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军工往事】哈军工导弹工程系的创建历程
——哈军工“尖端集中、常规分散”战略初探(二)
作者
哈军工研究中心吴韶刚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04-28

分享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能够研究、生产火箭与核武器,并在本国高等学校中设置火箭与核物理专业,新中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1955年11月,刚回国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先生到访哈军工。在欢迎钱学森先生的晚宴上,陈赓院长提出“中国能否搞导弹”的试探,得到钱学森的肯定答复。其后,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副主任任新民教授、周曼殊、金家骏教员联名给国防部写了一封信,提出研制我国火箭的建议,引起了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1956年10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以钱学森为院长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标志着中国火箭研制工作的正式开始。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的梁守槃、朱正、任新民、庄逢甘和卢庆骏等教授、专家先后调入五院工作。1956年秋,哈军工在炮兵工程系自主招收了2个班共计60人的导弹专业的学员,哈军工导弹专业的酝酿和筹备也正式起步。

远赴苏联求援助

1957年5月30日,刘居英副院长率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参观团访问了苏联、波兰、捷克三国的军事工程院校,对各国军事工程院校的教学科研和专业设置进行了认真考察,并重点关注了火箭专业。9月7日,中央军委派聂荣臻为团长,陈赓、宋任穷为副团长,率中国政府军事代表团到莫斯科,同苏军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大将为首的苏联政府军事代表团会谈,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导弹、原子弹武器协议,即《国防新技术协定》。回国后,陈赓院长向学院布置筹备创建导弹、原子工程系的任务。陈赓同当时空军工程系副主任戴其萼谈话时说:“这次同苏联政府军事代表团谈判,他们仅卖给我们近程导弹及器材设备,不同意中国研制生产原子弹,我们只买回一个供教学用的原子弹头。苏联政府虽然同意给学院派少数教授、专家帮助创办导弹及原子专业,但我们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自己创建导弹、原子专业。”

自力更生建新系

1957年8月7日,刘居英副院长、刘有光副政委向中央军委上报了《关于军事工程学院导弹专业组织计划的报告》。9月10日,军委批准军事工程学院在空军工程系建立导弹专业。随后,学院派空军工程系副主任戴其萼分别到空军、海军、装甲兵、炮兵、工程兵各军兵种领导机关和一机部、二机部、化工部等单位走访,就筹建工作及相关培训任务寻求支援。陈赓院长非常重视筹建工作,曾给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打电话,请他安排人员负责给学院设计导弹、原子弹实验室和教学陈列室。

1958年3月,学院在空军工程系设立七科(导弹原子科),为国家培养导弹、原子弹专业人才。系主任唐铎兼任七科科主任,周祖同教授任副主任,高天炎任政委,苏克任副政委。并从空军工程系各专科和院基础课教研室、学院各系抽调教学骨干补充到新成立的导弹原子科的师资队伍中来。从空军工程系抽调了董绍庸、周祖同和青年教师陈启智和曹昌佑等一批骨干力量,从基础部抽调了电工教研室张良起、数学教研室张金槐,从炮兵工程系208教研室抽调了周曼殊、卢思玉和黄成栋等骨干,组成了七科的教学骨干力量。陈赓院长还与七科的教授、副教授等骨干教师在北京座谈,向他们介绍了苏、美、法各国发展导弹、原子弹的概况,鼓励大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1959年2月15日,中央军委批准学院以空军工程系第七科为基础,并入炮兵工程系的火箭专业,成立导弹工程系,即七系。导弹工程系下设弹体发动机、自动控制、无线电遥控遥测、飞行力学和射击原理、特种武器5个专科。

软件硬件齐发展

导弹工程系成立后,仍面临诸多困难,在师资力量、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设备器材等方面较为薄弱。

关于师资队伍建设。为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以原七科师资力量为骨干,又从空军工程系第一、二期学员中,选留一部分毕业生做教学工作,充实、加强教学力量,邱东立、唐羽章、张唯、张冰、王富活和郭松玉等都是当时学员留校任教的代表。同时陈赓请示周恩来总理批准,从留苏的导弹、原子弹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和地方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中,抽调一批科技人员担任教学、科研工作。后又从四、五、六年级的未毕业学员中“拔青苗”,选调优秀学员补充到各教室培训,边教边学,举办教师进修班,培养年轻的教师队伍。多措并举,导弹工程系较快地组建起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解决学员的实际操作问题,经总参谋部批准,学院从空军、海军各技术兵种的技术骨干中选调100余名专业军士成立导弹训练机械教练队,为导弹工程系的教学实习服务。

关于教材建设。教授们主要通过内编外译的办法不断补充专业课程的讲义和教案。陈赓院长曾指示国防部办公厅让驻外使馆的武官搜集外国相关资料,直接寄到学院,教授们翻译后将内容编入教材。学院也主动到国防部五院取经,搜集资料。但教材建设主要还是依靠授课的教员根据手中有限的资料,进行融会贯通,加工编写而成。周祖同教授凭借自身的学识与专业技术的积累,研究了苏联卖给我们的地空导弹无线电系统说明书和线路图,通过解剖、分析,并带领青年教员到五院对照导弹实物分析数据,编写出《543无线电控制系统》作为专业教材,不仅供学院使用,还被五院及兄弟院校当教材用。周曼殊教员从国外杂志一张没有说明的简图里得到启发,大胆研制火箭等离子发动机。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产生了等离子火焰,为实验室创造出热试验的热源,他还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导弹总体设计原理》。

关于教学设备建设。学院的教学设备器材购买得到了陈赓院长的大力支持,1959年秋季,陈赓院长在了解到学院的建系困难后,同总后勤部联系,批给学院外汇款,可以同第五研究院、二机部一样从国外订购专业器材设备。还批给学院导弹工程系150万元人民币,指示国防科技委员会各电子工厂减价卖给一大批器材,使教学的实验设备初具规模。

关于实验室建设。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导弹工程系建了10余个专业实验台及控制系统,并把这些实验室建设资料和研究成果补充到教材中。同时,学院还接受了从苏联购买的供教学用的P-2导弹(仿制后称1059),抢建了导弹大楼。实验室建设为学员们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960年,根据陈赓院长提出的“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和“双方兼顾,照顾尖端”的办学原则,学院炮兵工程系、工兵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相继迁出组建新的兵种工程学院。1961年,学院重新确定了编制序列,导弹工程系为五系,学院及时调整了导弹工程系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其专业也由常规到尖端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5个专科扩充为7个专科,分别为:弹道式导弹设计科、带翼式导弹设计科、火箭发动机科、导弹飞行射击原理及飞行测试科、弹道式导弹自动控制系统科、带翼式导弹自动控制科、导弹无线电遥控系统科。至此,导弹工程系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直至1970年哈军工分建,其专科未曾进行大的调整。

服务国防结硕果

1958年3月,导弹原子科成立后,为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学院从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和装甲兵工程系相近专业的55级、56级、57级本科生中选调400多名学员到空军工程系七科学习,并决定从秋季正式招生,逐年增加招生名额。1960年,学院从全国各重点大学调入500余名二年级学生,到各系插班学习,其中分配到导弹工程系学习的约200人,进一步补充了生源。

1959年1月,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教授第二次访问哈军工,就导弹工程系成立后与五院合作问题跟学院领导交换意见,对学院的导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寄于了厚望:“目前五院是一翼,你们哈军工的七科也是一翼,有这两翼,中国的导弹一定会很快的飞起来的。”导弹工程系为国防建设输送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红箭-8”总设计师王兴治,参加第一批地空导弹营组建的粟戎生,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卫星总指挥马世俊,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谢名苞,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树,第一次原子弹、导弹结合实验中被誉为“七勇士”之一的张其彬等都是导弹工程系毕业的学员,为国防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61年5月,导弹工程系还调出一批教师帮助空军、海军、炮兵分别筹建了3所专门培养导弹维护使用人才的导弹工程学院。协同制订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提供教材和教学设备,并代培专业课教师。

哈军工导弹工程系的建立,在我国国防科技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我国火箭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国防尖端科技在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本文根据吴新明著《军中名校哈军工》和戴其萼著《参加组建空军工程系和导弹工程系的经过》编辑而成。

审核:B_zhangyiran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