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中国教育报:让创新伴随着我们成长——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纪实
——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纪实
作者
金声 郭萍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06-09-12

分享

 

 

 

 

校园里,还有一些以创新为主题的社团活动、讲座、培训,浓厚了学生创新的氛围、丰富了创新文化的内容。从学校的博导讲坛、院长论坛,到院系的CST论坛、创新知识讲座,从以参赛为目标的网页设计知识培训、机器人制作培训,到学生自发组织的电脑知识讲座,网页设计讲座,校园的公告板上每周都贴满了各种学术活动的海报和通知。“阳光论坛”完全由学生自发组织形成的学生社团,每期邀请校内外著名的院士、专家学者做报告,从2001年至今已经组织了300余期论坛,两万余名学生参加了论坛,成为深受同学们欢迎的校园名牌创新文化栏目。

众多的社团和学术讲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创新之风,吹进校园每一个角落,熏陶并带动起每一位同学去体验创新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实践创新能力。在校园里形成了浓郁的创新文化。

   

竞赛激励 点燃创新热情

郭天祥四年的大学成长经历可以用一个接一个的科技竞赛勾勒出来:大一,兴趣广泛的他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漫画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大二,他报名参加了被称为校内“挑战杯”的“五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他设计的“基于EPP模式通讯系统”获得“五四杯”二等奖,第一个奖励给了他莫大的激励,也从此改变了他的大学成长经历。

2005年他又报名参加了“枭龙杯”中国空中机器人竞赛。备战最紧张的那段日子,他和几个同伴经常在电脑桌前一坐就是20几个小时,甚至吃饭、睡觉都在实验室里。试飞阶段,他们跑到了离哈尔滨市20公里以外的阿城训练场。由于哈尔滨天气很冷,飞机的发动机总是发动不起来,他们就扛着暖水瓶为发动机加热,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一天下来要飞几十个架次。为了参赛,几个同学都累瘦了,但他们的心里却非常快乐,郭天祥称“那是一段有梦的日子,苦涩而甜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参赛队最终夺得了“枭龙杯”空中机器人大赛分获两个级别的亚军和季军。郭天祥两年多几乎没有逛过一次街。只要听到有任何电子大赛,他都积极报名参加,给自己寻找更多的锻炼机会。为大赛做准备期间,白天,只要有时间,他就泡在实验室里编程序、焊电路、调试硬件电路,每天都要到实验室熄灯才肯离开;晚上回到寝室他还会自学一些理论知识,每天差不多都要凌晨两点钟睡觉。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哈尔滨工程大学每年要举办大大小小几十个与创新内容相关的竞赛活动。“五四杯”竞赛从1991年举办以来,累计参赛、参展作品2000余件,参与学生近2万人,其中很多思维巧妙、创意独特的设 计让 老师都很惊叹,有些学生的设计已经应用到了实际中,有些同学还申请了专利。生动有趣的纸桥大赛就是设计一个跨度不小于 500毫米 ,重量不超 100的纸桥,看谁的受载力最大,这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小游戏每年收到学生作品百余个。被同学们称为“鸡蛋撞地球”的结构物下落设计大赛,就是按一定的规则要求,给鸡蛋设计一个能最大限度减振的“外套”,使它从四层高的楼上定点下落而不撞碎。一个小小的鸡蛋,每年会吸引数百名学生参加。网页设计大赛每年收到60余件学生作品,点子设计大赛更是给异想天开的同学提供了发散思维的舞台……各式各样的科技竞赛如同星星之火,不断点燃学生创新的激情,又把学生科技创新的行为推向高潮,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学到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在创新项目的牵引下、创新文化的熏陶下、创新竞赛的推动下,几乎每一个工程大学的学生都能讲述出象郭天祥、陈东良一样生动的创新故事。——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动手中培养思维、在挫折中磨练信念、在协作中学会团结,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正如郭天祥在校园BBS中讲述的那样:回忆大学四年生活,真是一段难忘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追求创新的过程激活了我潜藏在内心渴望和兴趣。我感觉我的大学生活是充实而且有收获的。

上一页  [1] [2] [3] 

编辑:小飞  审核:小飞

上一页 [1] [2] [3]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