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哈尔滨春意盎然;五月的哈工程生机勃发。5月31日上午9:00,自动化学院团委,中共黎华街工委“街校共建”表彰大会在启航活动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在自动化学院团委、中共黎华街工委的表彰决定下,大会为荣获“街校共建”工作先进集体标兵、先进集体代表、个人标兵、工作优秀组织者、活动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等颁发了荣誉证书并提出嘉奖。“街校”双方领导都对过去两年街校共建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街校共建”的未来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大学生志愿者们也在会上表决心:要用行动继续践行和传承志愿者的帮扶活动。
坚守·执著·显成效
自动化学院团委与中共黎华街工委“街校共建”已走过了十几载春秋,活动始于1997年,迄今已坚持了整整12年。根据共建协议,双方本着自愿、量力的原则,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助共建,开展多种形式的街校共建活动。街道将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基地,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资助。自动化学院也将在社区开展“一助一”和“社区委助理”等社区帮扶活动。
十二载载的辛勤付出,十二载载的无私奉献,十二载的点点积攒,早已硕果累累。12年来,自动化学院青年志愿者们深入黎华社区,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口号,以“共进共创共誉共荣”为原则,开展了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成效的共建活动。自动化学院团委和黎华街工委的付出和贡献受到了中央文明办等上级部门的多次嘉奖和表扬,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一个口号,他们共同秉持,十二年如一日;一种向往,他们彼此希冀,定要街校同发展、共繁荣;一次尝试,他们勇敢抉择,以不懈的努力践行着共同的信念;一份执着,他们矢志不渝,用坚毅明鉴无悔的付出。就这样,十二年终成正果,十二载铭记永远,街校共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青春·飞扬·自动化
迈开的脚步,是对青春的畅意书写;挥洒的汗水,是对未来的不断挑战。苍鹰用搏击长空来寻找生命的极致,鱼儿用游翔浅底来表达对生命的追求,而自动化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用汗水、用实力描摹了一群孩子美好的梦想。
自动化学院青年志愿者们积极响应“街校共建”的号召,深入社区开展“家教一助一”和“社区委助理”工作,两大活动品牌形象日益凸显。“家教一助一”活动有关负责人说:“只要我们多一些关心呵护,弱不禁风的小树也会茁壮成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去帮助一些负荷着贫穷和悲痛的幼小心灵健康成长,帮助一些前途渺茫的孩子点亮未来。”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6和2007两年中,学院累计参加共建活动的志愿者就达800余人次。
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还在2004年深入社区,走访贫困家庭,并为25名贫困学生捐资捐物,为每人提供了200元助学金。2005年,他们进行了“打造黎华美好明天,献爱心捐赠活动”,将5000元助学金发放给贫困学生。此外,为宣传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哈尔滨大冬会,他们还在黎华社区开展了体育知识竞赛,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自动化学院优秀志愿者标兵郭平微这样说道:“这个世界上有同情之心的人有很多,但能够真正伸出手去帮助别人的人却很少。我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去实践帮助弱者的这项工作,尽管我们能力有限,但我们在坚持,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