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信息时代下的自我保护
作者
张一冉
来源
工学网制作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08-27

分享

也许,给山东临沂的女孩徐玉玉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她会选择不接那个电话,也可能会选择擦干眼泪吸取教训,不为这件事情过多的自责和懊悔,更好的保护个人信息,提高自己的警惕,不让被骗再一次发生,开开心心地迎接大学新生活。然而时光不能倒流,选择只有一次,已经发生的事实无法改变,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勤奋努力孝顺善良的18岁女孩在刚刚遭受到重大打击后,伤心欲绝不幸离世的悲痛结果。那么,这样一个夹带着“大学生”、“农村女孩”、“个人信息泄露”、“电话诈骗”等标签的事件,再一次拨动了公众敏感脆弱的神经,又一次引起了舆论的广泛讨论,于我们而言,能从中能看到什么呢?

面对老生常谈的电信诈骗案件,有人说,这再一次使我们看到了有关部门尸位素餐的工作现状,加强监管和控制信息管理、保护个人隐私的任务迫在眉睫;有人说,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再一次管中窥豹地发现了当今孩子们抗挫折的能力、对自己负责的能力大不如前,遇到一点小事就仿佛天塌了下来,很难成长为坚强勇敢的人;更多的,从徐玉玉身上有着经历过电信诈骗或识破了骗局幸运脱身的人们感同身受的悲痛和无力,在泄露的个人信息面前不知所措、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女孩离开后的第六天,案件嫌疑人之一的19岁嫌犯已经落网,但这个事件带给我们的却是不断地反思。难道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我们连捍卫自己隐私的能力也没有么?

在以网络犯罪和网络刑警为题材的韩剧《幽灵》里面,只要一个人的生活中离不开手机、电脑等电子通讯设备和网络,这个人便彻底失去了与自己独处的时间,信息和数据可以被用来实时跟踪他的每一个位置、记录他的话语、感知他的情绪、甚至揣测他的想法,至于家庭信息、住址、身份证号等更遑论个人隐私了。不可否认的是,影视剧难免有夸大的成分,现实生活中的技术力量还没有发展到这种地步,可是阳光下的个体越来越无法捍卫自己的信息。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中提出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传统乡村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中,没有流通、没有防范、没有陌生,越多的交互就会带来越多的安全感,彼此之间相互抱团似乎能人定胜天,你的邻居甚至比你还了解你自己;而随着乡村与城市的不断交流、外部力量的逐渐渗透,熟人社会逐渐变成了陌生人社会,没人了解眼前的人是从哪里来,他说的哪一句是真话、哪一句是假话,应该对他交多少的底。于是,我们变得小心翼翼、相互试探,一道道高墙又在人与人之间竖起。可是,随着网络与技术的再一次冲击,精准定位型诈骗不再广撒网多捞鱼,而是精心为个体编造出逼真的骗局,使我们放下戒备信以为真,从而落入骗局。

那么,面对“魔高一丈”的高明骗术,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一方面,这离不开来自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行动,用法律和技术是为公民的信息上一把牢固的锁。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难以掌握技术的我们,却可以塑造自己的意识。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人说带你去找父母时不要轻信。就像父母对我们唠叨过上百遍的那样,我们同样能像条件反射般随口就能说出好几条这样的劝诫。可是这些如数家珍的操作方法真的帮助我们自己树立起来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了么?时至今日,对于很多离家千里来上学的大学生们来说,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被骗。每次假期结束前一定会叮嘱再叮嘱,不要放松警惕,也不要占小便宜等等。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来自亲人的劝诫真正放在心里,在生活中不放松警惕,多想想可能的危险,及时消除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痕迹,从小事做起,保护自己。

一起电信诈骗摧毁了整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留给我们多少唏嘘。似乎人人“裸奔”的信息时代里,记住“小心、谨慎、不贪心”,我们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武器,守护住自己的幸福生活。

编辑:B_zhangyiran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