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哈尔滨日报:忆往昔 重温多彩哈军工
作者
唐晓伟 姜雪松
来源
哈尔滨日报
点击数
481
更新时间
2013-03-13

分享

本报讯(唐晓伟 记者 姜雪松)记者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悉,位于该校的哈军工纪念馆目前正在紧张筹建中,布展工作将于4月启动,预计7月开馆。目前,哈军工纪念馆已进入国家博物馆序列,是唯一在筹建过程中即完成申报程序的高校博物馆。

哈军工纪念馆预计7月开馆,已收集文物7000余件。

首个水翼快艇呼兰河上试验

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我军装备的鱼雷快艇都是滑行艇,相对于水翼艇“腾空”于水面的“飞翔”,其速度和耐波性都相距甚远。1958年5月,实验组一路沿松花江往东,又沿呼兰河北上,终于找到做试验的理想河段。试验最终圆满完成。

周总理定名“军事工程学院”

哈军工筹建时,学院拟定名“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周恩来总理强调保密,就圈去了“技术”两字,定名“军事工程学院”。

哈军工纪念馆是哈工程大学“哈军工文化园”建设的核心内容,馆舍选址为原哈军工一食堂,维修改造后建筑面积约为1067平方米,规划为主体展区和补充展区两部分。其中主体展区包括基本陈列和主题展览,补充展区主要包括视频展区、场景还原区、纪念品展区3个部分。目前,哈尔滨工程大学已邀请到刘居英老院长为哈军工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筹建,哈军工纪念馆已从各地哈军工校友处收集到各类教材讲义、证书证件、相片、学习用具、仪器设备等文物7000余件。其中不乏比较珍贵的实物,如我国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的研制者柳克俊教授为其课题组成员培训计算机知识手写的《333讲义》,我国第一艘水翼试验快艇以及近日由恽良教授捐赠的从未公开的我国第一艘气垫船海试的照片等珍贵实物。

上世纪50年代,工作人员在呼兰河上进行水翼艇试验。

哈军工纪念馆效果图。

编辑:U3_meitigongcheng  审核:U3_meitigongcheng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