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一株毕业留念树;系上写着对母校衷心祝福的黄丝带;最后一次畅游整个校园,在如画的景色里流连;伫立陈赓像下,握拳于耳畔,“铭记母校校训;谨遵师长教诲。传承军工精神,争做时代精英。”郑重道出一届届毕业生对母校的铮铮誓言……
4年的求学时光如白驹过隙,毕业的笙箫即将奏起,2015届毕业生分外珍惜在校的最后一学期,以各种形式表达着对母校依依惜别的深情,“七彩毕业季”的多姿多彩使夏日校园魅力倍增。为了增强2015届“准”校友们与母校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情满毕业季的校园爱心氛围,2015年盛夏,经过精心的策划,由校友办、宣传部、机电学院、学生校友会联合举办的主题为“爱心留在母校,梦想奔赴远方”2015年毕业文化周活动,激发了毕业生爱校、荣校、建校、助校,回馈与感恩的依依深情。
图书漂流:凝聚爱心传递情怀
6月17日起,每晚在四公寓、八公寓、十三公寓开展的“2015届毕业生图书捐赠活动”即“图书漂流”受到广大毕业生的关注和支持。
毕业生们纷纷将多余的书籍,不再需要的教材、参考书、学习资料等捐出来。组织者为爱心捐赠的同学奉送上了精美的校园珍藏纪念品。虽然那几天风雨交加,但挡不住爱心与温暖在校园里涌动传递,其乐融融、温暖备至。有的国防生冒着热汗拎着拉杆箱捐书,有的女生用瘦弱的胳膊抱着一大塑料袋书赶来,有的同学不但自已捐书还把同寝室友一起拉来参与活动……短短3天便收到了图书4千余册,堆满了整整一个仓库。捐赠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将收到的图书按照基础课类、专业课类、课外读物类进行了分类整理,并于6月20日和21日在启航活动中心阳光大厅面向广大同学进行“图书义卖、奉献爱心”活动。图书以2折价格出售,所获收入全部捐入学校“爱心生活礼包”专项基金,用于资助下一届新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将爱心传承。
信通学院的大二学生李凌波开心地在义卖中淘到了一本急需的《学术英语》;来自材化学院的大三学生段腾辉“划算”地买到一套考研数学辅导资料;自动化学院的大一学生张冠华挑了一本喜欢很久的《追风筝的人》……
毕业生们将自己大学四年阅读的书籍捐出来,传承给学弟学妹;学弟学妹淘到了自己需要的书籍,又将爱心捐赠给即将加入“哈军工”传人队伍的家庭困难的莘莘学子。一代又一代,传承的不仅仅是知识财富,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情怀。
爱心捐赠:感恩回馈点滴深情
端午节过后,在毕业生即将离开母校的最后一周,很多毕业生来到为新生进行爱心捐赠现场奉献爱心。这些爱心捐赠将成为2015级入学的贫困生生活用品的来源之一,帮助新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第一笔爱心捐助100元来自动力学院刘春罡。他一早就来到了现场,拍下了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为活动做宣传,还为现场的工作人员送来了空调扇。随后机电学院的大四毕业生苏日勒格和张璐瑶同学也捐赠了100元。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离开学校,继续在本校读研深造,毕业之际也想为学弟学妹们再尽一份爱心。活动的现场还出现了六个特殊的身影,他们是已经毕业十年的机电学院的校友。这六个来自同一个寝室的校友,今年相约重返校园。熟悉的教学楼,熟悉的林荫道,这里的一切带给他们一种回家的感觉。
与此同时,启航活动中心阳光大厅内,蛟龙号探海、航母style、11号楼、31号楼等校园风光、学生证等多个手绘特色背景墙让人耳目一新,这是工作人员利用过节的休息时间专门为毕业生留影而设立的,吸引着毕业生们前来欣喜地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艾摄工作室的学生“摄影师”也特地赶来为毕业生在此定格更专业、艺术的留念照片。捐赠爱心助款的学生也在此获得精美的明信片、马克杯等纪念品。
同声相契:校友风采彰显情怀
毕业季也牵动着各地校友和学长们的心。北京、天津、重庆、大连、青岛甚至海外校友会开展的特色校友创业论坛、校友读书会、校友文化体育赛事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了广大学生关注的目光。
主动“投奔”组织的准校友已经开始提前与相关校友会取得联系。各地校友会正敞开温暖的怀抱,尽所能帮助毕业生尽快适应环境、提供工作和生活的咨询。
聚是一团火,散如满天星。校内校外充分互动,帮助广大毕业生了解各地校友会的工作,为他们与地方校友分会搭建毕业后联络、参与、交流的平台。这是母校送毕业生的又一程,让母校的温暖与情怀永远伴毕业生同行。