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春季学期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切实提升教职工智能办公能力,3月13日,党委教师工作部举办“AI赋能高校教师智能办公”专题公开课,特邀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江教授作专题报告。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晓迪主持公开课,7200余名师生线上参加学习。

陈江教授以“AI赋能高校教师智能办公”为题,通过典型案例系统展示了AI在文档撰写、PPT制作、文生图绘制、视频生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他指出,AI技术已深度融入办公场景,既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新可能。面对智能化浪潮,高校教师应主动培养AI思维,将智能工具融入教学、科研和管理全流程。同时,他强调,高校教师要持续追踪AI技术前沿动态,着力实现AI技术优势与专业特长的有机融合,通过人机协同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出类拔萃的效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本次公开课是落实学校春季学期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帮助教职工掌握AI技术应用,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党委教师工作部将持续推出系列赋能公开课,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助力学校在AI时代实现跨越发展。

科研院党支部开展“AI赋能高校教师智能办公”专题学习主题党日活动
船舶学院田昭丽表示,作为专业教师,此次课程让我认识到AI对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的深远影响。AI不仅能实现数据的智能分析,还可构建沉浸式虚拟实验环境,突破传统教学限制。未来,我将探索推进AI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化教学新模式,为学生提供优质实践体验,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水声学院吴可鸣表示,此次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AI对科研的变革性影响。作为理科教师,AI不仅能帮我高效获取学术资源、优化科研路径,更能精准处理海量实验数据,使我专注于创新研究。我计划将AI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智能学习支持,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向赋能。
计算机学院卢圣钰表示,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我虽熟悉AI技术,但此次课程刷新了我对其教学应用的认知。AI工具不仅能高效制作课件,还可实现精准课后辅导,这既是技术革新,更是教育模式的突破。未来,我将持续探索AI教学创新,助力教育智能化转型。
人文学院刘久表示,作为一名法学教师,此次AI公开课彻底改变了我对技术应用于文科科研的认知。AI不仅能够协助研究者智能分析文献资料、支持论文写作,更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跨语言多语种的研究,为文科研究开辟了新视野与新路径。我计划将AI工具引入法学论文写作指导课的课堂教学,通过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指导,提升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为法学研究注入新活力。
人力资源处李广东表示,作为管理人员,课程展示的PPT智能制作、会议纪要自动生成等功能,为解决行政事务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AI不仅能优化流程、减少失误,更能提升管理效能。我将积极推进AI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能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