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国殇,我们并肩而立
——我校师生参加抗震救灾纪实
作者
贾天添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3664
更新时间
2008-06-16

分享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大地痉挛,山崩地裂,数万人顷刻殒命。斯为浩劫,诚为国殇,山河齐哀,举国同泣。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场景,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灾害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工程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的心。真实的生死沉重得足以让任何语言失去力量。行胜于言,在共同的灾难中,我们同呼吸,共命运!

国殇,我们并肩而立

汶川地震发生后,学校党委立刻下发了《关于帮扶我校地震灾区学生和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全力做好帮扶我校地震灾区学生的工作;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开展救灾捐赠活动;积极做好地震灾区校友和相关兄弟单位的慰问和支援工作;坚持正面舆论引导,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帮扶地震灾区学生和支援灾区的氛围。学校党委号召,全校师生员工要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积极投入到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去,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济灾区人民之所困,解灾区人民之所难,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全校师生员工的爱心和温暖送到每一个在校地震灾区学生中去,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帮扶灾区学生,用爱心筑就抗震救灾的钢铁长城,与地震灾区人民携手,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学校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了学生工作应急预案,迅速掌握了灾区学生的基本情况,刘志刚等校领导代表学校及时为受灾地区的学生送去了全校师生的温暖和关怀,并向143名受灾地区学生发放每人200元慰问金。随后,在25日举办的地震受灾学生慰问金发放仪式上,刘志刚等校领导、工会代表、教师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学生代表、工商行森融支行代表向135名地震中家庭受灾学生发放了总计36.52万元的慰问金。刘志刚亲切慰问了来自地震灾区的同学,为灾区同学送去了全校师生的亲切关怀,鼓励同学们稳定情绪,保持冷静,振作精神,勇于面对灾难,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党、政府、学校及社会各界有能力帮助同学们重建家园。学校已经制定了周密的帮扶工作方案,设立了“灾区学生救助基金”,另拨出100万元专款用于救助灾区学生,帮助受灾地区学生共度难关。

在地震受灾学生慰问金发放仪式上,受灾地区学生韩芸代表受灾学生向学校领导、老师、同学们表示最真挚的感谢。他说:“地震无情人有情,5.12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校党委、校领导和全校师生给予了灾区学生无私的关怀与帮助,鼓励我们坚强勇敢地战胜困难,学校上下唱响了一曲感人的爱心之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会刻苦学习,回报母校、回报祖国”。全体灾区学生向在场师生敬礼,打出了写有全体受灾学生签名的条幅——四川人懂感恩,向全体捐赠地震灾区的师生致敬;大灾有大爱,感谢全校师生向地震灾区伸出援手。

信通学院17名来自四川的受灾同学,在爱心捐助活动中,他们中大多数人把学校发的200元补助全部捐了出来。有一名2006级的男同学甚至把上学期的奖学金也都取了出来,全部捐给了灾区的人民。他们说:“家里遭难,我们心情非常沉重,但当我们看到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同胞时,心里更难受。我们希望这些钱能用来帮助那些比我们更需要帮助的人。”

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高晚欣亲切慰问了体训部教师李小兰来自地震灾区的父母,将代表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心意的慰问金交到了李小兰手中,为他们带去了学校的温暖和关怀。高晚欣详细询问了其家庭受灾的具体情况,勉励李小兰的父母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叮嘱李小兰照顾好家人的生活,学校将尽全力予以支持和帮助。李小兰感激地说:“学校对我们如此关心,让我们感到了大灾中的大爱。家里虽然遭灾,但我们始终不愿惊动学校,就是希望能把关爱留给那些灾情更重、更需要关怀的学生们。”

在灾难来临的时刻,我们日夜牵挂着地震灾区的校友和长期以来与我们有着良好合作的友好院校、兄弟单位。地震发生后,校友会即通过电话和短信方式与在川校友联络,并发出了慰问信,鼓励校友协其同心,集其合力,共渡难关。校友会向各地校友会发出了《抗震救灾送温暖献爱心倡议书》,号召大家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帮助灾区校友和支援兄弟单位。

爱心没有疆界,支持没有底线。我们的校友有着相濡以沫、守望相助、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地震发生后,我校有6名灾区学生与家人失去联系,校友会按照这些学生提供的家属联系方式,协助学校查找学生的亲属。惊闻德阳东方汽轮机厂周世明(95-711班)校友不幸遇难的消息,校友办同志急切地四处联系校友,询问具体情况,通知各地校友,组织募集校友基金,为遇难校友的家属送去温暖与关怀……

我们的校友来自五湖四海,又走向四面八方,是母校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我们因为对母校共同的怀念与感恩进行着爱的交汇与传递。

编辑:B_lvyufeng  审核:小飞

[1] [2] [3] 下一页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