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来,经管学院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创新活动机制、发挥专业特色,使“三下乡”活动内容由单一变为多样、活动形式由零散组合变为系统规划、活动规模由个体化变为群体化、活动阵地由游牧式变为基地化、活动层次由初级服务变为深层引领、活动水平由普通型变为特色化,实现了“促成长、引成才、助成功”的育人目标。
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管理育人促进学生在生活中成长
学院通过召开学院、年级、班级三个层面的主题宣讲会,以及网站、微信平台、人人、微博等网络媒体进行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动员活动,增强学生对“三下乡”的认识,调动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积极性。为确保“三下乡”实践活动能够真正达到“群众得服务、学生受教育”的效果,学院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服务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并向学校进行活动立项;同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印发社会实践调查表、拟出调查提纲、明确要求实践时间、内容和考核标准。
以理论转化实践为牵引,通过教书育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才
学院结合学生课堂所学,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设计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实效的社会实践活动。2015年,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了绥化市青冈县兴华镇,在兴华中学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共建基地”,并为中小学生开展了爱心支教、爱心捐赠等活动。实践团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针对百姓对兴华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看法、意见、建议以及惠农政策的实施,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的影响进行调查。实践团队来到抗战老兵刘寨山和郝贵家中,倾听老兵的革命故事。以《寻访革命足迹,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实践事迹被中国新闻网、大学生在线等媒体广泛报道。
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通过服务育人助力学生在社会中成功
经管学院依托“三下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检验、自我择汰、自我定位的机会,引导学生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时光的必经阶段和自我发展、走向成功的实践平台。同时,学院积极调动广大学生投身基层、服务基层建设的意识,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三个渠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民情、社情、国情,引导学生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
经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次被国家、省市各级媒体报道,并荣获了学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团队”、“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实践基地”、团中央“2014年天翼智慧城镇调研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