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来,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新坐标。一元复始,来自中、俄、英、泰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们再次“定位”银装素裹的北国冰城。61座栩栩如生的雪雕为哈尔滨打造了一张更为时尚的冰雪名片,百余名大学生用青春激情描摹出异彩纷呈的冰雪梦想。冰天雪地里,有美丽的雪雕,有热情的汗水,也有动人的故事——
万花筒中的和谐自然
哈尔滨冬天的清晨,格外冷冽,朝阳将校园里一个个近30立方米的雪块镀上了一层金边。零下25度的低温,并没有影响到我校机电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大二学生汤海闻和他的队友们挥动雪铲。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队员们早上7点就顶着凛冽的寒风开始创作,一直奋战到夜晚。
从使用大号平铲去除大块雪体、用中号雪铲平整刻面,再到用专用的拉板工具打磨表面,最后用角刀刻出关键的线,队员们专注于眼前的作品,丝毫不为寒冷所“冻”。他们的作品《动物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源于万花筒,通过分层剪影的方法,层层递进,展现了童年时光,传递了作者对于自然万物和谐美好的期盼。
4名队员都是不折不扣的“雪雕迷”,早在大一时,就都参加了学校的“雪雕工作室”。从自制的工具到赛前仿真雪雕模型的制作,都体现了这支队伍丰富的比赛经验和过人的技艺。队长汤海闻自豪地说:“为了满足创作需要,所有的工具都是我们自己亲手制作的,绝对‘独一份’”。当然,即使有精良的工具,也会有失手的时候,但是大家却把失手当作二次创作的契机,化失误为神奇,为作品锦上添花。
泰国的“友谊”使者
泰国拉查蒙坤坦亚布里技术大学的作品是《三头龙》。领队教师贤淑文说:“在泰国,三头龙是代表现今国王的动物,是不能被随便雕刻或描画的。参赛前,我们请示了国王,他认为这是传播泰国文化的很好的活动,并祝福了我们。我们是带着敬仰的心情参加雪雕大赛的,我们会将奖杯献给国王,因为荣誉属于我们的国家。”
贤淑文已经参加了6届比赛。“2009年,第一次来哈尔滨参赛,我们拿了一等奖。回国后,我们受到了泰国民众英雄般的欢迎。大家觉得我们的学生很了不起,国内媒体也都竞相报道我们。”对她而言,更直观的感受是比赛给哈尔滨书写的这张诱人的冰雪名片,让更多泰国人了解了哈尔滨,喜欢上了哈尔滨。“第一届比赛,泰国有35人参加。今年,泰国共有4所高等学府120余人组团参赛。现在,60%的泰国人都知道哈尔滨这个城市,来哈尔滨旅游感受浪漫冰雪风情的泰国人也越来越多”。
泰国传统理工学院是一只支经验丰富的团队,其中一名成员甚至没有缺席任何一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今年,他们的作品《友谊》将中国京剧和泰国传统舞蹈相结合,雕刻出中泰两国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泰国人物手中握着的“欢迎光临”四字条幅,尤其让中国观赏者倍感亲切。“我们希望通过作品,将我们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泰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示出两种文化的融合和特色,表达‘愿两国友谊长青’的美好祝福。”
“尽管东北的酷寒与泰国的温热相差太多,但哈尔滨人民的热情让我们感到十分温暖,很多人主动和我们说‘萨瓦迪卡’。以前参赛的队员回国后,念念不忘参加雪雕比赛的经历,也都盼着能再次来到哈尔滨。”贤淑文老师表示,参赛的4只泰国代表队都希望通过雪雕比赛,让中国人民更多地了解泰国文化,为两国的文化交流献出一己之力。
浓浓的俄罗斯风情
大多数参赛队员都讶异于哈尔滨的寒冷,而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代表队的同学们却感觉非常“温暖”。队员们仿佛根本不受低温的影响,不停地测量、铲雪、修饰花纹。
随着细心地打磨,粗壮的龙身和宽大的鳞片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他们的作品《俄罗斯之龙》源于俄罗斯的民间神话故事。这头“俄罗斯之龙”又叫俄罗斯双龙,但奇怪的是他却有三个头,分别象征着自然界中的三个元素:火、水和空气。创作者希望作品传达对大自然的无限敬意,并且向国内外朋友们展示俄罗斯的民族文化。
站在3.5米高的雪块上,俄罗斯男孩弗拉基米尔沿着刚刚削好的斜面顺势而下,这让他感觉很酷。“很过瘾,在国内看不到如此壮观的雪雕群像。”虽是第二次参赛,他仍旧新鲜感十足。大多数队员都已经是第二次来我校参加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了。两次参赛,让他们收获颇多:“我们挥洒了汗水,展示了设计,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国内国外的朋友们,我们感到非常满足和快乐。”
我们是快乐的乐高人
源自丹麦的乐高积木,曾伴随无数孩子成长。在孩子和家长的心目中,乐高代表的是快乐,是无限的想象,是创意的未来。丹麦技术大学代表队的作品《乐高人》体现了雪雕与丹麦文化的完美结合。
采访过程中,队员给记者看了真正的乐高积木模型,并亲自演示了乐高积木的玩法,让记者感受到了丹麦人的幽默与快乐。首次参赛,队员马勒斯表示:“第一次创作雪雕,对我们来说充满了挑战性,也充满了乐趣。能代表丹麦参赛,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雪雕大赛开幕当天,正是一名丹麦参赛选手的生日。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一百多名参赛选手为他准备了生日惊喜,一同唱起了生日歌。这名丹麦选手激动地说:“当我听到一百多人唱起生日歌,惊喜之余,更多的是感动。通过雪雕大赛,我不仅收获了快乐和友谊,更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用雪演绎人与动物间的温情
华南师范大学代表队的不少同学是第一次参加雪雕大赛,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女队员陈冬艳说:“坐了将近3天的火车,一下火车感觉好冷啊!一想到要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天气里创作,还真是有点打怵。”正式开赛后,她却没有接受队友们的特殊照顾,一直忙上忙下,不亦乐乎,偶尔停下来,活动一下冻得有些麻木的身子。这时,志愿者们总会把一杯暖暖的姜糖水递到她的手中。
“胳膊好疼!” 铲除冻透的雪块让队员们感到非常吃力,但大家还是卖力地挥动着手中的工具。虽然戴着手套,穿着厚厚的衣服,但刺骨的寒冷已经让他们的手脚渐渐失去知觉。然而,寒冷的气候阻挡不他们的创作激情,他们用热情和行动诠释着自己的冰雪梦想。
狼孩和狼的轮廓渐渐成形,皑皑白雪的纯洁和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相互呼应,相得益彰。“这是一个关于平等,关于智慧,关于共存,关于敬畏自然的故事。我们希望借用雪的至纯至真,来书写‘白灵’的真情。”队长缓缓说了一句,就又指挥队员们投入了紧张的创作之中。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我校在第六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上发表的官方微博。雪雕大赛使“在这里并肩”的人们站到了展示世界文化的舞台上。随着本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的落幕,沸腾的校园又一次回归到了往昔的宁静,但雪雕带给我们对冰雪文化的传承与热爱,却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磨灭的印记。在和煦的冬日之下感受北国的千里冰封,在激烈的竞技之中找寻合作成长的足迹,愿下一次雪花飘落之际,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