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开新局赋新能谱新篇”专题工作会和《关于强化转型意识推动转型发展的通知》要求,智能学院党委深入思考“抓落实、促转型”、推进“五个行动方案”落地落细的创新举措,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引领、对标一流,牢牢把握转型发展“新方向”
目标就是方向,有了前进的方向就有了奋斗目标。学院党委坚持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坚持党管办学方向,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院治学全过程各方面,明确转型发展应该“转什么?向哪转?”把牢学院转型发展目标和方向。学院党委构建“引领保障 双驱一高”党建工作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学院高质量发展。聚焦党建的引领功能,以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文化引领、示范引领、制度引领“五个引领”为牵引,实施高质提升计划、组织强基计划、文化创建计划、人才建设计划、制度创新计划“五项计划”,主动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高标准推进学院“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聚焦党建的组织功能,以党建联建、挂图作战等为抓手,持续建强重大科研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夯实组织保障硬核担当;聚焦落实“五个行动方案”,把创建“一五五”党建品牌与编制学院“学科三年行动方案”同谋划、同部署,狠抓落实,促进转型,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学院领导班子主动扛起A类学科责任担当,着力“四个回归”,落实“五问五答”,主动对标清华大学控制学科等A+学科,对标学科国际评估优秀标准,寻找一流参照系,矢志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不动摇。到2025年末,学科进入A类学科前列,力争进入A+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初步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学科能力。主动开展与一流学科高校党建联建,与一流企业校企联合产教融合,建立定期研讨交流和互动分享机制,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工程实践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共同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四个面向”与国家战略,持续深耕学院智能内核特色与优势,主动融入智能发展大潮,担当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时代责任,加快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牢固树立转型发展“新思维”
沿着旧地图,注定找不到新大陆。学院转型发展是全方位、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全学科的转型,要敢于突破旧思维,打破旧常规,告别舒适区,深入思考应该“怎么转”?要不断提高改革创新能力,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改革思维破难题,以创新思维增动能,以底线思维定边界。要牢牢把握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立足实际抓转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类施策抓转型;坚持层层压实责任,目标导向抓转型;坚持问题导向反思总结,提质增效抓转型。要强化转型发展意识,树立转型发展新思维,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理论与实践、敢为与善成等方面关系,以落实学校“五个行动方案”为主线,制定学院“学科三年行动方案”为载体,体系化推进学院转型发展。
学校“五个行动方案”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要统筹谋划,围绕学科规划抓落实。对标学院“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方案再思考、再细化、再升级,打通协同联动,效能急聚堵点淤点难点,围绕“四聚四抓”落实有组织的学科建设“智能学院方案”。对标学科评估、国际评估、ESI、软科排名,系统分析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交流、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梳理学科发展方向,明确学科建设任务,持续强特色增亮点补短板厚基础重交流。对标学院年度办学水平评价指标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组织“五个行动方案”专题研讨,细化分解“学科三年行动方案”指标,合理统筹各类办学资源,重塑管服机构设置与工作分工,建立系统完备、衔接紧密、务实管用的现代学院制度,确保学科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三、指标牵引、项目驱动,努力探寻转型发展“新路径”
学院转型发展的关键是“如何转”的路径问题,破除路径依赖转向高质量,是推动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学院聚焦“五个行动方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等项目台账,落细“一五五”党建示范创建工程和“学科三年行动方案”等党建和业务各项指标,坚定不移推行学科建设“任务项目化、项目指标化、指标责任化”的工作法,将“转什么?怎么转?”细化落实,积极探寻“指标牵引、项目驱动”的学院转型发展新路径。
学院各项年度办学指标责任到人,学科各项建设任务以项目化方式推进,主动作为抓落实。创建青年科学家工作室,突破关键基础研究难题,凝练青年教师学术标签,培育一流基础研究人才;建设国际前沿学术研究中心,激发柔性引进国际学术大师引领作用,打造国际创新区,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建立学科战略咨询委员会,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筹备召开IEEE ICMA等一系列会议,扩大学术影响力;发挥青年科协作用,坚持回归科技创新本源,聚焦基础前沿和跨学科交叉,筑牢高水平原始创新根基,深化基金和奖励申报改革,优化科研评价机制;贯彻落实新工科人才培养新理念和重要举措,深化落实八大课组,建设好数字化融合示范课程,建设以智能为核心的自动化类工科人才培养新形态;强化博士生导师队伍分类建设,夯实博士生过程管理和监督机制,增强一流教学资源与平台供给,打造系列博士生学术品牌,不断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通过使命引领,跨域协同,多元融合,培养电子信息领域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着力推动电气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实施“至真至善智创智育”人才计划,加强战略科学家、国家级人才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等等。通过学科建设任务项目化,项目指标化,引领教职工向有组织教学、有组织科研转型,强化转型意识,驱动学院转型发展。
四、双基融合、全员发动,全面激发转型发展“新潜能”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转型发展“谁来转”?基层党支部和基层学术组织(含学术创新团队)是转型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全员发动、激发潜能的基本单元。学院党委深入推进办学重心下移,通过学科建设需求牵引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推进基层党支部与基层学术组织一体化设置,强化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带动“双基”高质量发展。自2021年以来,学院基层学术组织由9个合并调整为7个,选聘国家级青年人才、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等担任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夯实“双基”组织建设与管理水平,为推动学院转型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为贯彻落实校党委《关于强化转型意识推动转型发展》部署要求,充分调动基层党支部和基层学术组织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学院以《基层学术组织年度目标责任书》《基层党支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为抓手,坚定不移落实党建业务“五个一”工作部署,推动党建业务融合走深走实。学院率先制订《基层学术组织年度办学水平评价方案》,强化基层学术组织的组织功能,引导和鼓励基层学术组织发挥特色优势,聚焦长远发展和内涵建设,提升主动落实、主动谋划的办学能力。教育引导基层党支部和基层学术组织贯彻“十个抓落实”,全员发动,引导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转型发展新意识新思维,明确转型发展新方向新任务,明晰转型发展需要“提升什么?拓展什么?”的能力素质,将工作聚焦到转型发展上来,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投身到“双一流”学科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去。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学院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动扛起A学科责任担当,以国家和学校赋予的使命任务对标一流学科建设,坚持“回归立德树人初心、回归教书育人本分、回归科技创新本源、回归教育强国梦想”的价值导向,践行“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教授就是大学”“办学就是办环境”的办学理念,全员发动,狠抓落实,推进“五个行动方案”落地见效,高质量推动学院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