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为推动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将建设海洋强国从生态文明建设移至现代化经济体系部分,为我国全面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日前,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要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做强做优做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显得至关重要,而积极培育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的高端船海人才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找优势探需求重视人才培养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培育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为各行业输送“新鲜血液”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一所64年来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国防建设和行业发展服务的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具有配套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姚郁表示,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和国防需求,基于自身特色优势,布局了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先进核能与安全四个优势学科群,致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一流水准的船海人才,支撑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华留学生,服务船海装备制造业软实力建设。
姚郁介绍,哈工程大历来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在船海装备制造业领域也一直具备深厚的技术储备,是我国发展船海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建校以来,该校为国家培养了12万多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为引领我国船海领域进入世界舞台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今年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哈工程大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哈工程大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和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姚郁说,“面对高端船海人才的新需求,必须以未来发展的维度、置身于世界船海技术发展体系中去看待。”
找原因探改革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
当谈到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姚郁指出了客观存在的问题,大致概括为重理论知识传授,轻视野能力拓展;重专业体系完整,轻跨界交叉融合;重理论教学环节,轻实践实训环节;重培养过程管理,轻培养效果评价。这些问题同样也出现在高端船海人才的培养上,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和行业需求的契合度不高。他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发展需求“不同步”,导致信息分散不集中、资源未能很好整合利用等。船海装备制造业是一个涵盖了多学科、多行业的综合性产业,为更好地满足未来发展需求,有效指导高端船海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高校应该在拓宽学生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等方面多下工夫。
要培育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的高端船海人才,姚郁认为,一流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是基础,深化教育管理服务模式改革是重要保障。他表示,不断完善、创新教育教学体系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要聚焦船舶行业发展重大需求,紧跟船海市场变化,构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人才培养,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大力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培养模式改革,要聚焦学术能力,倡导多学科交叉培养;要对接市场需求,优化创新实训体系;要健全创新教学体系,并有效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要积极创新培养机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开展创新性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具有“三海一核”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一流专业课程体系,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与企业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共建实习基地,建立企业全程参与的高端船海人才培养模式。
姚郁表示,面向未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支撑创新型国家和海洋强国、造船强国建设,高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速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fp1mu-Tog5rf6JMYePv0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