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坦然面对我们的有限
作者
张一冉
来源
工学网制作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03-12

分享

3月9日,远在首尔四季酒店上演的人机世纪大战第一场比赛刚刚结束,来自韩国的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投子认输,谷歌阿尔法围棋计算机AlphaGo执白186手中盘取胜。10日,李世石再次输给AlphaGo的消息又一次传遍全网。记者的手记从“一次胜利不代表人工智能要超越人类”,变成了“我们都被人工智能吓到了”。12日,AlphaGo以三战全胜的战绩,提前锁定胜利。

其实,不只是记者,全世界的人类听到这个消息后仿佛都如临大敌,有关人类未来与发展的看法瞬间在网上引发热议。而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牵制究竟有多大,我们不难从李世石的身上看到缩影。从赛前的神情自若到赛后的直冒冷汗,从赛前信誓旦旦的比赛宣言“未来人工智能战胜人类将不可避免,但这次我不会输。”到赛后的“我真的很吃惊自己输掉了,说不出话来。对手下得比昨天更完美,我没什么机会,不知道人工智能的弱点是什么。”在连输两场后,李世石信心明显不足的这番言论仿佛也印证了那些认为“机器学习的觉醒是对人类极限的巨大挑战”的观点。

而在这种观点的背后,一方面潜藏的是对人类才智的充分发挥带来科技成果飞速进步的惊奇,另一方面则更多的是对人类共同体未来发展的普遍忧虑。似乎,从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这件事情中,人类一直以来潜意识里的自我无所不能和世界最强的概念被击垮了,这些许难以承受的复杂滋味中还夹杂着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不敢想象,所有预想中成竹在胸的事情似乎都被覆上了一层难以名状的不确定。而承认我们的能力有限又是一件多么令人难堪、感到焦虑和十分挫败的事情。

这战败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看清了一个不证自明的事实:一直以来,在这个拥有残酷生存法则的自然世界中占有绝对主动权的我们早已不再是一切的主宰。值得欣慰的事情是,在急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已经开始在电影和小说中意识到人类能力的有限,并且尝试着去反思以获得进步。当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承受界限,《2012》里的地球濒临毁灭使我们清醒地看到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的弱小和无助。当另一个种族已经强大到随时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时,《安德的游戏》里的安德与其战队让我们看到了专业的训练下带来的绝境逢生。

不仅仅是科技的发展为全人类带来了不安,在微观层面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对于人来说,其实一旦被打上不是全能的标签,似乎连带着整个人的优点也变得不可爱了。可是好像我们都忘记了我们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在台湾著名漫画家几米的漫画集《我不是完美的小孩》中,三年级的小孩郝完美,并没有如父母起名字时所期盼的“希望不管正面看背面看,醒着睡着,或笑或哭看起来都好完美”,而是终日在学习、生活和与大人的相处中感到困惑与烦恼,累得想大叫“我不是完美的小孩!”。最终鼓起勇气站上台,在外界为她界定的各种完美定义下,打破内心对不可能实现的完美无谓的追求,向全世界同她一样,觉得自己不完美的大人和小孩,分享放弃追求完美带来的快乐。所以,承认我们的有限其实就像承认一天没有25个小时、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一样理所应当和值得理解,不必因为看到了我们能力上的缺口而对自我的存在与发展产生质疑,或使我们一直以来相信的人定胜天的信念产生崩塌。只有在不完美的基础上,每取得的一点进步才最值得可喜可贺;只有在不可能的基础上,每一丝接近可能的努力才值得被首肯;只有在看似无法完成的事情中,竭尽全力创造出的奇迹才抵得上最大的欢喜。

这场人工智能对战人类智慧的比赛还没有结束,在剩下的比赛中我们当然希望看到的是李世石在抵住自己内心与外界带来的双重压力下奋力一搏获得最终的胜利。可是无论最后的结果怎样,通过这场在未来会愈发常见的比赛,我们应该明白的是,能力的有限并不悲哀,只要我们一直保留人类不言放弃的决心、挑战极限的意志、产生无限可能的智慧,未来的发展就值得期待。

编辑:coast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