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
——在第六届教代会暨第八届工代会第二次会议上
作者
校党委副书记 杨冶
来源
新闻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0-06-26

分享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报告六届教代会执委会和八届工委会工作,请审议。

一、上年度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学校教代会、工会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和六届一次教代会暨八届一次工代会精神,围绕中心,认真履职,创新有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服务教职工中持续发力,工作取得新成效。在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学校各级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工会组织和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积极助力,主动作为,为学校筑牢抗疫防线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六届一次教代会暨八届一次工代会胜利召开

会议总结了五届教代会暨七届工代会以来6年学校工作,就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内涵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系统部署了未来5年学校工作,全面部署了教代会、工会工作。审议通过《学校工作报告》《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2018年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务预算草案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教代会执委会、工会委员会和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双一流”建设、谋划“十四五”等成为代表们热议的焦点,进一步凝聚了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

(二)提案工作质量不断增强

全年征集提案101件,立案55件,转为意见建议46件,均已办复。特别是普遍关注、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住房、子女入学等民生提案得到积极解决。比照提案办理方式,受理代表意见建议160余条,形成了对提案的有益补充。探索建立提案“面对面”机制和问题交叉、边界复杂提案办复有效途径,提案人、承办部门与“提案委”三方现场深入沟通交流,办复效率明显提高。创新提案管理手段,电子提案系统全面升级,建立起贯穿提交、办理、答复的全过程信息化平台。

(三)基层民主管理不断推进

以二级教代会考核评估为重要抓手,认真落实《二级教代会评估办法》,细化评价指标体系,由以往偏重会议程序规范性、内容丰富性及材料完整性等形式考核,向二级教代会闭会期间提案和决议落实情况等实效性考核的转变,同时提高了代表与教职工满意度在评估中的权重。年度基层单位二级教代会召开率达96%,10个单位获优秀,13个单位获表扬。

(四)助推思想引领、师德建设和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

组织完成“七育人”工作创新项目二期立项。申报项目137个,立项91个,其中重点15个,自由探索76个,参与教职工700余人,申报主体覆盖22个分党委、党总支。内容涵盖教书、科研、实践、管理、服务、文化和组织全部七个育人领域,资助经费30万元。参与覆盖面、项目数量和质量及经费投入均较首期有明显提升。以项目为牵引,引导教职工不断探索思想价值塑造融入七个育人领域的思路和方法。

发挥工会在师德建设全“链条”中的实践定位和载体优势,组织35名青年教师赴抗联第三路军根据地开展“用抗联精神点亮育人航标”立德立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完成“践行新思想 奋进加油干”教职工思想引领主题实践活动专题调研,创设出项目化推动教职工思想引领工作的新载体。

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杨士莪、杨德森院士领衔团队挂牌“省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船舶学院获“省五一劳动奖状”、李玩幽教授获“龙江工匠”荣誉称号;开展邀请“我和我的祖国”省劳模工匠宣讲团进校园活动,先优模范事迹进一步增强了教职工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职工文体活动积极活跃、丰富多彩

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隆重举行,千余名师生同台礼赞祖国、讴歌时代、表达爱校兴校情感。“你读书•我送书”文化活动向教职工赠书2500册5万余元,专项赠书《习近平讲故事》广受欢迎。教工协会文化舞台作用有效发挥,先后组织开展了“良好家风与家国情怀”书香征文、“冬日里跳跃的工程之火”操舞、戏曲、合唱、瑜伽、礼仪等各类活动。

“迎国庆”教职工校园徒步、羽毛球、乒乓球、台球、登山等运动赛事和培训活动积极开展。健步走APP入网运行,千余名教职工注册,徒步健身持续常态化推进。教职工获得全省高校气排球赛第1名和全国教育系统职工气排球赛第4名佳绩。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组织策划近3千名教职工参与的“抗疫情 展风采”大型线上活动,通过球类、摄影、朗诵、书画、诗词、厨艺、操舞等多种文体形式,引导教职工舒压健体,更好推进在线教育教学,增强战胜疫情必胜信心,展现自信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组织开展“喜迎三八节 尽展巾帼形象”女工风采展示活动。积极发出倡议并动员引导广大教职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顾全疫情防控大局,不畏风险当先锋、立足岗位做奉献。

(六)教职工“健康工程”积极推进

完善“健康校园网”平台运行,发挥了普及健康知识、提供高端医疗信息的“网上健康之家”作用。关注心理健康,举办新入职教师心理拓展训练。与统战部、校医院密切协同,依托统战各界医疗资源力量,开展了系列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更加关心教职工健康,采用省中医药管理局推荐处方,赠送全校教职工有助于提升免疫力的“香囊”,物小情重、温暖贴心。从工会经费列支9万元为校内防控一线教职工和全校办公区域配备洗手消毒剂、84消毒液、喷壶等防疫品,助力健康办公。工会公众号和校园健康网设置了专栏,定期推送防疫知识,帮助教工做好居家身心调解。

(七)教职工关爱帮扶救助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设立大病重灾救助资金,将帮扶重点向大病重灾致困教职工倾斜,实现困补资金由遍撒“芝麻盐”向落在“刀刃上”转变,发挥资金实效。修订《教职工困难补助实施办法》,规范补助适用范围、类别、标准和审批程序。深入开展困难教职工排查工作,完善病困档案,掌握一手资料,全年通过多种途径取得上级工会困难补助款10万元,专项助困90余人次20万元,让受助教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

挖掘教职工多样需求,细化服务内容。“鹊桥公益屋”助力婚恋交友,与部分在哈高校联合开展“玫瑰之约”联谊活动。继续推进体检免费爱心早餐项目,全年投入近3万元。组织3批次100余人赴兴凯湖、镜泊湖等开展疗休养。协调周边中小学,帮助教职工解决子女入学实际困难。为校幼儿园孩子们赠送“六一”贴心礼物。与儿童医院积极合作,全年100余名教职工儿童子女享受到“绿道”便捷服务。此外,积极支持各部门工会开展安装净水器、慰问走访等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贯彻落实校六届一次教代会暨八届一次工代会精神和工作部署的开局之年,是新一届教代会和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一年,是扎实推进民主管理、努力维护服务教职工利益的一年,工作成果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与上级工会组织指导下,全校教职工真诚付出、辛勤劳动取得的,在此向各位代表及全校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认真贯彻落实六届一次教代会暨八届一次工代会关于教代会、工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教代会代表培训不足,内容方式和渠道比较单一;代表参与职能和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履职意识和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对提案工作的系统化管理不够,提案人、承办单位和“提案委”有效沟通不足,办复效率不高。三是,缺少助力加强教职工思想引领的稳固载体;团结动员教职工岗位建功立业的举措不够多;在育人工作中,工会与其他部门积极协同、形成推进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维护服务教职工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内容形式不丰富,提供精神性、文化性和发展性等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服务能力不足,工作成效与满意度需进一步提高。上述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本年度主要工作

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和六届一次教代会暨八届一次工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党委和上级工会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教代会工作职权和工会职能,紧盯教工所急、党政所需、工会所能领域,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做好桥梁纽带,紧紧围绕推进民主管理、激励岗位建功和扎实服务群众的工作基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抓住薄弱环节、着力深入突破,推动创新提升,团结动员教职工当好主人翁,推进落实“工程100条”,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一)以健全完善代表培训和作用发挥机制为着力点,促进代表更好履职尽责

一是,研究制定代表培训实施方案,拓展线上研讨等培训形式,加强民主管理理论与实务学习交流,增强代表履职意识、能力和水平。二是,健全完善代表调研、联系教职工等履职机制和教代会经常性工作制度,推进提案常态化,更好发挥代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三是,加强二级教代会提案工作,规范过程管理,畅通回应教职工期待诉求的“微循环”。强化二级教代会考核评估,完善考评办法,优化指标体系,推进二级教代会规范化与科学化建设。

(二)以强化提案“全链条”管理为着力点,不断提升提案工作质量

一是,推进提案委例会制度,确保提案源头质量;创新提案办处方式,坚持首派负责制,压实牵头承办部门主责;健全完善提案“面对面”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提案办复质量、效率以及代表满意度。开展优秀提案评选,强化典型示范。二是,推进提案分类管理,甄选若干年度重点提案,全程跟踪、公布进度,加强协调,做实落细提案办复工作,解决重回复轻落实问题。三是,进一步优化电子提案系统功能,认真解决线上办理环节偏细、批复程序偏多问题,提高提案流转效率。

(三)以推进两个“创新项目”和一个“教育实践活动”为着力点,助力教职工思想引领、师德建设和育人工作开展

一是,推进“践行新思想 奋进加油干”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创新项目落地,坚持项目牵引,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各基层工会和协会组织探索创设实践性强、覆盖面广、教育性好的思想政治活动内容与载体。二是,推进“七育人”工作创新项目二期实施,高质量完成结题验收,以项目研究方式培养一批推动“七育人”工作创新的“先行军”,产出若干项目创建的标志性成果。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为指导,谋划“七育人”工作创新项目三期建设,探索设立“课程思政”专项,与校内其他“课程思政”相关项目或平台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助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三是,充分发挥工会阵地和载体优势,引导教职工弘扬创新文化、讲好创新故事。积极组织中青年教师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立德立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师德建设链条“下游”发力助攻。

(四)以创新岗位建功立业载体为着力点,不断提高教职工业务素质及对学校的服务贡献度

一是,以“做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开展教职工岗位技能竞赛活动。聚焦教学领域,与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教师工作部等协同,举办第二届“促教学传帮带,练育人硬功夫”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做好首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调研筹备工作。积极探索管理和服务领域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的有效载体。二是,落实省总工会支持职工创新创业要求部署,以百名专家学者(高技能人才)库建设为契机,探索我校教师为中小微企业“送技术、送培训、送服务”的形式,助力技术成果转化,为龙江振兴做出应有贡献。三是,树好“劳模工匠”品牌,实现全国劳模和五一劳动奖新的突破,以榜样力量感染一群带动一片,推动岗位建功立业行动不断往深里走。

(五)以多措并举助力疫情防控常态下教职工健康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校园“健康工程”

一是,发挥健康校园网高端医疗信息集散平台作用,提升健康宣教与信息服务水平。与校医院协同,发挥工会组织动员和协调优势,助力提高教职工健康体检参检率,不断提升体检效果。二是,瞄准教职工统计性多发疾病,设立专项经费,助力邀请省内外高水平医疗专家开展健康讲座和诊疗活动。与校医院、学生工作部门等密切配合,依托校心理健康中心,拓展社会优质心理咨询和干预资源,协同推进教职工心理健康工作。三是,推进“职工小家”载体建设,补齐部门工会活动室不足短板,进一步拓展教职工健身空间;加大工会经费投入,逐步实现各“职工小家”必要器材设施应有尽有。四是,推进教职工文体协会阵地建设,扩规模增数量,实现做大做强。建立健全校工会主导、部门工会为主体的校院两级协会运行模式,搭建良好健康平台,营造浓厚健康促进氛围。

(六)以落细落小服务内容和精准帮扶救助大病重灾教职工为着力点,不断加强服务型工会建设

一是,努力挖掘服务需求点,让关怀温暖更细致贴心。助力单身教工婚恋交友,加强鹊桥公益屋建设,更新单身数据库,积极搭建学术交友相亲新载体。继续推进体检免费爱心早餐活动,增加早餐种类和样式。继续推进教职工疗休养活动,依托五大连池、兴凯湖、伊春等疗休养基地,坚持向一线教职工倾斜,探索疗休养与红色教育相结合的新形式,努力提质扩面。积极开展团购微服务活动,为教职工日常生活带来更多实惠。千方百计提高教职工集体福利,努力提高惠及面。二是,发挥人才公寓认筹工作小组办公室作用,做好青岛人才公寓和“哈双创”人才公寓认筹后续工作。与儿童医院保持良好沟通合作,进一步做好教职工儿童子女便捷就诊服务工作。三是,加大大病重灾教职工帮扶救助工作力度,提高救助金额,扩大覆盖面,确保应补尽补,将“雪中送炭”送到教职工的心坎上。积极推进工会救助专项、上级拨助、社会帮扶、教职工互助等协同发力的帮扶救助工作体系建设。

(七)以推进组织、制度和队伍建设及提升信息化水平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加强部门工会组织和制度建设。按程序有效指导换届选举。以“职工小家”建设为牵引,探索“职工小家”示范建设试点,筑牢基层工会支点。完善《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办法》,规范强化工会经费收支使用。以支持“职工小家”建设为契机,开展工会资产清查工作,摸清底数、加强监管。二是,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选齐配强部门工会主席和其他工会干部。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学习研究,强化理论武装,确保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民主管理、育人工作、师德建设中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工会干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整合归集工会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提案系统、健步走网上平台、教职工微团购平台、微信和QQ工作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启动工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工作,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和水平。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开局之年,是以“工程100条”为牵引,完成“双一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决胜之年,让我们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聚焦“双一流”建设工作主线和创新提升工作主基调,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汇聚起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用“打造国之重器、培养杰出人才”的优异成果为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辑:王一勇  审核: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