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教育消息(唐晓伟 记者 杨潇) 7月26日,2014年“哈工程杯”黑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活动中心拉开帷幕。来自黑龙江省内高校的34支代表队的200名化工专业学子同台竞技,通过参加目标设计、工艺选定、厂址选择、车间布置、环境评价、经济核算等化工生产全过程,设计了一座座化工“梦工厂”。


今年大赛的题目是:为某一大型综合化工企业设计一座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制取对二甲苯( PX )的分厂。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哈尔滨工程大学“行者无疆”团队的“年产60万吨对二甲苯项目”,齐齐哈尔大学“New Force团队”的“临淄16万吨/年PX项目”,黑龙江大学“PX精英团队”的“年产4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获得特等奖。
竞赛由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黑龙江省学生联合会、黑龙江省化工学会、黑龙江省化学学会共同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竞赛为期一天,通过目标设计,工艺选定,厂址选择,原辅配料,流程调试,设备选定、设计、安装,厂区、车间布置,环境评价、经济核算等化工生产全过程的设计,全面体现参赛大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
参赛选手杨立鹏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大三的学生。他从大二开始,就是这项竞赛的积极参与者。这次他和队友们携“年产六十万吨对二甲苯项目的设计”项目参赛并信心十足。他说:“通过项目规模、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自动控制、辅助工程、经济分析等设计内容,对我们锻炼最大的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中去,以化工厂实际生产的角度考虑和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增进自己对整个化工行业的认识,了解化工行业的最新动态;比赛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专业软件,提升我们的技能储备;同时,由于赛程时间较长,且五个人一队,会很好的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
据悉,黑龙江省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始办于2012年,至今已举办三届,大赛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工程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化工工程设计能力为宗旨,全面提升大学生专业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向社会展示高等院校对化工类人才教育与时俱进的面貌,搭建高校化工工程素质教育成果与经验交流平台,为国家和黑龙江省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并为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遴选优秀队伍。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工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集中体现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创造新的技术成果的能力,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新流程和新装置的设计,新的工厂生产过程操作运行方案等。为了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实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化工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了竞赛。竞赛活动始办于2007年,参赛规模也从最初的8所高校发展至现在的164所高校1000多支参赛队伍,影响力不断扩大。
原文链接:http://edu.dbw.cn/system/2014/07/28/0558840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