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暑假工作会议围绕学科建设主题,进一步深化对一流大学的理解,思考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如何创建“双一流”。一直以来,寒暑假工作会议针对学校改革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已经成为学校谋发展、议大事、促共识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学校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学校二次党代会以来坚定推进的战略目标,本次报告主题为“以‘双一流’为统领,不断提升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境界”,意在把国家“双一流”建设与学校发展实际相结合,探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学校如何采取措施迎接挑战。
一、改革递进、时不我待,深刻认识“双一流”建设紧迫性
(一)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格局
——1995年,“211工程”启动,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了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
——1998年,“985工程”启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
——2006年,“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启动,以国家或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面向国内一批特色鲜明的大学,重点建设特色优势学科。
——2012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启动。在大学和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发挥一流大学和学科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可见,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是不断递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当前,国家提出“双一流”建设,不是对“211”“985”的否定,而是高等教育发展到现阶段,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份子,要清楚在高等教育改革和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国家的重大举措和目标指向,这决定了我们如何适应国家的要求、如何规划自身的发展。回顾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每一项重大改革和发展举措的推进,都有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取得重大进展,也促使大学分级化进一步加剧。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持续投入,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2015年全国2852所高校,共有在校生370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将问题概括为“四不够、一不高”,即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够,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不足;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绩效评价不力;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级差”现象明显。这也正是我校存在问题的真实写照。
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进入了又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时期。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明确要求。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同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国家层面提出实施“双一流”建设。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5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双一流”建设坚持以绩效为杠杆,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防止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其在内涵上与“211”“985”和“2011计划”一脉相承,根本都在于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建立了滚动机制。我理解,“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要回答好如何提供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如何提供更好的科技创新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目前,全国高校都在围绕“双一流”建设,谋划自身改革发展。我校也要不断分析当前学校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研判形势,迎难而上,勇于突破。各单位负责同志更要对“双一流”建设的内涵理解到位、认识到位,更好指导所在部门开展工作,考虑好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学校的发展。
(二)我校发展建设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回顾学校六十余载的发展历程,每个重要节点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1978年,学校首批被确定为文革后首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1年,被批准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确定为重点办好的十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九五”期间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抓住了难得历史机遇,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快车道。1998年,国家启动“985工程”,学校为此作了巨大努力;2007年,研究生院试办验收,学校进入新的圈层;2011年,学校最后一批获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2012年,国家启动“2011计划”,学校也正在努力之中,争取早日获得批准。回首峥嵘岁月,学校百炼成钢、硕果累累;面临着刻不容缓、慢进则退、不进则亡的严峻形势,我们任重道远。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识变、应变、求变!识变,就是要敏锐察觉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学校发展带来的新要求、新挑战;应变,就是要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果断采取措施,使学校永远站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潮头;求变,就是主动引领发展,敢闯、敢做、敢为天下先,做到掌握主动、占领先机;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我们不仅要识变,更要应变,不断求变,结合学校的实际,充分思考如何制定政策、落实细则、推动工作。
(三)争创“双一流”需要新认识、新作为
对自身发展有清醒认识是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清晰定位的前提。目前,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特色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理念尚未形成共识,表现在决策和工作推进上,不同程度存在推诿和扯皮现象;理念决定行动,没有正确的理念指导行动,就要走弯路;优势学科水平与特色研究型大学定位还不相称,在第四轮学科评估材料申报中体现明显,需要进一步建立社会和学界公认的学科优势。整体学科建设未围绕船海核特色体系开展,“三海一核”办学特色体系化还未形成。学科间存在壁垒,融合交叉不够,缺少相互支撑。在学校办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办学效益,必须通过相互合作来提高办学水平,克服小农意识和小富即安的思想。基础学科建设和学科基础研究严重滞后,学科发展、创新后劲不足。全校上下对面临重大挑战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二、明确目标、吃透内涵,科学谋划“双一流”建设路径
(一)认真领会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
国家“双一流”建设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学科为基础、绩效为杠杆、改革为动力。计划到2020,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键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双一流”建设的五大建设任务包括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双一流”建设的五大改革任务包括加强改进党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突破关键瓶颈环节、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学校上下要对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要求有明确认识,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准确定位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
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明确,即建设成为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并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使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海军装备、海洋开发利用、核能开发利用,学校服务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自身加倍努力的基础上,我们要瞄准目标,抢抓机遇,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不断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三)深刻认识学科内涵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归根结底要从一流学科抓起。世界一流大学一定有若干个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各单位负责人要清楚“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从各自工作的角度出发,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形成合力,有效支撑“双一流”建设。
学科到底是什么?我理解,不同学校,不同发展阶段,对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内涵或者发展方式也不尽相同。
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是学科的基本组成。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无论对研究型、教学型还是其他层次高校而言,这是一所大学最基本的功能。师资队伍是承载人才培养的主体,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我们的教师队伍要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同样,我们的管理队伍、辅助队伍也要就如何支撑“双一流”建设进行深入研究。科学研究是产生高水平师资队伍、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平台,所以学校将科技创新定位为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先行军”。反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输送着源源不断的优秀学生成为学校科研的生力军,进一步激发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也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促使师资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三者之间没有谁先谁后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良性互动,进而达到“融为一体”的理想状态。
学科方向和大学文化是学科建设乃至学科竞争的核心。学科不是虚无的,要使学科发展达到理想的状态,就需要我们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围绕一个明确的学科方向来做。这一点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识,因为只有沿着学科方向,学科才能形成特色,形成优势,才能成为一流学科。各院系要围绕凝练学科方向来开展工作,机关部门和直属单位要全力配合,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科方向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学文化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三者良性互动的内在因素,是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学科方向、大学文化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最终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间的竞争,就是学科方向和大学文化的竞争,向具体层次物化是师资队伍的竞争,再延伸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竞争。所以,我们推进学科建设,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必须从根本上抓住学科方向和大学文化这一核心。
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引领行业是学科的辐射作用,学术声誉、社会声誉、国际声誉是学科的连带效应。当学校学科方向做实、做强了,文化氛围建立、优化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三者就会水到渠成。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自然就会更好地承担起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使命;作为行业特色型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自然就能够引领行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学校的声誉提高,学术声誉、社会声誉、国际声誉自然就随之提高了。
(四)深入理解“三海一核”办学特色
“三海一核”是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只有对办学特色深入理解,才能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不断向特色靠拢,形成真正的优势。我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第一层是服务“三海一核”行业领域。作为行业特色大学,对学校来讲,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层是科学研究要面向“三海一核”特色。社会对学校的认可首先体现在对科学研究的认可,所以教师在开展科研上要体现“三海一核”特色。第三层是师资队伍要具备“三海一核”特质。具有“三海一核”特质的队伍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具有“三海一核”的烙印。第四层是人才培养要体现“三海一核”属性。只有科研、队伍、人才都深深打上“三海一核”的烙印,这才能真正形成“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第五层是形成“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特色发展,不断引领行业发展。
学校的各个学科均与“三海一核”密不可分。无论是高等数学,还是文史哲都具备“三海一核”特色,教师只有具备“三海一核”方面的知识和研究经历,才能胜任岗位要求。要克服等靠思想和局外人思想,切勿喊口号,只有所有学院都打上了“三海一核”的烙印,所有的教师都在围绕“三海一核”在做事,才是真正做到了“三海一核”特色办学。
(五)深入理解学科专业关系
我认为,对学科专业要自下而上遵循“专业—学科—优势学科—一流学科”不同层次来理解。首先是专业,人才是按专业来培养的,围绕社会需求,对人才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的本科生培养。第二个层次是学科,我校是研究型大学,要进行研究生培养,还要开展科学研究,学科就承载了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的功能。第三个层次是优势学科,不再是大众化人才培养和低水平重复科研,而是围绕学科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评价优势学科的标准就在于是否形成特色优势、能否创造知识,从而进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第四个层次是一流学科,我校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一流学科就要引领行业和学术发展。各院系都要深入理解学科专业关系,以便进一步准确定位,谋划发展。
(六)我校学科专业体系布局
学校的一流学科层面是指船舶与海洋、核科学与技术、海洋信息、舰船动力4个学科群。优势学科层面是指“5+1”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层面是指其他通用学科、基础学科。专业层面是指特色本科专业。4个学科群是我校冲击一流学科、进而创建一流大学的主要方向。
一是船舶与海洋学科群。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为核心,以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为支撑,依托现有海洋运载器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优势方向,重点围绕水下机器人与水下作业技术、极地大科学工程、数字船舶与数字海洋等重大需求开展学科建设。
二是核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以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为核心,以力学、物理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为支撑,依托现有核能科学与工程等优势方向,重点围绕核动力仿真、核安全与技术、核电支持技术、核技术应用与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开展学科建设。
三是海洋信息学科群。以水声工程学科为核心,以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等学科为支撑,依托现有海洋信息与通信、海洋运载器导航等优势方向,重点围绕深远海通信导航、深远海预警探测、深海空间站信息支持、智慧船舶与海战场信息对抗等重大需求开展学科建设。要把水声这个王牌用好,做大,依托优势,向外延伸。
四是舰船动力学科群。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核心,以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为支撑,依托现有振动噪声控制、动力装置电控技术等优势方向,重点围绕舰船减振降噪、船舶动力自主化、绿色船舶与海洋新能源等重大需求开展学科建设。
在基础学科建设上,要重点扶持数学、物理学等理学学科发展,探索海洋科学、化学等学科新布局,在理学学科博士点建设上取得突破。发挥精品文科在学校精英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强化理学、人文、管理等学科与工程学科的相互支撑发展。
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希望各个学院认清形势,敞开胸怀接纳、放低姿态合作,相互支撑进步,实现共赢发展。
三、突出重点、精细落实,系统推进“双一流”建设任务
学校在目前发展阶段最为重要的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只有不断参与到国家重大创新任务中,才能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要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和手段,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开展创新文化传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是我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需要。
(一)坚定科技创新先行
构筑“三海一核”特色科技创新体系,要以重大实际贡献为导向,建设一批瞄准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协同校内外创新、衔接上下游优势,具有“三海一核”品牌影响力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学校特色竞争优势和体系聚集效应,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不断提升“三海一核”特色科技创新的彰显度。瞄准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以“10+X”重大科研发展方向为牵引,以船、核、产业三大研究院和研究中心为平台,以学术团队为核心,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系列科研管理制度为支撑,承担一批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打造一流学科,必须依靠团队,在研究院层面来谋大事、做大事,这样才能支撑一流学科。
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要讲“五位一体”,即“人才、团队、项目、成果、平台”都要围绕着学科方向来发力。要改变以往多而散的状态,紧紧围绕学科方向做事。“五位一体”要五个要素一同考虑,通过科研项目,真正解决五个要素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科研项目经费的单一思维,统筹考虑,注重积累。在新的发展阶段,适应新要求,采取新措施。要不断宣贯“五位一体”理念,不断向学科方向上聚焦,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带动老师秉承“五位一体”的意识想事、做事。
扎实推进学校科研型态转型升级,由“游牧式、农耕式”向“合作式、平台式”科研型态转变。教师从技术过硬、可靠顶用向洞悉国家需求、掌握科技前沿、拓展学术视野、深度协同合作全面发展转型。拓展科研优势,从工程技术向有效打通科学研究、核心技术、系统集成、工程应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链条延伸。科研主体要不断归位,从谋项目、跑项目、管项目为主的科研发展方式,向进一步瞄准市场需求,加强谋专家、谋规划、谋指南、谋长远、谋合作转换。管理要精准到位,精细落实,从校、院、所、教师传统科层式管理向迅速贯通校内外科技信息和资源的高效管理转变。创新科研体制机制,从单兵、小团队、小作坊向校内融合、国内协同、国际合作全面升级。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开展科研工作,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论证落实好“深海空间站”国家重大专项、战略高技术计划、“两机”专项船舶燃气轮机基础研究、“低速发动机”创新工程、“数值水池”创新专项、“数字化反应堆”、“海上无人系统”、“海上能源岛”等一批重大创新任务。学校科研发展到今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更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二)夯实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学科的基础和重要特征,一流研究生教育是一流学科的具体体现,优秀的学生是学校科研的生力军,毕业生质量是持续影响学校学科声誉的重要因素。
在培养目标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精英教育理念,“知识、能力、素质、视野”四位一体,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即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一是优化知识结构,打造一流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二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提升学生思想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深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学生国际视野。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关注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创造知识,通过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在培养模式上,一是完善本科大类培养模式,合理界定大类范围,推进专业核心课程分级管理。二是推进本研贯通培养模式,打通本研课程体系,推行本研一体化培养。学校正面临研究生流失严重的问题,应该从本科生阶段投入精力,让学生喜欢学校的特色优势,愿意在学校继续深造学习。三是探索跨学科培养模式,打破专业壁垒,淡化学科边界,构建跨学科教育新体系。
在培养机制上,一是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探索书院制管理模式,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二是构建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科研成果与前沿知识、科研思维与研究方法融入教育教学。三是构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机制,促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同时,强化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构建博士生深度融入导师学术团队机制。深化研究生导师遴选、评价和退出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分级负责机制,推进教育教学管理重心下移,落实院系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评价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
在培养环境上,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在专业培养上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一是引导企业全流程参与人才培养,共建共享协同育人实践基地,营造校企协同育人环境。二是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与深度合作,加大海外知名专家引进,加强学生国际交流,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三是弘扬优秀教风学风,坚持学术至上和学生第一的理念,严格学术道德规范,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
在工作载体上,审核评估要坚持一流定位,完善保证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确保通过评估。专业认证要坚持国际标准,强化行业特色,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积极开展评估。学科评估要将国家评估和自评估相结合,自我监督、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学位点动态调整。优势学科要引入国际评估,对接世界一流,提高学科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构筑“三海一核”特色学术人才队伍。以提升船海核领域话语权为目标,加快造就一批站在学术高端、引领行业创新方向、具备战略建议能力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一批能够协同行业力量、组织重大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一批能够瞄准学术前沿、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的优秀创新团队,一大批学术潜力充足、能够支撑未来发展的青年后备人才。面向长远,构建兴海团队体系。
扎实推进“5531”行动计划。提高人才引进校际竞争力,加大青年领军人才支持力度,实现高层次领军人才倍增;激发学术团队潜力和活力,强化学术团队在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一批团队成长为活跃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和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新进一批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推进人事制度体系创新,激发师资队伍活力。实施考核与聘用制度改革,实行分类、分级评价,强化岗位与合同管理。完善教师选聘标准和选聘程序,建立“非升即走”“非升即转”“高职低聘”机制。完善以绩效和贡献为导向的分配机制,探索人事改革特区。
(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学校要找准国际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参照系,四个一流学科群也要找准国际一流学科参照系。一级学科都要与国际1-2所知名大学建立长期稳定深入合作关系。推进与密西根大学、德州农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联合办学;充分利用好ICNAME、ISSNP、COA等高水平国际平台,开展高水平科研交流与合作;高水平留学生教育要提高学位生比例,注重战略布局;进一步做好高端国外智力引进,不断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
结语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推进“双一流”建设,一方面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另一方面又要满足国家对我们的要求,加强合作,系统推进。科学谋划和系统推进“双一流”建设,要瞄准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不动摇,以打造若干一流学科群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三海一核”办学特色体系化建设,不断巩固和强化特色办学整体优势。“双一流”建设的重大使命要求我们聚焦特色、完善体系、勇创一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百折不饶的精神,乘势而上,不断开创研究型大学事业新篇章。(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