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战士之歌”是哈船院于1974年文艺汇演时,由校医院编剧并演出的一个歌舞剧的名字。这个歌舞剧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隔数年之后,每当想起这段救死扶伤的故事,仍令我感动不已。这也触动我写下关于哈船院医院创建过程中的一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以此表示对当年创办校医院,满怀革命豪情,发扬革命人道主义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精神的白衣战士们的怀念和敬意。
一
“白衣战士之歌”是一个小型歌舞剧,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是整个故事的见证者。
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全国高校向北大、清华两校学习“厂带专业”的经验,哈船院就将机械制造、计算机两个专业整体划归到学院的工厂——海建机械厂,作为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试点单位。故事中的患者、机械制造专业教师孙永年和几位老师一起出差去天津调研,途中被传染上了急性脑炎,返回途中就感觉头痛得厉害,火车到站就直奔校医院。当天,我们工厂按原定计划组织员工到松花江边出游,正准备出发时,突然接到孙永年患急症住院的通知。我时任海建厂厂长,立即决定取消活动,前往校医院看望孙永年。到校医院时,正赶上医院的院长陈洪阶、副院长申殿杰、哈医大专家在病房会诊。孙永年当时已昏迷不醒。哈医大专家提出为了确诊,需要做腰椎穿刺手术,但需要家属签字,家属当时也拿不定主意,一时也下不了决心,不敢签字。我到病房时正碰上这个情况,时间紧迫。陈院长提出:单位领导签字也可以,我当时也有点紧张,但救人要紧,我便以单位领导的身份签字。
救治开始却又遇到两个问题:一是急救用药“安宫丸”校医院没有,二是病人急需输血。我返厂与大家商量如何找到“救命药”,当时厂内搞外协工作的张铁,在省药材公司有熟悉的同志,于是校医院开具急救所需的证明后,我与张铁立即赶往省药材公司,经说明情况后,省药材公司批准可以提供“安宫丸”3至4粒,用以救人。我们工厂青年工人积极报名献血,保证了血量供应。这里,还应提到机械制造专业的老教授刘长禄,他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粒“安宫丸”也贡献了出来。在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细心呵护下,在全厂上下的一致努力下,孙永年病情迅速好转,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这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也算是一个奇迹。
二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是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海军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的,哈船院医院的十多位医护人员是从“哈军工”医院(含各系)调过来的。这些同志共同的特点是,有良好的军人素质,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在医疗专业素质上,各有专长,他们都成长为各科室建设的技术骨干。在医疗条件上,当时调来哈船院的医疗骨干积极向“哈军工”医院领导申请,为校医院增补了一些医疗设备和病房所需用品。当时校医院的条件非常艰苦,住院所需的医疗场所被安排在当时哈军工时期的91号楼(现文化家园院内的西北角的一栋二层小楼,现已拆除),这栋楼很小,其中有一半在“文革”时期被外来住户占用。医院只好用一半的面积做门诊治疗使用,而住院的病房则是在一间仓库放上两张床,临时使用。1971年的初冬,我在海建厂工作,由于筹建工作繁忙,对自己的身体有所忽略,我也患上了急性肾盂肾炎。一天,我肚子痛得厉害,便来到医院门诊看病,大夫说:“你患的是急性肾盂肾炎,化验结果是红细胞4个+号,须马上住院,卧床休息。”当时,我便被安排在仓库改建的病房里,时至冬日,室内没有暖气,大夫说你必须卧床才可以保证治疗,取得好的效果。我只好听大夫的意见,从家里拿来一条大厚被,外加军队发的羊皮大衣就住下了,缓解了室内寒冷的问题。医生在治疗上极为认真负责,我的身体很快痊愈。在我住院期间,哈船院初建时期的老院长林毅将军特地来病房看望我,并叮嘱我安心养病。经过十几天的治疗,我便痊愈出院。从学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的关怀,充分反映了革命部队的优良传统作风,使我备受感动。
三
哈船院医院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一方面积极开展筹建工作,增调医护人员、增添医疗设备,同时坚持每年为教工开展体检工作。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体检过程中发现教职工中痔疮患者数量较多,医院主动谋划并分批治疗。医院与哈市肛肠医院联系,请有经验的外科肛肠手术大夫来院合作,为当时患有痔疮的患者分批手术治疗,每次6-7个人,我便是这次活动的受益者之一。以我自己为例,我患痔十几年,因工作繁忙,一直没有专门去医院治疗,1978年,当我从乡下知青点工作返校的时候已经是治疗活动的末期,当时外科藤大夫劝我及早治疗。手术后,我出现了严重憋尿的情况,憋得我肚子痛,满头出虚汗。藤大夫得知情况立刻与护士赶过来,采取排尿措施,很快解除了问题。住院期间,我深深感到医护人员对病人精心护理和在治疗上认真负责的态度,他们这种精神让每一位患者敬佩和感动。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很多同志因工作繁忙而耽误治疗,校医院的这项工作解决了一批教职工常年患痔而无时间治疗的难题。与我一同住院的同志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四
“文革”时期,1974年哈船院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创办知青点。为保证知青工作顺利进行,每届(一年)带队老师都配有医务人员随行。当时选派医务人员的条件要求严格,必须要政治思想过关、医疗专业技术强、并且能够吃苦耐劳、善于联系群众。随行的医务人员,保证了知青的身体健康,也为当地的社员做了大量医疗救治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一名随行的医务人员,名字叫做贾慧民,她除了做好医疗保健工作外,还积极参加知青点的创建工作。贾慧民主动到学院有关单位联系,征集多余的桌椅、木箱等生活用品为知青点所用。她积极为当地社员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不计报酬,由于她的热情服务和良好的治疗效果,贾慧民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好大夫,她的努力也为哈船院知青点与当地社员融洽相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
哈船院医院的创建从零开始,在学院党委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以及医院全体人员的努力下,医院的筹建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医院陆续调进一批医疗技术骨干,大大充实了医疗技术力量;在领导的支持下,医院的医疗设备等硬件条件更加健全,医院用房基本得到解决,甚至建立了医院自己的食堂;医院办了两期医护班,由经验丰富的老大夫为年轻的医生、护士进行培训,传授经验,为医院做好了医护人才的储备工作。80年代初,学院医院已完全具备了高校医院的条件。由于医疗工作不断改善,从预防到治疗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哈船院医院在省高校医院评比中跨入先进行列,并受到省内外来访医院同仁的好评。1984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哈船院后勤不后勇夺金牌》的短评,文中提到的哈船院后勤取得五个金牌是指五个先进单位,包括食堂、汽车队、煤气站、幼儿园,还有一个就是哈船院医院。
这些故事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我有幸成为亲历者或见证者,哈船院的医护人员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为感动,至今的一些片段还经常浮现在脑海中。用笔记录下这些故事,表达我对当年哈船院医护人员深深的敬意,希望哈船院医院的光荣传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今天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
今日,校医院比当年各方面的条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学校不断发展,校医院面临的任务也更艰巨。衷心祝愿校医院的工作人员进一步发扬当年前辈们优良的传统,在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把“白衣战士之歌”唱得更加嘹亮。
(作者:杜洁,1931年生人,原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校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