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抗战中的大学
作者
佚名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5-08-26

分享

【编者按】今天,距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还有7天。《中国教育报》自7月7日起,推出《抗战中的大学》特刊,追寻在战争风云之下,民族存亡之际,那些临时拼凑,冒着生命危险,赓续文化,弦歌不辍,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抗战中的大学。它们不仅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甚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布局和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为此,本栏目特向全校师生推荐这一系列深度好文,因循历史的细节和那些动人的故事,弘扬传承大学学人的抗战精神,激励全校师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

西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不辍弦歌

一块普通的石碑,静静立于校园一隅。

石碑正面,记下一所仅仅8年的大学的历史。

碑阴,刻着832个名字。这块石碑,名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832个名字背后,是该校抗战以来从军的832名学生。

东北大学:白山黑水不屈魂

内忧外患,日寇辱国。由于特殊的地缘背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就踏上了流亡之路,成为当时首个因日本侵华而被迫内迁的高校。

从暂居北京,到流离于西安、开封,再到川北小城三台复校,直至抗战胜利后,1946年陆续返回沈阳,师生们离开家乡整整15年之久。

这15年间,硝烟弥漫、烽火不断,校舍简陋、物资匮乏,颠沛流离、难以安枕。东北大学师生却始终笑对岁月,延续文脉,弦歌不辍。

抗日军政大学:戮力同心播火种

抗日军政大学8期12个分校,培养了20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他们带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从学校出发,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全国各地,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陕北公学:救亡图存育英才

在如今的中国人民大学的西区,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场馆——世纪馆,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世纪馆一直是人大师生举行重大集会的首选之地。

这所学校,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于1937年11月1日正式开学的陕北公学。毛泽东曾经对这所学校有着极高的评价:“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鲁迅艺术学院:延河水畔战歌起

在1938年4月至1945年11月七年半的时间里,鲁艺共开办了文学系四届,戏剧、音乐、美术系各五届,培养学生685人,穆青、贺敬之、冯牧等均为鲁艺学员。鲁艺的教学实践和艺术创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中国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复旦大学:光复震旦续文脉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当时复旦最为宏伟的教学大楼,名曰简公堂,被日军掀翻屋顶,复旦校园成为战场。复旦、大夏则组成复旦大夏联合大学,成为中国抗战时期最早以联合大学命名的学校。

抗日战争期间,复旦分为两部,一部分迁往重庆北碚,一部分留在上海赁屋复课。战火硝烟中,400多名师生几经辗转,受尽困苦曲折,落脚北碚,其“V字形”内迁路程之远,堪称内地大学“长征楷模”之一。九年于斯,艰难创业,办学育人,与坚守在上海的师生并肩抗敌,记录复旦大学不屈不挠、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追求,更是当时中国教育界的一个缩影。

浙江大学:烽火炼就求是魂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浙大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举校西迁,穿越江南六省,行程五千余里,最终抵达遵义湄潭。

浙大西迁办学历时7年多,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中华民族保留和培养了一批科学文化精英,在沿途的穷乡僻壤播撒下现代文明的种子,留下长远的影响。学校不仅没有溃散,而且发展成为最著名的几所全国性大学之一,被誉为“东方剑桥”。

西北联合大学:卓绝西进奠基石

这所在抗战期间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共同组建的联合大学,和西南联大双峰并峙,双水并流,南北呼应,延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火种。

同济大学:六易校址传薪火

同济大学位于上海吴淞的美丽校园在日机的多次轰炸中成为一片废墟。全校师生被迫一路内迁,先后六易校址,在硝烟中吟唱着不辍的弦歌。抗战兴国、科教报国,是同济人在炮火中坚守的信念。在四川李庄落脚并办学6年,薪火相传,留下一段艰难曲折而感天动地的历程。

山西大学:“精研苦学”传薪火

这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山西大学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虽漂泊不定,历经磨难,但师生艰苦奋斗,弦歌不辍,八年时光对于山西大学这所百十年老校来说看似不长,但战火纷飞中锤炼的“精研苦学”校风却弥久常新,在黄土高原上奏响了一曲复兴民族文化的乐章。

编辑:B_lijiaheng  审核:B_lijiaheng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