研究领域优势单位合作,开展极地航行环境分析,对冰区航行环境中船舶结构冰荷载及强度、船舶运动性能进行研究,掌握海冰现场监测、冰载荷及破冰能力、运动性能和结构性能预报等技术,开发我国首套北极航行船舶运动和结构安全性分析软件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并应用于欧盟相关单位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直接用户方,为保证极地航行船舶的安全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项目由我校“极地装备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薛彦卓教授作为负责人,副主任倪宝玉副教授作为技术负责人,联合上述中欧极地研究领域优势单位协同攻关,旨在为北极航道(欧洲到中国的东北航道)航运提供一整套以安全、高效、环保为目标的解决方案,支撑中欧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极地装备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依托我校极地大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为了对标“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安全战略、“海洋强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满足国家和行业对北极航道和极地资源开发中装备制造能力和关键技术问题的迫切需求,充分借助学校高纬度地理位置和在极地船舶设计制造领域的雄厚技术储备,于2017年10月入选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研究方向包含极地环境与载荷预报技术、极地装备结构与运动性能预报技术、极地环境下装备适应性技术、极地通信、导航及探测技术等,旨在集中多学科优势力量,形成学校有关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研究的优势学科,并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方向。实验室与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主持和参与了我国在极地船舶和海洋工程方面大部分的政府重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工信部高技术船项目中国最新一代科考船“雪龙2”和全球首艘极地甲板运输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极地冰区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等。2017年,我校作为国内牵头单位参与的SEDNA项目获欧盟科学技术委员会审核通过,成为2016至2017年度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在航运领域中唯一资助的项目,项目获批金额约680万欧元。

编辑:UX_jiatiantian  审核:小飞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