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光明日报】强国强军胸中志 新起点上立新功
作者
张士英 张胜 王斯敏 季雅宁
来源
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3-09-18

分享

2023091807_big.jpg

强国强军胸中志 新起点上立新功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18日 07版)

校长姚郁在新生开学第一课上勉励学生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勇担海洋强国使命。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编者按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察看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对哈尔滨工程大学“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作出重要指示,对青年学子“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提出殷殷嘱托。

  连日来,哈尔滨工程大学广大师生深感振奋、广受鼓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哈工程师生将如何切实行动起来,深化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特色、国防底色、工信特色、船海特色、龙江特色,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我们邀请师生代表畅谈心声感受,并请校领导讲述深刻认识、介绍计划落实。

为万里海疆打造“千里眼”“顺风耳”

讲述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教授 杨德森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18日 07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德森(中)在指导学生。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老中青教师代表心声】

  科研工作要为国家战略急需服务,个人事业只有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才有生命力。最好的创新不是迭代别人做过的技术,而是要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产出颠覆性的创新技术,捧出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

  1977年,我考入“哈军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今哈尔滨工程大学),自此与水声结缘。在海水中,只有声波能远距离传播。人类所有“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几乎都需要依托水声科学的发展来实现。1994年,我在参加第21届国际声图像大会时,看到国外演示的海上水声仿真技术,那时我就意识到,要想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就要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20世纪90年代末,我和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颠覆当时国际通用的传统声呐原理,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矢量声呐,建立了水下声场的矢量探测模式。矢量声呐的重量、体积和能耗远低于传统声呐,而目标侦测信噪比却高于传统声呐10分贝以上,成为新型声呐技术的重要支撑,我国也由此成为掌握这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矢量探测技术提出之初,业界质疑声很多。我的老师杨士莪院士对我说:“任何新事物出现都会遭遇质疑,你别在意这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矢量声呐技术研制成功后,被誉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祖国万里海疆打造水下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我用大半生来做的事。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选择学习水声学。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今后,我们要把从老一辈手中传承下来的“哈军工”优良传统传递给更多青年,培养出大批既练就过硬本领又心怀“国之大者”的高水平科技人才,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国家需要什么 我们就干什么

讲述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 姚熊亮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18日 07版)

  【老中青教师代表心声】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这是我从“哈军工”老教员身上学到的。2000年,在我准备去国外进修的前一天,得知一条在研船舶的抗爆抗冲击关键技术需要助力,我果断放弃了出国深造,毫不犹豫地选择为国家需要效力。这一干,又是20多年。

  我将所学的势流理论和流固耦合理论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并将研究成果编撰成书。后来有人发现,书中提出的流固耦合问题同样可应用于航天领域。我这才知道,自己研究了半辈子的水动力学理论不但能“下海”,还可以“上天”,于是我带领团队开启了国内最早的跨介质动力学方向研究工作。通过十年不懈努力,2022年12月,团队与合作单位建成了拥有国内首个可实现“一次减压,连续实验”的大型水动力试验设施的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为国之重器研制注入强劲动力。

  中心进门处,挂着两幅油画肖像,画中人是已故的中国水动力大师、哈工程船舶学院戴遗山教授和以研究船舶结构动力学见长的哈工程船舶学院李维扬教授。对团队来说,这两幅肖像是纪念,更是鞭策。这个项目也是学校船海学科实力的体现,若没有戴遗山教授的势流理论、李维扬教授的流固耦合原理、黄胜教授的空化空泡理论以及徐玉如院士的高度智能化倡导等理论支撑,我们对航行器的运动和受力的测量就是一句空话。

  “哈军工”老前辈们穷尽一生的研究成果和科研精神,如灯塔般照亮我们团队的前行之路,让我们更有底气更有信心在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接续奋斗 铸就水下“国之重器”

讲述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海洋装置与控制技术团队负责人、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张伟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18日 07版)

  【老中青教师代表心声】

  连日来,我的耳畔一直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声声嘱托,从事水下潜器研究20年的我深感振奋。

  水下潜器是高技术复合体,涉及控制、水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我所在的海洋装置与控制技术团队,深耕海洋运载器的控制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几代人接续奋斗,只为做好一件事,那就是面向国家需要,打造水下“国之重器”。

  “科技工作者只有把自身技术优势与国家需求方向结合起来,想清楚所学专业与国家需求的相关性是什么,不怕‘题’小、从‘新’入手、持之以恒,才会越走越宽、越站越高、越望越远,最终登上科技创新的顶峰。”团队创始人、我国水下无人平台科技领域的开拓者边信黔教授始终坚定“将科研扎根国家需要”的信念,团队第二代掌门人严浙平教授带领我们接续奋斗,始终以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为己任,不断推进前辈未竟的事业。

  40年间,团队在重大科研攻关的锤炼中总结出了敢想、敢为、敢赢、求真、求实、求严的“三敢三求”科研文化,研制出一系列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国之重器”。

  立足国家需求做真科研、出真成果,是我们的目标。为了得到试验的一手数据,团队成员们在海试任务中不畏严寒酷暑,奋勇争先、大胆质疑、认真求证、不断试验,在水下无人平台集群等前沿创新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了水下无人平台总体集成优化、自主控制等难题,实现了我国水下无人平台的跨越式发展。

坐冷板凳 做真科研 出真成果

讲述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 王春阳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18日 07版)

  【青年学子讲述】

  在导师韩端锋教授带领下,我所在的科研团队自2011年起开展极地工程装备研究。2015年,学校成立了极地大科学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十几年科研攻关,学校已成为我国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最主要的单位之一。

  2017年,“冰上丝绸之路”的提出,对我国极地领域的科学研究提出更高要求。然而,我国极地科研起步较晚,关键装备研发能力不足,诸多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选择极地装备技术方向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于是,我坚定地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力争通过多尺度力学方法解决极地环境载荷预报的技术难题。

  2018年2月,为了获得冰区载荷的第一手实验数据,我与团队顶着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在俄罗斯诺维克湾进行冰力学性质的现场实验。极寒天气下,我们冻得上牙磕下牙,手也不听使唤。但我们努力克服困难,在极寒环境下连续工作十几天,为后续冰载荷数值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

  博士研究的前几年,我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每逢气馁时,我就会想起导师对我的教导。一项科研成果从无到有需要漫长的过程,“哈军工”人都能坐得住冷板凳、吃得了苦。通过不懈努力,我终于建立了一套极地环境载荷多尺度预报方法,推动极地冰载荷数值研究取得重要进步,为我国极区船舶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也因此,我参加了“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科研任务,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传承和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我们新一代会挺膺担当,奋力拼搏。

为梦想勇奋斗 为时代建新功

讲述人: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 高聪

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18日 07版)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青年学子讲述】

  怀着对大海的向往之情,2018年,我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结缘,跟随庞福振教授主攻船舶减振降噪技术研究。导师常常督促我们,要把船舶工业国产化当成一件大事去想去做。

  船舶越安静,其安全性能就越高。当我在实船测试任务中采集设备振动噪声数据时,船上机械设备振动发出强烈的轰鸣声,这提示我们,我国船舶减振降噪设计水平还有待提升。由此,我更加坚定了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决心。

  面对船舶减振降噪设计的技术难题,船舶振动噪声快速预报方法缺少理论基础支撑,需要做大量公式推导。经历成百上千次的失败后,我终于找到一种高效高精度的船舶结构线谱振动分析方法,将船舶振动噪声预报从“小时级”提升到“分钟级”,显著提高了求解效率。

  科学研究离不开实践,学校派我到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核心技术攻关。经过两年多积累,我逐步掌握了船舶结构振动噪声预报及控制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蓝鲸2号”海洋平台振动控制。同时,我也作为技术骨干,在导师带领下参与我国十余个型号装备的振动噪声预报评估,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0年,团队受邀开展国内首次海上火箭发射实船评估与测试,我和十几位科研人员组成科技攻关团队,研发了船舶振动噪声测试评估系统,为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添砖加瓦,圆满完成国内首次“一箭九星”海上火箭发射数据采集任务。2022年,该系统再次完成海上火箭发射平台动态响应数据采集任务,助力了海上火箭发射。

  面向未来,我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树牢科技报国志,为梦想勇奋斗,为时代建新功。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士英、张胜、王斯敏 本报见习记者 季雅宁

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images/2023-09/18/07/2023091807_big.jpg



编辑:朱虹  审核:朱虹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