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科技创新大家谈】赵强教授:紧密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作者
王鹍燕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07-07

分享

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接

大会的一个重要导向是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结合,在具体的科研项目中逐步凝练研究方向。核动力仿真研究中心最初就是为满足国家的一个重大科研项目应运而生的。仿真技术的实质是利用模型与算法在计算机上反映物理过程,但是在建模过程和求解过程都会引入一定的误差,追求误差最小是仿真永恒的课题。从最初关心宏观参数的培训仿真机,发展到系统设备的精细化仿真,目前正在开展数字化反应堆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步由深度向广度发展,我们开始利用仿真手段进行安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出运行支持技术研究,进而形成了以核能先进仿真技术、核安全评价与分析技术、核动力运行支持技术作为支撑的核安全与仿真研究方向。因此,无论是研究方向的凝练还是学术团队的发展,都应该与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紧密对接,与科技发展前沿对接。在我看来,科研工作必须服务行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始终将科研工作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从工程实际中发现科学问题,使取得的研究成果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创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主动去了解国家的重大战略方向和科研发展的前沿。

以机制体制建设推动团队发展

学校在科技创新大会上就体制机制建设提出了三级分立的主导负责人制,强调了项目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这使我感到身上的责任也更大了。按照学校2015年4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学院制定了《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基层学术组织管理办法(暂行)》,对中心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各基层学术组织之间的责、权、利。在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上,分别实行了“集体决策制”和“分工负责制”。我们参考学校的党政联席会把党支部、行政、技术联席会三方结合起来,共同讨论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方向和重大决策,同时,针对基本学术组织的基本职能进行分工负责、集体决策,科研、教学、国际交流等各有专人负责,3个研究团队坚持分工不分家的运行模式,进行相互支撑。我理解,基层学术组织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组织、企业组织,还必须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这需要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被大家普遍认可,为制度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保证。

构建促进个人发展的评价体系

打赢科技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这场攻坚战,关键是拥有优秀的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希望学校在制定各项相关政策时能充分考虑各学院和专业的实际情况,适度放宽条件,推动各学科、专业人才队伍的良性发展。多年来,核动力仿真研究中心始终坚持“做有用的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思路,激发团队成员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重大项目的攻关中,团队成员间是要分工合作的,大家做不同的事情,发挥不同的特长,都对科研工作起到支撑作用,缺一不可。因此,就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评价体系,让所有人都能够安心做自己的事情。学校应对后续的团队成员的补充和配合方面出台一些支持政策。换句话说,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例如,针对专职科研岗,学校应出台一定的制度措施来进一步明确他们的发展路径,使其能够稳定、安心地把工作做好。大家对学校的科研评价体系都充满了期待,希望每个人都能因此而找到自我发展的“延长线”,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对团队的后续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编辑:coast  审核:小飞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