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莪院士致辞 孟宇摄)
(杨德森院士致辞 孟宇摄)
(部分特邀学者 孟宇摄)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哈尔滨1月20日电(记者李丽云通讯员金声 栗浩)“海洋与方方面面有关系。此次会议是各位贤达在海洋信息领域‘开开窍’的一次头脑风暴,将打开大家研究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的思路。” 1月18日,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幕,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士莪院士在致辞中这样提到海洋与人类生存空间的联系,强调了海洋信息获取的重要性。
四位海洋领域的院士——海军航空大学何友院士、海军研究院邱志明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士莪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德森院士出席论坛,来自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和中科院声学所、海洋三所、沈阳自动化所等8家科研院所,以及中兴通讯等20余家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高峰论坛。与会代表共话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共抒海洋强国之情。
在为期一天的高峰论坛上,16位专家做了主题报告,就海洋装备与声呐系统、海洋目标探测识别与信息传输、遥感与水声调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物理声学与生物声学、海洋传感器及新材料等方面开展了交流研讨。
本次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高峰论坛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主办,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海洋信息获取与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
四位院士纷纷为海洋信息发展建言:“建立能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海洋信息学科,对海洋强国战略至关重要、刻不容缓。”杨德森院士表示:“希望专家们齐聚哈尔滨工程大学,为海洋信息学科的发展找到更多更新的方向。”何友院士就天空基多平台海洋目标探测识别、邱志明院士就舰艇作战系统技术进行了大会特邀报告。
论坛上,海军潜艇学院程玉胜教授、海军研究院刘清宇研究员介绍了国内外声呐技术。水声通信方面,中科院声学所鄢社峰研究员以深海水声通信、浙江大学瞿逢重教授以MIMO通信、南京大学梁彬教授以超材料声学角动量通信为题,进行了分享与介绍;海洋传感器与大数据方面,西安交通大学徐卓教授以压电单晶材料水声换能器、山东大学吴锜教授以基于光电集成技术的微型化海洋原位传感器、航天科技钱学森实验室郑伟以天空海潜一体化重力反演技术、中兴通讯宋少文以海洋大数据为题,进行了分享与介绍;海洋声学与调查方面,海洋三所杨燕明研究员以水声调查、沈自所俞建成研究员以无人潜航器、蒲进菁以无人艇技术为题,进行了分享与介绍。
而有一位特邀嘉宾似乎与众不同,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王丁研究员。不同于其他专家学者的工学、理学背景,王丁研究员的研究的是水生生物。“虽然我研究的也有‘水生’两个字,可这个‘水生’和你们的‘水声’可差远了。”在题为《长江江豚和中华白海豚声学研究》的报告中,王丁研究员详细介绍了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这两种濒危水生哺乳动物的发声原理、接收原理及声学特性。“整个长江江豚的头部是一个声学传感器,在下颌骨位置对反射声信号最为敏感,而且相比其他鲸类,长江江豚头部其他位置的灵敏度也不差。“正如他所说,对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的研究可以为水声学提供仿生学的研究方法,而水声学研究也可为保护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达到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护这颗蓝色星球的目的。
海洋信息是一个体系庞大、门类繁杂的学科,一切的技术和装备,都只为更好获取和利用海洋信息,而这一切根本目的,是为了守好这片蓝色国土,进而在自然平衡的限度下开发海洋,为我所用,造福民众。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02/difangyaowen/2019-01/20/content_747503.shtml?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