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促教学传帮带 练育人硬功夫
——第四届“青教赛”暨教书育人能力水平提升研讨会举行
作者
李杰
摄影
王一勇 李杰
来源
校工会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4-01-14

分享

1月8日,由校工会、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联合组织的校第四届“促教学传帮带 练育人硬功夫”教书育人能力水平提升交流研讨会成功举办,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围绕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推动“岗位练兵”载体不断拓展,引导青年教师立足教学岗位、倾心教书育人,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能力水平,助力建设一支“四有”高素质专业化青年教师队伍。

校党委副书记张石梅出席,并与大家分享交流研讨成果。刚刚结束的第四届“青教赛”评委专家、组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参赛单位教学工作负责人和部门工会负责人、受邀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及全体参赛教师参会。

会上,评委专家结合自己在长期教学经历中形成的对教学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教学实践的独到见解,深入点评第四届“青教赛”参赛选手教学表现,提出许多中肯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帮助青年教师总结经验、提升教学能力水平。同时,评委专家还为学校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于涛表示,要重视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二者与课堂教学形成了教学的基本逻辑。教学设计是对课程的整体规划统筹,体现文字功底,要上心用劲儿地写好。教学反思既要总结课程本身的优缺点,同时也要总结课堂教学现场的得失体会与感悟。学校“学院+书院”育人模式下,第一课堂知识讲授与第二课堂研学如何匹配,第二课堂学习效果如何评价,课程体系如何贯通,教学内容如何优化等需尽快摸索有示范意义的新途径。

王贵新表示,要注重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坚持声、光、电等先进教学手段和板书、教鞭等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合。要结合授课内容合理设计讲课节奏,更好促进教学目标的充分达成和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吸收。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合理制定教学方案,比如通识类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不同教学难点,要结合课程内容,难点和重点开展教学设计。要注重所讲授课程的教学资源积累,丰富教学内容。

史冬岩表示,教学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加强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的探索,有助于做深第一课堂,促进学生知识获取、应用和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强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体现在课程建设,就要克服课程间知识点重复冗余及知识碎片化,整合优化相关联课程,构建综合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整体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朱齐丹表示,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广度会带给学生兴趣与思考,深度则带给学生更大的启迪。教学节奏并非语速快慢和内容多少,其与教学广度深度相辅相成,内容多而深度不够,授课就会频换主题,节奏便显快;内容薄而深度足,授课主题半天跳不出,节奏便显慢。只要从教学广度和深度、理论联系实际角度出发,精益求精地将课程做深做透做精,潜移默化传递给学生,本身就是最好“思政”,不必强行植入“思政”。

孙伟民表示,讲课要特别注重互动性,课程设计时就应考虑如何带入学生至课程中。授课可用微课等手段,但时间要合理,引入微课时可利用白板适当总结,不要仅在一边观看,更不要重复微课内容。思政内容不宜过长生贴,应有盐溶于水效果,让学生有切身感受,达到教育效果。一门课的课程目标不宜过多。教学方法、内容、考核方式应和课程目标相呼应。合理使用白板,注意结构和美观,结合教学内容考虑板书内容。

李柏洲表示,要想提升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努力保留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得要在讲课过程中强化重点、突出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和丰富信息量入手。基本概念可反复讲、讲清楚,这是分析论证的前提。重点内容重点讲,要有足够宽度和厚度。要注重掌握第一手材料,确保内容有说服力。要关注板书水平,PPT别太复杂。把握好语言表达节奏。课程思政效果第一、嵌入自然、不必过分渲染。

张兰勇表示,注重工程案例、巧设疑问、科研项目等代入感好的形式在课堂的运用。要关注板书,可通过引入智慧树提升课堂教学体验,增加启发互动。强化课程收尾阶段知识的总结回顾。考虑建立书院模式下科创社团引导机制,将朋辈引导参与到科创实践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实践工程问题,实现带着问题学;应借助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建立课赛融合机制,实践课程与社团主导比赛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张国印表示,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设计要体现出更好创新性。要更加突出课堂德育,教学内容应注重培育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教学内容要注重学术性,充分反映学科发展新思想新成果。教学过程要更加注重合理性的安排,突出重点和启发性,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要注重深入挖掘教学资源,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要关注教态仪表,应自然得体,并富有亲和应变力。

陈坤表示,授课的内容要主题鲜明、内容完整,有丰富的数据和实证资料支撑,且分析要到位。授课要思路清晰,紧密结合实际,紧扣重要理论以及实践热点问题,注意启发和拓展,能有效把握和体现课程教学的目标、问题和结果导向。教学方法手段应运用案例、思维导图、问题链等多种形式,确保课程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在讲课技巧方面,教态语调应自然亲切,能有效控制。教学节奏张弛有度,有充分的交流互动。

郑群表示,重视教学和热爱教学是讲好每一门课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高质量的教学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理解,直至“融会贯通”。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科普,学术性是至关重要的,一所学校课程的学术水平其实也体现着其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要注意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启发性引导,如启发式提问等,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每一次的教学都要有较好的教学逻辑关系,这既是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赵春晖表示,导学部分要做到“引人入胜”,应通过生动案例或背景介绍引出讲授内容和问题,引发兴趣。教学部分要“精心设计,注重启发、案例、项目、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讲授过程不平铺直述,有一定设问和互动;思政元素准确挖掘、自然融入;PPT要动静结合,板书要设计合理,二者相得益彰;注意讲课的节奏和语速,把控好时间及形体语言。总结部分要“画龙点睛”,小结讲授内容,指出重点难点等。

姜海丽表示,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是非常重要的,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组织与应变能力,内容的面面俱到更容易造成过快讲授,导致因重点、难点不突出而掩盖“精彩”。不过分依赖PPT,知识点如同珠子,需要串起来自成整体,不能让一页页间断的PPT割断我们的思维和教学。不要为板书而板书,板书价值就在于通过舒缓节奏,使内容停留在学生头脑中的时间长一些、印象深一点。

夏虹表示,在“四新”人才培养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应针对课程和学生特点,从教学目标内容、模式方法、环境资源、思政和评价等创新课程教学。要做深第一课堂,达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两性一度”要求,使课堂在由传统向智慧、知识向能力、灌输向实践、封闭向开放转变中,打通立德树人最后一公里。要翻转课堂,关注以“一站式社区”为主阵地的第二课堂建设,推进两课堂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阎昌琪表示,授课前充分准备对教师而言是“底线”要求,同时也是“高线”标准。一名授课好的老师一定是非常熟练地掌握了课程内容的,只有在熟练的基础上,才能有逻辑清晰的阐释,才能有更具吸引力和张力的表达,才能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纵横捭阖,才能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得心应手的运用,所谓“熟能生巧”,“巧”的底气就是源于熟练,内容熟记于心才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如,像讲故事一样把内容讲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

张石梅在总结讲话中表示,认真聆听了交流研讨发言,深受感动、深有感慨、深表感谢。感动的是看到了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出的认真参赛、辛勤付出,最终实现教学成长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造一流的工匠精神;看到了评委身上体现出的对教学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对教书育人的美好深厚情怀,以及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高度负责的满满正能量。感慨的是看到了在我校建设“百年名校”的新征程上,青年一代的教师正一以贯之秉持着重视教学的优良传统,努力回归课堂、站稳讲台、精进技艺,学校未来发展大有可期,令人欣慰。感谢的是正因为有了评委们的辛勤付出和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才确保了一届届“青教赛”的成功举行,并不断推动着学校教育教学的传承与促进。

张石梅向青年教师提出三点要求和希望:一是,提高站位、守住本分。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和建校70周年为契机,精准把握学校所处的历史坐标和时代坐标,在新阶段新节点,更加明确“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做什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守住教育初心和教师本分,努力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二是,了解形势、把握机会。要善于把握教育发展大势,主动积极深入了解上级相关教育政策,特别是深刻学习领会我校近一年来陆续出台的“六个专项行动方案”,紧密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实际,认真找准定位和支撑平台,努力挖掘结合点和贡献点,把握更多更好发展机会。三是,向上对标、提高能力。青年教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更加注重向大师、向国内外名师学习。对照高水平,以他们为榜样,虚心努力汲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更好肩负起教书育人的核心使命。

张石梅最后指出,学校对广大青年教师充满信任、寄予厚望,希望大家不要辜负这个美好时代,更不要辜负那些满怀期待走进哈工程认真求学的优秀学子们,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一起努力,增强一流意识、追求教学卓越,蓄势期远、厚积薄发,不断用更优异的育人成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位受邀青年教师代表材化学院丁鹤、数学学院王淑娟、本科生院李彦涛现身说法,娓娓讲述个人教学成长经历。他们说,教学传、帮、带作用发挥一直是我校教书育人的良好基因传承,也是青年教师实现教学进步的最大外部动力。长期以来,老教师满怀殷切期望,将几十年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与我们青年教师,有力指导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发展出了独特教学创造,才取得了今天令学校和老教师欣慰满意的教学成绩。

四位参赛青年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历,畅谈本次参赛收获体会。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一流意识、坚守课堂主阵地、依托课程主战场、担当教学主力军,更好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使命,用更优异的成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理工组一等奖第一名 王佳琪

理工组一等奖第二名 杜雪娇

理工组一等奖第三名 高帅

理工组一等奖第四名 齐滨

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 许钟元

文科组一等奖第二名 张俊南

文科组一等奖第三名 曲悠扬

理工组选手照

文科组选手照

1月6-7日,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举行,并开通实况直播,邀请全校教师进行观摩学习。经过激烈角逐审,动力学院王佳琪等4人获理工组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许钟元等3人获文科组一等奖;航建院等17个参赛单位获竞赛优秀组织奖(具体名单见后)。

本次竞赛由校工会、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共同举办。2023年11月初启动。经组委会精心策划和组织设计,各教学单位及所在部门工会密切协同,共有来自17个教学单位的28名教师参加学校比赛。其中,高级职称以上占50%,博士学位占87%,平均年龄34岁,男女比例为3:1。

竞赛设理工组和文科组。28名参赛选手均为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均为各教学单位通过自行组织初赛选拔出的优胜者。比赛共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个部分。选手赛前已完成并提供了参赛课程5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及与之相对应的5个教学节段的课堂教学内容,5个学时涵盖课程2/3以上内容,单个教学节段20分钟。选手比赛现场抽签确定具体参赛教学节段。评审坚持函评与现场打分相结合、集体评议与独立评价相统一,评委从教学方案、内容、组织、特色及语言语态等方面进行评议。

航建学院、动力学院、智能学院、水声学院、机电学院、经管学院、外语学院、核学院、体育部、烟台研究院等教学单位通过积极主动自行组织初赛的方式,进行选拔推荐,使本次竞赛有了更深入的基层响应和支撑。对检验本单位青年教师教学状态、培育挖掘教学能手、提升教学工作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代表学校参加上届全省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的4名青年教师作为本次竞赛顾问,以我眼中的“青教赛”为主题,积极深入开展赛前培训指导

另悉,本次教学竞赛也是我校为参加第七届全国(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所做的校内选拔赛。学校将从本次竞赛优胜者中遴选优秀教师,代表学校参加拟于4月下旬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举行的第七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全国(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分别是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黑龙江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和教育部(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群众性职业劳动和职业技能竞赛,是教育工会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强化师德建设,提升青年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载体,对青年教师更加倾心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促进作用。该赛事已成功举办六届。依托该赛事,学校已向上推送了贾念念、姜海丽、周薇薇、沈思、于凡、刘海波、张志林、叶方、王林楠、马明华、樊涛、张翼飞、王贵新、凌焕章、李彦涛、王淑娟、李倩、赵岩、刘畅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学骨干,充分展示了我校青年教师优秀的教学能力水平和风采。

教学竞赛个人获奖名单

理工组

一等奖

王佳琪(动力学院)

杜雪娇(航建学院)

高 帅(物理学院)

齐 滨(水声学院)

二等奖

刘鑫旺(数学学院)

葛 坤(动力学院)

杨志勋(机电学院)

乔守旭(核学院)

明 铭(机电学院)

刘 哲(物理学院)

三等奖

周艳民(核学院)

宋智广(航建学院)

韩云峰(青岛创新发展基地)

郑博元(智能学院)

方 硕(信通学院)

崔宏宇(水声学院)

李 波(智能学院)

董 涛(烟台研究院)

徐成龙(智能学院)

文科组

一等奖

许钟元(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俊南(外语学院)

曲悠扬(外语学院)

二等奖

刘 玢(本科生院)

黄崇珍(经管学院)

三等奖

陈 琳(体育部)

原 泉(人文学院)

张习康(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 昊(体育部)

优秀组织奖

航建学院

动力学院

智能学院

水声学院

机电学院

信通学院

经管学院

数学学院

物理学院

外语学院

人文学院

核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部

烟台研究院

青岛创新基地

本科生院

编辑:王一勇  审核:王一勇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