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文匯報 :合作破「極限」 邁步冰上絲綢路
作者
于海江
来源
文汇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8-11-28

分享

中俄專家憧憬兩國聯手保護共享極地資源

近日,在哈爾濱舉行的中俄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合作機制與模式圓桌會議上,俄方專家普遍認為,北極地區商業開發極具特殊性,俄羅斯北極戰略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注重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中俄雙方在北極基礎設施建設、科研教育、環境保護等領域有廣泛合作前景,應加強戰略對接,在冰上絲綢之路機制下實現更好合作。

■香港文匯報記者于海江哈爾濱報道

2018年1月中國政府發佈了《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倡議各方共同努力保證北極的可持續發展,共建「北極藍色經濟通道」,打造「冰上絲綢之路」。在此背景下,會議由哈爾濱工程大學俄羅斯烏克蘭研究中心與黑龍江對俄經貿產業聯合會共同舉辦,來自俄羅斯高校的極地專家為中俄合作共建「北極藍色經濟通道」和「冰上絲綢之路」提出建議和觀點。

亞馬爾天然氣項目成中俄合作樣本

俄羅斯北方(北極)聯邦大學國際合作事務副校長扎伊科夫.康斯坦丁介紹,俄羅斯擁有340萬平方公里的北極地區國土面積,240萬人口在那裡生存,是其他北極國家所不具備的優勢,特別是2000年以後在這裡發現了石油資源和受全球變暖後北方航道的利用,為俄羅斯及其他國家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其中與中國合作的亞馬爾天然氣項目成為北極開發所實施的首個特大型能源合作項目,為開發北極地區塑造兩國合作的成功樣本。

2013年中石油受邀加入亞馬爾項目,該項目現有合同期內96%的液化氣產品,已根據長期協議預先銷售給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客戶,每年至少有400萬噸液化氣銷往中國市場。銷往亞洲的液化氣在每年夏季的5個月內可通過「東北航道」穿越白令海峽,歷時19至21天抵達中國和其他太平洋西岸國家。在5個月航期以外的時間,液化氣將經歐洲轉運至亞洲市場,這一路線需歷時39至44天。

北極航道商業潛力大

「冰上絲綢之路」穿越北極圈,連接北美、東亞、西歐三大經濟中心的海運航道。這條航道東起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途經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和白令海峽,西抵北歐北部海域,是連接東北亞與西歐最短的海上航線,在俄羅斯稱「北極航道」。

俄羅斯國立馬卡洛夫海事大學北極系主任阿弗寧.安德烈發言時說,「俄羅斯北極航道曾經主要承擔科研的運輸,但是隨着經濟的發展,俄羅斯政府愈來愈重視北極航道在商業領域的開發,以承擔更多的商業活動。」因此,由阿弗寧.安德烈主導的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提升俄羅斯北極航道的通航能力,他們已經在降低航運風險、擴大船舶交通路線網絡和提高導航精確性、減少季節性因素對海上交通流量影響等方面取得了成就,未來他們將進一步投入研究,希望與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合作,提升俄羅斯北極航道的通行能力。

中俄農業合作提升極地原住民生活質素

目前,北極原住民以狩獵和捕魚為生、以魚類和馴鹿為食、以冰屋為家,過着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生活。俄羅斯國立鮑曼技術大學法律知識產權和司法鑑定系副教授斯托羅任科.奧莉加說,隨着北極油氣資源的開採,對北極的自然環境產生破壞,對北極原住民的生存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俄羅斯聯邦政府已經從法律層面出具了相關規定來保護北極原住民的生存權利。她建議通過立法鞏固原住民的自治組織來加強原住民參與土地管理的能力,希望和中國加強在農業領域的合作以提升原住民的生活。

高等教育聯手化解沿路國家人才匱乏

「冰上絲綢之路」沿途主要為俄羅斯的北部地區,包括雅庫特共和國、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及勘察加半島等,雖然這些地區開發較晚,但政治環境穩定,這些地區居民以俄羅斯境內少數民族為主,如雅庫特該民族自稱「薩哈」)人、涅涅茨人以及遠東通古斯諸民族等。

扎伊科夫.康斯坦丁認為,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對於具有專業水平的人才需求愈來愈高,俄羅斯北極地區也順應這個趨勢。俄羅斯北極地區生態脆弱、環境惡劣的地域特徵,使得該地區對於專業人才的需求更高。未來北極地區將開發出一套專業教育資格認證制度,在教育上將採取與僱主互動、跨學科培養和遠程教育的方式,為北極地區提供發展所需的人才,希望在教育和科研領域加強與中國的交流。

原文链接:http://paper.wenweipo.com/2018/11/26/GJ1811260002.htm

编辑:U3_meitigongcheng  审核:U3_meitigongcheng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