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号楼的垂脊上是一个骑兵引领着4架飞机的雕塑
教学大楼正脊上的“啸天虎”
11号楼
垂脊上装饰着由一个骑兵为前导的一溜儿四门大炮雕塑
21号楼
↑41号楼←垂脊是一个骑兵引领着四辆坦克的雕塑
生活报记者李琳
现在的知名学府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当年,这里建造的11号、21号、31号、41号教学大楼质朴大气、宏伟壮观,独具民族风格,而且各有特色和故事。《夜幕下的哈尔滨》、《东方》、《嫌疑人X的献身》等多部影视剧都在此取景拍摄过。近日,记者对这几幢大楼进行了深入走访,以揭开其神秘面纱的一角。
据“哈军工”教员殷之书介绍,当年,这几幢大楼的设计任务委托给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由总工程师李光耀负责领导设计工作。技术人员陈星浩提出建议,把大楼四个垂脊上的蹲兽,改成各系的装备。时任院长陈赓同意了脊兽改革方案后,通过设计和施工单位的努力,教学大楼的正脊上坐了两只老虎(“啸天虎”),四条垂脊上,尖端处是一名解放军骑马,并按系别安排了一列飞机、大炮、兵舰、坦克,成为大屋顶上一道亮丽的景观,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它们至今仍高高在上。
11号楼:
千回百转似迷宫传说地下有六层
据哈尔滨工程大学负责宣传工作的金老师介绍,建造之初,“哈军工”教学大楼的内部结构设计就十分宏伟大气,楼层举架在3.5米以上,门厅和走廊都是水磨石地面,走廊宽达3米。教室内四壁油漆到顶,地上铺的是长条木地板,墨绿底色的磨砂玻璃黑板。课桌和椅子都是栎木所制,沉重结实,不惜用料。苏联专家顾问团的团长奥列霍夫中将在第一次走进11号楼时曾情不自禁地评价:“就是苏联的军事院校也没有这样好的房子呀!”
“哈军工”纪念馆馆长李宏介绍,在4座教学大楼中,当年空军工程系所在的11号楼是体量最大的一座,仅楼内的走廊就有400米长,总面积有4.7万平方米。大楼整体高5层,加上顶楼为6层。总体布局为“日”字型,垂脊上是一个骑兵引领着4架飞机的雕塑。11号楼的神秘,不仅因为它的“大”,更因为它错综复杂的内部结构。“没在11号楼迷过路,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哈工程的学子”,这样的段子在学生中广为流传。别小看这个简单的“日”字结构,搭配上11号楼里散落各处的十余座楼梯,就成了一个迷宫般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楼梯并非每一座都是由地上1层直通6层,有的仅仅连上一二层,常常是走着走着就没路了,又或是一个走神就不知自己置身何处。
更让人觉得神秘的是,传说11号楼的地下也大有秘密。地下对外开放的有两层。地下一层有一个测试子弹速度的靶场,由于建筑的隔音良好,就算在地下靶场打靶,其他楼层的人也听不到,更不会被建筑之外的人发觉,传说中地下有6层楼。
21号楼:先上再下构造奇曾走出三位院士
李宏说,当时炮兵工程系所在的21号楼面积为3.3万平方米,整体高5层,加正中顶楼为7层,呈“山字形”布局,垂脊上装饰着由一个骑兵为前导的一溜儿四门大炮雕塑。该楼有个神奇的构造,就是有个地方要先下后上。她解释道,21号楼二至五楼的实验室常用于进行基础课实验教学,但很多小伙伴却不知道,一楼和地下也是有实验室的,特别之处在于,不能从一楼和地下直接进入,而是要先上二楼侧面的楼梯再下去才能到达。
从1954年到1960分建,炮兵工程系在21号楼度过了6年的黄金岁月,这里云集了来自全国名校和科研一线的专家学者,招收了全国最为优秀的学生。这六年培养的学生中,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就有三人,他们中包括含能材料专家王泽山、弹道学家李鸿志。
任新民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中国航天事业最高荣誉奖获得者。李宏介绍,他在“哈军工”工作期间被任命为炮兵工程系教育副主任,之后从这个岗位上调往五院(导弹研究院),开始了自己的火箭、卫星科研生涯。任新民任炮兵工程系副主任期间,与来“哈军工”参观的钱学森有过一次关于固体火箭燃料配方问题的对话,后起草了《对我国研制火箭武器和发展火箭技术的建议》上报中央军委。1956年8月,任新民奉调赴京,参加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的筹建工作。
31号楼:我国首艘水翼艇世界首艘气垫船在此诞生
海军工程系所在的31号楼坐落于院区最北端,面积3.4万平方米,布局像一个压扁的“U”,垂脊上装饰着一个骑兵引领着四艘舰艇的雕塑,整体高4层,算上正中顶楼有6层,顶楼上不单有柱廊,更有带大面积玻璃窗的回廊,是4栋楼中最漂亮的。而且结构坚固冬暖夏凉。
李宏告诉记者,31号楼内的船模拖曳水池实验室,见证了我国第一艘水翼艇,世界第一艘气垫船的诞生。
1957年10月,海军工程系教员柳克俊起草了《关于发展舰用电子计算机,研究试制供快艇用的快速电子指挥仪的报告》,这份报告点燃了中国人自主研制计算机的第一把火。研制组研制“331”计算机时,我国的计算机事业还是空白,在国内搜集相关的计算机资料非常困难,研究人员手中只有一些俄文和英文的计算机科普读物。苏联顾问听说柳克俊带着一群和他一样大的“毛头小伙子”要搞军用计算机,耸肩摇头,建议先派人去苏联学习,走仿制的路。柳克俊却说:“数字计算工具的祖先‘算盘’就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中国人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搞计算机?”1958年9月28日4时,“331”组的青年人一片欢呼,中国历史上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的科研样机(代号“331”)诞生了!柳克俊任课题组长,当时他们组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一个月设计出草图,四个月就让计算机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41号楼:大门口有石狮飞檐上有坦克
门口有两个石狮子的就是41号楼,原为装甲兵工程系所在楼,整体高4层,加正中带柱廊的顶楼为5层。也是“日字型”布局。垂脊是一个骑兵引领着四辆坦克的雕塑,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大楼的明显标志。
说到坦克,就不得不提起从这座楼里走出的院士徐滨士。徐滨士1954年来到“哈军工”从事坦克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刚开始,他认为只有搞设计制造才是高水平,才大有作为。有一次下部队调查时,看到因维修和技术设备落后,许多局部磨损的坦克零部件不能修复,整机只好报废,浪费很大,他便暗下决心,一定要用所学知识改变部队维修技术落后的现状,首先攻克坦克磨损件的修复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军坦克薄壁零件的修复技术相当落后,被称为坦克修理中的顽症。当时缺资料又没有经验,徐滨士仅在一本苏联杂志上发现一条关于振动电弧堆焊修复薄壁零件的简要报道,而这一设备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为了将资料变成实际设备,徐滨士和助手经过100多个日夜的苦干,终于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振动电弧堆焊设备,解决了薄壁零件修复的难题,突破了部分坦克薄壁零件不能修复的禁区。
原文链接:http://epaper.hljnews.cn/shb/20170507/273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