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大学生往往觉得国家安全离自己很远,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很难涉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我们的国家安全始终遭受着严重的挑战,而大学生更加成为“围猎”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可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应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大学生应该怎样理解和维护国家安全?提到“安全”,我们都会非常自豪地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动用军舰接海外华侨回国,还是快速控制新冠疫情的蔓延,都无疑让每一个中国人幸福感“爆棚”。任何时候国家安全都是人民最“稳”的幸福,国家安全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首先,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维护国家安全就是要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准则,“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处于安全状态并且有维护安全状态的能力,个人在其中才是安全的。在一个战乱频发的国家,人民难以谈个人安全;在一个粮食无法自己自足的国家,人民难以谈个人幸福。国家越安全,人民才越有安全感;人民越有安全意识,国家安全也就越有依靠。一系列守护国家的大国重器应运而生;国家的粮食产量连续六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率先研制出疫苗......此类种种都是祖国的强盛带给我们的安全感。新时代青年,应永记“国家利益至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时代共振,自觉担起时代重任。
第二,保持清醒头脑,长存忧患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们的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新时代的大学生生活于和平年代,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节节攀高,我们自豪于国家强大带给我们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然而,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种种事件表明,危险仍时刻存在,并威胁着我们的安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吾辈青年是奋斗的一代,应当明白面对的挑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长存忧患意识,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为国力行。
第三,坚持系统思维,在行动中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当代大学生都应该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为守卫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不久前的中印边界冲突中,四位中国军人牺牲,他们中有刚刚成年,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有写下“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的肖思远;有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的王焯冉;有在书上标记“党把自己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的陈红军。这四位青年,本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但心中强烈的守家卫国、保卫人民的情感,让他们选择了到祖国最艰苦也是最需要的地方卫戍边疆,并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用最后一滴鲜血捍卫了脚下的每一寸山河。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国家的国土安全,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人学习。学习时代楷模,为国为民,扎实做事,踏实做人,以个人的优秀,维护国家安全,用悄然的付出,留无字功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学生中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十分必要。首先,要坚持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常态化,坚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其次,要利用好社会资源,建设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基地,与社会形成合力,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最后,要充分利用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一重要节点,普及和宣传《国家安全法》,通过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如此表达对中国光明未来的美好愿望。我们的青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民族希望的创造者,也必将成为时代的新生代言,理应树立国家安全观念,增强自身能力,挑国之重担,撑国之脊梁,维护国家安全,汇聚光明,照亮时代之路。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让我们共同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在这场国家安全的“保卫战”中,成为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