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完全否定和摒弃‘上了大学就可以随便玩了’的不成熟的想法,我们要比以往更努力更拼搏。因为我们有着哈军工的优良血脉,我们是军工精神的优秀接班人!”这是思政部2012级新生李美莹参加完校长报告会后告诉记者的话。校长报告会是我校新生入学教育众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8日新生开始报到,一直到25日军训开始,为使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环境,实现“四个转变”,学校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新生入学教育。
创新理念求教育品质
三年来,我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明确,框架基本形成,效果逐年提升,新生加速实现“学习动力从主动到被动,学习目标从模糊到清晰,学习态度从消极到积极,学习角色从高中到大学”等四个转变。为了在工作中发现新事实、新问题,对现有工作加以改进和调整,学校每年都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效果调研,以此完善和推动工作的进步。例如在2009级新生入学教育效果调研中,发现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远远超过教师和辅导员的影响;而在众多同学之中同寝室同学之间的影响是最大的。根据这一新发现,我校对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进行了调整,将教育重点放在了寝室层面的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以增强震撼力、把握指导力、体现推动力作为基本要求,以增强新生归属感、自豪感、使命感为主要因素,在激发学生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上下功夫,为新生成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可靠顶用”之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学校精英人才培养目标。
举措多样求教育内涵
2012年新生入学教育以“寝室为基本单位,班级为核心,院系为主体,学校为主导”为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以寝室为基本单位——开展“新生导航员”活动,新生一报到,就有高年级的“新生导航员”在寝室中对新生进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和经验交流,给新生建立起最快、正面的良性信息互动。航建学院导航员林毅同学说:“对于刚来的新生,我想有很多学生还是比较茫然,作为党员,我有义务给他们带带路,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让他们尽快适应这个大学,融入他们的大学生活,然后在大学里找到自我!”
以班级为核心——由辅导员、班主任组织新生军训团体辅导相识篇——“我从家乡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人际关系。2012级新生迟雅琴说:“辅导员带领我们去奥列霍夫广场,在星空下,我们一起做着‘心有千千结’的活动,我们一起歌唱,在歌声中,我看到了大学四年的奋斗与立项,我想,大学,我准备好了!”
以院系为主体——由学院党政领导为新生做专业思想教育、党团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的专题报告。听完船舶学院韩端锋院长报告后,新生鲍成彦说:“我因为一直坚信最聪明的人应该是为国家服务的,所以我应该继续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努力学习专业,在未来不管是在民船还是军船领域都能为国家出一份力。”;水声学院要求每位新生新生入学教育期间每周用英语写三篇日记,强化英语基础;人文学院对新生入学教育以及军训过程进行录制,在军训后制成光盘发给每位新生,让同学们亲眼看到自己的蜕变。
以学校为主导——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校长刘志刚、副校长杨德森为新生做了数场专题报告,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保卫处、校医院、后勤集团等负责同志对新生普遍关心的各种相关问题进行了讲解与指导,真正体现了学校“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举行了以省大学生年度人物、道德人物、毕业金榜之星为代表的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以身边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激励广大新生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意识和信念。
把握规律求教育效果
2012年新生入学教育,精力将主要用在落实上,每件事情都深入到每个细节,务必做到实处;抓住每个环节的关键,提高教育效果。24日为了检验新生入学教育集中教育阶段的教育效果,学校组织了新生入学教育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学生手册》、《军训手册》、《优秀学生先进事迹选编》和“入学教育活动”中的相关内容,3832名新生参加了考试,考试成绩显示新生入学教育效果良好。
军训结束后新生入学教育将进入深入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工作就是组织新生学习优秀学生的“成长路线图”。“成长路线图”是通过研究我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成长路线,明确优秀学生成长的关键节点、标志性事件和成长成才规律所绘制出来的。通过组织新生学习“成长路线图”将为新生大学期间确立学习目标的和制定学业规划起到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