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镜头】 青春摆渡人
作者
刘蕴喆
来源
新闻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7-05-03

分享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总书记对青年如何学习、怎样思考,努力成为一名高尚的人殷殷寄语。在大学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365天全年无休,24小时随时待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默默工作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诚挚的心灵甘做青年学子求索路上的“摆渡人”。他们是全国13万名高校专职辅导员,他们为2600多万青年学子的青春与梦想摆渡!哈尔滨工程大学“和U+”辅导员工作室里也活跃着这样的一群“摆渡人”,在这个青年的节日里,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一天,体验他们为青春与梦想摆渡的骄傲与自豪。

写给你的一封信

朗读者:国际合作教育学院2014级学生 冯正行

国际合作教育学院 辅导员 刘 旭

清晨7点,船舶学院的40名同学在辅导员李蕊的带领下,来到地铁一号线哈尔滨工程大学站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公益活动、社区服务、“三下乡”都闪现着辅导员的身影。李蕊负责的“小红帽”志愿服务队曾多次获得团中央、团省委表彰。

辅导员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身兼多职的他们,通常一个人要负责几百个学生的管理工作。动力学院的辅导员刘春雨,今年带了516名本科生。工作三年半以来,科创实验室是他下班之后常“光顾”的地方,真真切切地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们的专业学习动向,手把手帮助制定学习计划,才能让他的心踏实下来。

在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校“E唯协会”、“创翼科技社”学生社团曾多次捧回“小平创新团队”、“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的大奖。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水声学院的辅导员谭琦,始终用爱与智慧践行着辅导员这份职业的初心。她利用中午、课间找学生谈心, 她说,只有通过谈心才能与学生交心,阳光雨露是养分,要让我的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谭琦积极探索的学风建设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她所负责的2013级本科生各项发展指标均名列全校前茅,升学率更是达到了81%,全校排名第一。

面对鲜红的党旗,全体预备党员举起右臂,在自动化学院辅导员潘强的带领下,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使全体学生党员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思想的震撼。

在我校学工部的支持下,辅导员潘强、许钟元、李思滨、刘旭、邵光辉、李瑶等10名辅导员一起成立了全省第一个研究型辅导员工作室——和U+工作室。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成功申报多项国家级、省级研究项目,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论文成果奖,发表论文10余篇。

在食堂草草地解决了午餐,人文学院辅导员李瑶回到办公室小憩一会儿,便又继续伏案工作。用她的话来说,总感觉闲不下来。“也不是说习惯了加班,上班时间处理很多琐碎的学生事务很花时间,不知不觉时间就很快过去了。” 这让我们不禁心疼起像李瑶一样默默付出的好老师们。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是理学院辅导员邵光辉做学生工作的信条。他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入到学生中间。每学期中的“7人制”新老生足球赛,更是邵光辉组织新老生交流活动的“必选项”。

从“求职辅导”、“思乡的情绪疏导”到“聊政治时事”,和U+工作室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已推出22期“微课堂”。在学生中影响力日益增强,单次微课最高点击率逾7千余次,走在了全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沿。

和U+工作室的“微课堂”要求每个环节都精心“烹制”,既富含“营养”,又符合大学生的“口味”。曾获得第九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的核学院辅导员刘正的主持内容有趣,不枯燥,经常获得学生们的盛赞。

国防学院辅导员李思滨,是一帮“硬汉”学生的“老大哥”。他的办公室一直有学生人来人往,学生们都信服他。每天的晚操、休息日,经常能看到李思滨在学生中的身影。用李思滨的话说,随时随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我们一直在路上。工作间隙,乃至深夜,李思滨也常常守在办公室,他知道,辅导员绝不能同时离开手机和办公室,用QQ、微信和学生家长聊聊学生的学习生活近况,让家长放心,辅导员工作才做得踏实。

很多辅导员都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留在了高校,学生们的成长铸就了辅导员工作的闪光与荣耀。学生们的面孔虽然早已换了,但他们肩上这份育人的责任将一直薪火相传。

【策划设计】小飞 刘蕴喆

【本期编辑】刘蕴喆 潘强 车飞

【摄影】鲁宏伟 金启威

文章录入:刘蕴喆 责任编辑:侯万龙

编辑:刘蕴喆  审核:侯万龙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